五味子栽培技术
五味子的种植通常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①育苗:育苗地应选靠近水源、背风向阳的地块,要求土壤为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每667米施厩肥2000~3000千克,深翻20~25厘米,耙细整平作高畦,畦宽120厘米、高15厘米、长10~20米。于5月上中旬播种经处理已裂口的种子。在苗床上横向开沟条播,行距10~15厘米,覆土1.5~2厘米,盖草苫保温保湿,每平方米播种量为30~60克。亦可以进行撒播,每平方米播种量80~100克。在畦上搭0.6~0.8米高的遮荫棚架,用草帘或遮阳网遮荫,透光度50%。播种后15~20天出苗,待小苗长出1对子叶时撤掉覆盖物,长出3~4片真叶时逐渐撤掉遮阳物。五味子的种子在果实成熟时并未完全成熟,种子需经过低温处理方能用于播种。秋季将新鲜果实用水搓去果肉,种子用清水浸泡3~5天,每天漂洗换水一次,捞出沉水种子与2~3倍的湿沙混匀,放入宽50厘米、深50厘米、长根据种子量而定的坑中,覆盖10~15厘米的细沙,再盖上草帘子,翌年4~5月种子裂口即可播种。②移栽:在翌年春季返青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移栽,以春季移栽为好,傍晚及阴天移栽成活率高。移栽密度一般为行距1.2~1.5米,株距50~60厘米,在立架两旁各移栽1株幼苗,每667米移栽幼苗1750~2210株。
五味子怎么种,种植方法,栽培技术,施肥方法,修剪
1.五味子种子选择
五味子进行播种的话,最重要的一关就是种子的选择。建议大家在秋收季节对五味子的种子进行筛选。选择颗粒饱满,均匀一致的种子,单独进行保管,可以晒干或者是阴干,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储藏。
2.五味子种子播种方法
五味子种子播种,选择育苗田,土壤质量好,可以选择在老参地来进行育苗比较好。能够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技能型播种,将种子和床土均匀性的搅拌,按照平面床进行播种。
3.五味子种子几月播种最好
一般会在五月份上旬到六月份中旬进行播种,不管是条播或者是撒播都可以。条播的话,行距距离保持在十厘米,每平米播种量为三十克左右。还可以在八月份上旬到九月份上旬播种,总之选择当年成熟季节进行播种即可,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用清水冲洗之后,控干就能够进行播种了。
4.苗田管理
苗田管理,在播种之后,搭建一到一点五米高的拱棚棚架,上面覆盖草帘或者是韦莲,土壤干旱之时,及时给水。让土壤的湿度维持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注意施肥,次年就能够进行定植移栽了。五味子种植之后,需要施足肥水,五味子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保持土壤的湿度,有利于五味子安全入冬,一般每株可以追加农家肥料五到十克左右,施肥追加方法,可以在根部三十到五十厘米进行施肥。
5、修剪
适合在夏天进行修剪,它会出现枝叶密集而且繁杂的情况,因此要适当的疏密,这样可以避免它们相互干扰生长。
五味子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五月份经常吃五味子,有利于补五脏气。不过五味子应该怎么 种植 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五味子的种植 方法 吧。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
选种方法
种子的选择五味子的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生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燥和保管。干燥时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种子处理
(1)室外处理于结冻前将选作种用的果实,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五味子的秕粒很多。出种率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时可将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搓掉果肉后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使种子充分吸水,每隔两天换一次水,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秕粒。浸泡后捞出控干与2-3倍于种子的湿砂混匀,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0.5米左右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厘米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翌年5-6月即可裂口播种。
(2)室内处理2月下旬将种子移入室内清除果肉,拌上湿砂装入木箱进行砂藏处理,其温度可保持在5℃-15℃之间,翌春即可裂口播种。
播种育苗
1.育苗田的选择。育苗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
质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育苗以床作为好,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做床,低洼易涝, 雨水 多的地块可做成高床,床高15厘米左右。高燥干旱,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不论哪种床都要有15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层,床宽1.2米,长视地势而定。床土要耙细清除杂质,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5-10千克,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搂平床面即可播种。
2.播种时期和方法。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10厘米,覆土1.5-3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30克左右。也可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当年鲜籽,即选择当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饱满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干后即可播种。
3.苗田管理。播种后搭1-1.5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土壤干旱时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帘。并要经常队长昌,保持清洁,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田间管理
1.灌水施肥
五味子喜肥,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栽植成活后,要经常藻水,保持土壤湿润冻前灌一次水,以利越冬。孕蕾开花结果期,除需要足够水分外,还需要大量养分。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在展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开花后进行。一般每株可追施腐熟的农家肥料5-10千克。追施方法,可在距根部30-50厘米周围开15-20厘米深的环状沟,施入肥料后覆土。开沟时勿伤根系。
2.剪枝
五味子枝条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
(1)春剪一般在枝条萌芽前进行。剪掉过密果枝和枯枝,剪后枝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
(2)夏剪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叠枝、病虫枝等。同时对过密的新生枝也需要进行疏剪或短截。夏剪进行得好,秋季可轻剪或不剪。
(3)秋剪在落叶后进行。主要剪掉夏剪后的基生枝。并在修剪伤口处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袭感染。
不论何时剪枝,都应选留2-3条营养枝,作为主枝,并引蔓上架。用促花王3号喷施,大大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开花坐果率,抑梢狂长,彻底均衡大小年。
