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花草(一)
蜀葵别称一丈红、大蜀季、戎葵、大麦熟。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米,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
芙蓉葵又名草芙蓉、大花秋葵。落叶灌木状。叶大花大,有白、粉、红、紫等色。花期6-8月,具有较高观赏、食用与药用价值。
蓟(ji)是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茎直立,高可达150厘米。4-11月开花结果。
草木犀,二年生草本,高40-250厘米。花期5-9月,果期6-10月。耐碱性土壤,为常见的牧草。
罗布麻,中药材别名龙胆目、红麻。具有清热平肝,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心悸,失眠,水肿尿少。
鹅绒藤,中药名。茎中的白色浆乳汁及根,具有清热解毒,消积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小儿食积,疳积,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及寻常疣。
石竹,别名:长苞石竹、三脉石竹,瞿麦草。为双子叶植物纲,属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
狼尾花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民间用全草治疮疖、刀伤。
一年蓬,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具有消食止泻,清热解毒,截疟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胃肠炎,齿龈炎,疟疾,毒蛇咬伤。
木槿,别名木棉、朝开幕落花。落叶灌木,高3-4米,花朵色彩有纯白、淡粉红、淡紫、紫红等,花期7-10月。
凌霄别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落叶攀援藤本,花萼钟状,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花期5-8月。
芒,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有尖,叶除可作绿篱和布置庭园外,又可作造纸原料和编织草鞋,嫩叶可做牛的饲料。
柽(cheng)柳,别名垂丝柳,红柳、阴柳;柽柳的嫩枝叶是中药材。可用于痘疹透发不畅或疹毒内陷,感冒,咳嗽,风湿骨痛。
碧桃,是植物桃的变种。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春季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色有白、粉红、红和红白相间等色。
秋英又名大波斯菊是菊科秋英属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化湿的功效。也可用于公园、花园、草地边缘、道路旁、小区旁的绿化栽植。
天人菊又名虎皮菊,菊科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茎中部以上多分枝,分枝斜生。
天人菊色彩艳丽,花期长,栽培管理简单,常作庭园栽培,供观赏。
益母草,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茵陈蒿别称因尘、臭蒿、安吕草为菊科、蒿属植物。早春采收幼苗。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茵陈蒿富含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食用,蒸食,可凉拌均可。
地肤别名地麦、落帚、扫帚苗,株丛紧密,株形呈卵圆至圆球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开红褐色小花,花极小。植株为嫩绿,秋季叶色变红。果实扁球形,可入药,叫地肤子。嫩茎叶可以吃,老株可用来作扫帚。
狼尾花有什么特征?
狼尾花的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红棕色,节上有红棕色鳞片。茎直立,高35~70厘米,单一或有短分枝,上部被密长柔毛。叶互生,条状倒披针形、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4~11厘米,宽(4)8~13毫米,先端尖,基部渐狭,边缘多少向外卷折,两面及边缘疏被短柔毛,通常无腺状斑点;无叶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密集,常向一侧弯曲呈狼尾状,长4~6厘米,果期伸直,长可达25厘米,花轴及花梗均被长柔毛,花梗长4~6毫米,苞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6毫米,萼近钟状,基部疏被柔毛,长约3、5毫米,5深裂,裂片矩圆形,长约2、2毫米,边缘宽膜质,外缘呈小流苏状;花冠白色,裂片长卵形,长5、5毫米,宽1、5毫米,花冠筒长1、2毫米;雄蕊5,花丝等长,贴生于花冠上,长约1、8毫米,基部宽扁,花药狭心形,顶端尖,长1毫米,背部着生;子房近球形,长1毫米,径1、1毫米,花柱较短,径约0。6毫米,花2毫米,柱头膨大。蒴果近球形,径约2、5毫米,长2毫米。种子多数,红棕色。花期6~7月。
中生植物。生于草甸、沙地、山地灌丛及路旁。
狼尾花种子生长习性什么时候种植
多年生草本,具横走的根茎,全株密被 狼尾花卷曲柔毛。茎直立,高30-100厘米。
叶互生或近对生,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以至线形,长4-10厘米,宽6-22毫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楔形,近于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密集,常转向一侧;花序轴长4-6厘米,后渐伸长,果时长可达30厘米;苞片线状钻形,花梗长4-6毫米,通常稍短于苞片;花萼长3-4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长圆形,周边膜质,顶端圆形,略呈啮蚀状;花冠白色,长7-10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约2毫米,裂片舌状狭长圆形,宽约2毫米,先端钝或微凹,常有暗紫色短腺条;雄蕊内藏,花丝基部约1.5毫米连合并贴生于花冠基部,分离部分长约3毫米,具腺毛;花药椭圆形,长约1毫米;花粉粒具3孔沟,长球形 [(29-31.5) × (20-24)微米],表面近于平滑;子房无毛,花柱短,长3-3.5毫米。
蒴果球形,直径2.5-4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
青葙子的功用?
青葙子,别名:青葙,野鸡冠花,狼尾花等。为苋科植物青葙的种子。7~9月种子成熟,割取地上部分或摘取果穗晒干,搓出种子,过筛或簸净果壳等杂质即可。有祛风热,清肝火的功效。治目赤肿痛,障翳,高血压,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疥癞。
狼尾花方剂有哪些应用?
狼尾花方剂应用:
1、肝火上炎、目赤肿痛:青葙子、决明子、菊花各9克,龙胆、赤芍各6克。水煎服。
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青葙子、夏枯草、钩藤各9克,半夏6克。水煎服。
3、夜盲,目翳:青葙子12克,乌枣30克。炖服,每日2次。
4、风热泪眼:青葙子25克,鸡肝250克炖服。
5、青光眼症:青葙子、夜明砂、石决明、新砂仁各8克,蝉蜕5克。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液和匀,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狼尾花是什么?
狼尾花的概述:
狼尾花,多年生草本,株高30~70厘米。根状茎细长,棕红色,全株密被细柔毛。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6~18毫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及边缘被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时常弯曲呈狼尾状,长6~12厘米,果期伸长,花梗长4~6毫米。苞片钻状线形。花萼近钟形,长3、5毫米。花冠白色。蒴果,球形,直径2、5毫米。花期6~7月,果期9月。生于山坡、灌丛或路边。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等地区。全草入药,有活血调经、散瘀消肿和利尿功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