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龙的学名
过山龙
【出处】《陕西中草药》
【别名】羊葡萄蔓(《陕西中草药》),草葡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乌头叶蛇葡萄的根皮。全年可采,剥去表层栓皮,鲜用或干用。
【原形态】落叶木质藤本。根外皮紫褐色,内皮淡粉红色,具粘性。茎圆柱形,具皮孔,髓白色,幼枝被黄绒毛,卷须与叶对生。叶互生,广卵形,3~5掌状复叶;小叶片全部羽裂或不裂,披针形或菱状披针形,边缘有大圆钝锯齿,无毛,或幼叶下面脉上稍有毛:叶柄较叶短。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花柄较叶柄长;花小,黄绿色;花萼不分裂;花瓣5;花盘边平截;雄蕊5;子房2室,花柱细。浆果近球形,直径约6毫米,成熟时橙黄色。
【生境分布】多生于路边、沟边、山坡林下灌丛中、山坡石砾地及砂质地。分布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辛,热。”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上山龙,见过吗?可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腿痛
上山龙
为葡萄科植物蓝果蛇葡萄的根皮。
全年均可采,挖出根部,除净泥土,刮去粗皮,剥取皮部,鲜用或阴干。
生于海拔400-1300m的山谷林中、灌丛中。
分布于西南、华中及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别名蓝果野葡萄,大接骨丹、过山龙,扁担藤。
蓝果蛇葡萄 落叶木质藤本。枝条粗壮,幼枝具灰色柔毛或近无毛;卷须长约7cm。
单叶互生;叶柄长1.4-10cm,有或无毛;叶片纸质,宽卵形、三角形或五角状卵形,长4-16cm,宽3.5-1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浅心形、截状心形或截形,稀为深心形,不裂或上部3浅裂,边缘有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绿白色,两面无毛或下面沿中脉有稀疏短毛,很快变无毛;侧脉4-5对。
花两性,聚伞花序长2-10cm,与叶对生,无毛或近无毛;花小,黄绿色,无毛;花萼盘状,直径约2.2mm;花瓣卵形,长约2.2mm;花盘杯状。浆果近球形,直径5-9mm,蓝紫色。
花期5-6月,果期7-8月。
《全国中草药汇编》
酸、辛、涩,平。
消肿解毒,止血,止痛,排脓生肌,祛风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腿痛 ,便血崩漏,白带。
《中药大辞典》
酸涩微辛,平。
消肿解毒,止血止痛,排脓生机,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便血,崩漏,白带。
《中华本草》
酸;涩;微辛;平。
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血瘀崩漏;跌打损伤
肝;肾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山上树杆开满紫花的是什么树?
常绿油麻藤,拉丁学名: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 ,别名:牛马藤、过山龙、油麻血藤、大血藤、常春油麻藤、常绿黎豆藤、棉麻藤、禾雀花。 为豆科蝶形花亚科油麻属常绿木质左旋大藤本,茎长可达30m以上。三出羽状复叶,互生,革质,顶生小叶卵状椭圆形,侧生小叶斜卵形,全缘。花大蝶形,深紫色,称禾雀花,又叫雀儿花。适于攀附建筑物、围墙、陡坡、岩壁等处生长,是棚架和垂直绿化的优良藤本植物。
南蛇藤的别名是什么?
别名
南蛇藤的别名有:过山枫、挂廓鞭、过山龙、大南蛇、老龙皮、穿山龙、老牛筋、黄果藤等。
作为药材的名称有:金银柳(《盛京通志》),金红树、果山藤(狄尔士《中国植物名录》),药狗旦子(迈尔氏《中国植物名录》),蔓性落霜红(《中国树木分类学》),过山风、挂廊鞭。香龙草(《中国药植志》),穷搅藤、老石棵子(《东北药植志》),地南蛇、过山龙(《江西中药》),大伦藤、大南蛇、白龙、老龙皮、臭花椒(《湖南药物志》),穿山龙(《泉州本草》),老牛筋(《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中药过山龙、过江龙的作用
1过山龙【性味】辛,热。
【功用主治-过山龙的功效】《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
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外用:捣敷。
2过江龙【性味归经】辛,温,入肝、膀胱二经。
【功效主治】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利尿。治湿痹麻木不仁,筋骨疼痛,脚转筋,淋病,跌打损伤,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