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虫?
缘蝽是属于半翅目(Heteroptera),缘蝽科(Coreidae)的一种昆虫。分布在浙江、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主要危害蚕豆、豌豆、菜豆、绿豆、大豆、豇豆、昆明鸡血藤、毛蔓豆等豆科植物,亦为害水稻、麦类、高粱、玉米、红薯、棉花、甘蔗、丝瓜等。成虫和若虫均喜欢刺吸花果或豆荚汁液,也可为害嫩茎、嫩叶。被害蕾、花凋落,果荚不实或形成瘪粒,嫩茎、嫩叶变黄,受害严重时植株死亡、不结实,对产量影响很大,别名白条蜂缘蝽、豆缘蝽象、足啄缘蝽、南瓜缘蝽,
防治方法,冬季结合积肥,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铲去杂草,及时堆沤或焚烧,可消灭部分越冬成虫。在成虫、若虫为害期,可采用广谱性杀虫剂,按常规使用浓度喷洒,均有毒杀效果。
缘蝽在两广的生活习性?
缘蝽是属于半翅目(Heteroptera),缘蝽科(Coreidae)的一种昆虫。分布在浙江、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主要危害蚕豆、豌豆、菜豆、绿豆、大豆、豇豆、昆明鸡血藤、毛蔓豆等豆科植物,亦为害水稻、麦类、高粱、玉米、红薯、棉花、甘蔗、丝瓜等。成虫和若虫均喜欢刺吸花果或豆荚汁液,也可为害嫩茎、嫩叶。被害蕾、花凋落,果荚不实或形成瘪粒,嫩茎、嫩叶变黄,受害严重时植株死亡、不结实,对产量影响很大。
中文学名
缘蝽
拉丁学名
Riptortus linearis Fabricius
别称
白条蜂缘蝽、豆缘蝽象、足啄缘蝽、南瓜缘蝽
二名法
coreid bug
界
动物界
江西年生3代,以成虫在枯草丛中、树洞和屋檐下等处越冬。越冬成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至6月上旬产卵,5月下至6月下旬陆续死亡。第1代若虫5月上至6月中旬孵化,6月上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第2代若虫6月中旬末至8月下旬孵化,7月中旬至9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上旬至10月下旬产卵。第3代若虫8月上旬末至11月初孵出,9月上旬至11月中旬羽化。成虫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陆续越冬。成虫和若虫白天极为活泼,早晨和傍晚稍迟钝,阳光强烈时多栖息于寄主叶背。初孵若虫在卵壳上停息半天后,即开始取食。成虫交尾多在上午进行。卵多产于叶柄和叶背,少数产在叶面和嫩茎上,散生,偶聚产成行。每雌每次产卵5-14粒,多为7粒,一生可产卵14-35粒
缘蝽科与猎蝽科的区别
缘蝽科与猎蝽科的区别:
缘蝽科为陆生蝽类昆虫。具单眼,中小型至大型,体壁坚硬,多为黄、褐、黑色,或鲜绿色,个别属为鲜红色。多数色泽比较单一,花斑显著的种类很少。身体多少狭长,由椭圆形至很细长的棍棒状不等。而猎蝽科(Reduviidae;assassin bugs)半翅目的1科。喙3节,弯曲成弧形的捕食性陆生蝽类昆虫。
分布地区:
缘蝽科种属分布:世界性分布,以热带地区的种类为多。世界已知约250属,1800余种,中国已知200种以上,南方种类占多数。
猎蝽科昆虫在世界已知3000种以上,多分布于暖热地区。中国已知300余种猎蝽科,大部种类均分布于南方。
缘蝽科的生活习性
缘蝽科全部为植食性,成虫与若虫均栖息于植物上。大型种类多生活在乔木或灌木上,如巨缘蝽类,根据中国的情况看来,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为寄主的种类为最多。除吸食植物的营养器官外,偏喜取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一些种类甚至可躲藏在豆科乔木已成熟开裂的大形荚果中取食其中的种子,亦有取食已经落地的成熟种子者。大形种类常吸食寄生植物的嫩梢,致使梢部迅速萎蔫枯萎。缘蝽对作物所造成的为害,多与上述习性有关。多数种类行动活泼,警觉善飞,夜间向光的现象很不明显。臭腺分泌物的臭味强烈。部分种类有群集习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