搭架移植后第二年即应搭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钢做立柱,用木杆或8号铁线在立柱上部拉一横线,每个主蔓处立一竹杆或木杆,竹杆高2.5-3米,直径1.5-5厘米,用绑线固定在横线上,然后引蔓上架,开始时可用强绑,之后即自然缠绕上架。
3.增粗
果蒂分别五味子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确保优质高产。
4.松土、除草
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时要避免碰伤根系,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便于灌水。
5.培土
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以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
五味子的特征
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主要产地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多年生落叶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淡粉红色。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五味子的常见药方
1、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五味细辛汤)
2、治嗽:大罂粟壳(去瓤擘破,用白饧少许入水,将壳浴过令净,炒黄色)四两,五味子(新鲜者,去梗,须北方者为妙)二两。上为细末,白饧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捺破,煎六分,澄清,临睡温服,不拘时候。(《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3、治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熟,蘸末细嚼,白汤下。(《普济方》)
4、治肺虚寒:五味子,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时时服。(《本草衍义》)
5、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火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人参五钱,五味子、麦门冬各三钱。水煎服。(《千金方》生脉散)
6、治虚劳羸瘦,短气,夜梦,骨肉烦痛,腰背痰痛,动辄微喘:五味子二两,续断二两,地黄一两,鹿茸一两(切片,酥炙),附子一两(炮,去皮脐)。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汤下。(《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7、治梦遗虚脱:北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温水将核洗取余味,通用布滤过,置砂锅内,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锅斤两外,煮至二斤四两成膏为度。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滚汤调服。(《医学入门》:五味子膏)
8、治肾泄:五味子二两(拣),吴茱萸半两(细粒绿色者)。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本事方》五味子散)
9、治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穿痛:五味子一两,炒赤为末,用醋糊为丸,醋汤送下三十丸。泻,用蕲艾汤吞下。(《 经验 良方》五味子丸)
10、治烂弦风眼:五味子、蔓荆子,煎汤频洗之。(《谈野翁试验方》)
11、治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五味于炒焦,研末,敷之,可保全如故。(《本草新编》)
下一页更多精彩“五味子的形态特征”
请问老师,五味子种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种子的选择
五味子种子可以在秋后收货时留存起来,作为春天播种的种子。然后将这些种子阴干或者晒干,最后放在通风的地方储存。
2、浸种催芽
在2月刚开始的时候,就需要将五味子种子拿出来,然后放在温水中浸泡,浸泡时间控制在2-5天都可以,浸泡好之后将种子皮搓去。这两个步骤完成之后,就将种子和湿润的沙子混合起来,然后埋到底下,深度必须要达到60厘米。埋好之后,表面还要覆盖一层稻草,稻草之后再用泥土覆盖。之后一定要经常检查,以免种子腐烂。
3、种植土壤
因五味子喜湿喜阴,但不耐低洼水。所以种植时尽量要避免低洼的土地之中。同时也应该避免干旱的土地,尽量种植在酸性较高的土壤中。
4、播种发放
待到4月或者5月种子开始发芽时就可以播种了,千万记住,播种深度在2-3里面就行了,如果气温还比较低,还可以在表面覆盖一点稻草,以便保温。
5、抚育养护
因五味子喜湿,所以一定要经常灌溉,然后还要铲除杂草。如果有条件,尽量大改一些阴棚。不过一定要记住,在五味子苗长到5里面或者6厘米的时候,一定要将棚子撤除。
五味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是什么?
一、选地整地
种植五味子应该选择靠近水源、背风向阳的地块,要求土壤为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选择好种植地亩施厩肥2000-3000千克,深翻20-25厘米,耙细整平作高畦,畦宽120厘米、高15厘米、长10-20米。
二、播种
1、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播种方式为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10厘米,覆土1.5-3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30克左右。
2、也可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当年鲜籽,即选择当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饱满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干后即可播种。
3、播种后搭1-1.5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土壤干旱时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长出1对子叶时撤掉覆盖物,长出3-4片真叶时逐渐撤掉遮阳物。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三、移栽
在翌年春季返青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移栽,以春季移栽为好,傍晚及阴天移栽成活率高。移栽行距1.2-1.5米,株距50-60厘米,在立架两旁各移栽1株幼苗,每亩地移栽幼苗1750-2210株。
四、田间管理
1、五味子生长期间怕旱,需要时刻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五味子也非常的怕涝,一旦遇上雨季,需要及时将田间多余的水分排出。五味子的花期和果期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一般3-4天浇一次水,其他时期一般5-7天浇一次水。
2、五味子的生长比较缓慢,所以需要经常施肥,勤施薄肥,整个生长期需要养分最多的时间是在长叶时,平均一亩需要10-20千克农家肥、5-10克磷肥,开花期需要15千克钾肥,10千克磷肥,促进果实成熟。
3、春剪一般在枝条萌芽前进行,剪掉过密果枝和枯枝,剪后枝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夏剪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叠枝、病虫枝等。
4、防治叶枯病,可以在发病初期使用波尔多溶液进行喷洒,连续喷洒3-4次即可;卷叶虫可以使用敌百虫溶液或是乐果乳溶液进行喷洒防治。
五味子种植适应的环境
五味子一般生长于我国东北三省,我国山西、宁夏等地区也有种植。又称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 壮味、五味、 吊榴等,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种植物药,归属于多年生长落叶藤本植物,株体高度138~367cm,分布范围大,在我国大半地区都有生长,常生长在树林边缘、灌丛或稀疏的林子下,亦见于山坡草丛或草窝中,喜湿润而阴凉的环境,但不耐低洼积水。无主根,只有少数须根,因此,不耐干旱。喜肥沃微酸性土壤。耐寒,需适度荫蔽,幼苗前期忌烈日照射,但长出5—6片真叶后,则要求比较充足的阳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