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麦44优缺点
济麦44优点是:分蘖力较高,成穗率较高,穗层厚。
茎秆无腊粉,落黄及熟相好。籽粒饱满度较好,品质较好,产量较高。济麦44是普通小麦品种,系954072与济南17杂交后选育。
济麦44小麦品种株高80.1cm,株型半紧凑,叶色浅绿,旗叶上冲,抗倒伏性较好,熟相好。该品种适合山东全高产地块种植利用。
济麦44属于冬性小麦品种,生育期233天,幼苗半匍匐,株型半紧凑,叶色浅绿,旗叶上冲,抗倒伏性较好,熟相好。其株高80厘米,穗长方形,穗粒数35.9粒,千粒重43.4克,籽粒硬质。
该品种为半冬性品种,株型为半紧凑型,株高为90.6厘米左右,全生育期为223.6天,比对品种照济麦22早熟1.6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较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旗叶细长且上举,穗层较厚,茎秆无腊粉,落黄和熟相较好。
穗呈长方型,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好。经2年区域试验,亩穗数分别为42.9万、39.4万,穗粒数分别为35.8粒、31.5粒,千粒重分别为46.1克、46.9克。
2018-2019年、2019-2020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分别为826克/升、834克/升。含量分别为16.01%、16.37%;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1.1%、33.9%;吸水量分别为61.8毫升/100克、62.6毫升/100克;稳定时间分别为42.8分钟、29.5分钟;最大拉伸阻力分别为873EU、821EU;拉伸面积分别为180平方厘米、166平方厘米,属于强筋品种。
抗性:2018-2019年、2019-2020年的抗性鉴定结果分别为中感、中抗赤霉病,中抗、中感白粉病,感纹枯病。
济麦44麦种怎么样?
济麦44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育成的绿色、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
适宜地区
济麦44适宜全省肥沃棕壤、褐土、沙姜黑土和土质粘重的潮土(淤土)地块种植利用。目前在河北、河南、安徽、天津等省市的试验示范中也表现突出、稳定优异,待审定后可大面积种植利用。
小麦高产技术
一、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二、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肥。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须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多效唑。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穗大粒多。
四、注意浇好灌浆水,麦黄水,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病虫害,喷2~3次叶面肥,如1000碧卡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五、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六、在小麦【刚破口、抽穗扬花前】约达60-70%的时候喷施一次碧卡磷酸二氢钾,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明显减少空秕率,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济麦44小麦品种介绍是什么?
济麦44是由山东农科院育成的小麦品种,它拥有抗病抗倒的特性,而且早熟节水,适合用来制作面包和面条等食物,而且其蛋白质含量要比其他品种更高。其平均亩产可达603公斤,比之前推广的济麦22增产了2.3%左右。
在2015~2017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603.7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2.3%;2017~2018年高产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0.0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1.2%。
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型半紧凑,叶色浅绿,旗叶上冲,抗倒伏性较好,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3天,比对照济麦22早熟2天;株高80.1厘米,亩最大分蘖102.0万,亩有效穗43.8万,分蘖成穗率44.3%;穗长方形,穗粒数35.9粒,千粒重43.4克,容重788.9克/升。
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