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中,介体是什么意思
大部分植物病毒需要介体来传播,而昆虫则是其最重要的介体类别.
植物-病毒-介体昆虫的互作关系既复杂又特异,而病毒由于其繁殖迅速、变异快而成为三者协同进化的推动者,以有利于病毒的有效传播.
病毒对介体昆虫的影响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间接影响即是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会引起植物的光合作用、次生代谢、营养成分、信号途径等发生变化,继而影响介体昆虫的寄主选择行为
生物实验介体是什么意思?
1. 大部分植物病毒需要介体来传播,而昆虫则是zhidao其最重要的介体类别.
2. 植物-病毒-介体昆虫的互作关系既复杂又特异,而病毒由于其繁殖迅速、变异快而成为三者协同进化的推动者,以有利于病毒的有效传播.
3. 病毒对介体昆虫的影响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间接影响即是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会引起植物的光合作用、次生代谢、营养成分、信号途径等发生变化,继而影响介体昆虫的寄主选择行为
什么是菌类介体?
菌类介体是新发现的一类病毒介体。过去被认为是土壤传染的一些病毒,现在已明确证实,是由一些低等真菌或粘菌所传染。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发现甘蓝油壶菌(Olpiduiumbrassicae)同烟草矮化病、烟草坏死病毒及莴苣巨脉病毒的关系,现在这类资料越来越多。
作为病毒介体的菌类严格地说属于两个纲:即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和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其他有卵菌纲和核囊菌纲。
在根肿菌纲中有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甜菜多黏菌(P.betae)和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subterranea)。壶菌纲中有甘蓝油壶菌(Olpidiumbrassicae)、瓜油壶菌(O.cucurbitacearum)和马铃薯癌肿菌(Synchytriumendobioticum)。卵菌纲中有腐霉属(Pythium spp.)的一些种。核囊菌纲中目前已知的有白粉菌的两个种(Eryrisyphe graminis和Sphaerotheca lanestris)。上述这些菌类除腐霉外,都必须寄生在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它们的生活史。
不论是根肿菌、壶菌或卵菌都能产生游动孢子。这些游动孢子具有一根或两根鞭毛,它们着生的部位不同,有些鞭毛是单根拖在后面的如壶菌,有些鞭毛是一根向前、一根向后的如卵菌。它们产生无性而薄壁的孢子囊和有性的休眠孢子囊(卵孢子ospore),两种孢子囊都能产生游动孢子,个别种的孢子囊及卵孢子也可能直接产生芽管。游动孢子静止后,可以抽去鞭毛,用芽管侵入其相应的寄主表皮细胞中,因此作为传毒介体,游动孢子的作用是最主要的。
什么是介体传播病害?
介体传播(vectortransmission)是指病原物依附在其他生物体上,借其他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及侵染。昆虫、螨、某些线虫和鸟可以传播植物病害。生物介体有时也是某些病原物的越夏的场所。介体传播病害的病害主要是植物病毒病,其次细菌、真菌病害等。包括动物介体和植物介体两类。在病毒传递中没有其他有机体介入的传播方式称为非介体传播,包括汁液接触传播、嫁接传播和花粉传播。病毒随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带而扩大分布的情况则是一种非介体传播。
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在自然界生存发展必须在寄主间转移。植物病毒从一植物转移或扩散到其他植物的过程称为传播(transmission)。根据自然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的传播两类。
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部的过程称为移动(movement)。因此,传播是病毒在植物群体中的转移。而移动是病毒在个体中的位移。
昆虫、螨和某些线虫是植物病毒病害的主要生物介体,其中昆虫或螨的传播与病毒病害的关系最大。
昆虫也是一些细菌病害的传播介体。如黄瓜条纹叶甲传播黄瓜萎蔫病菌;玉米啮叶甲传播玉米细菌性萎蔫病。昆虫也是一些细菌病害的传播介体。黄瓜条纹叶甲(Acalymmavittata)和黄瓜点叶甲(Diabroticaundecimpunctata)是传播黄瓜萎蔫病菌(Erwiniatracheiphila)的介体昆虫。玉米啮叶甲(Chaetochnemadenticulata)可以传播玉米细菌性蔫萎病(Pantoeastewartii)。虽然昆虫可以传播某些病原真菌,但一般效率不高,昆虫可以传播锈菌的性孢子和麦角菌的分生孢子,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孢子都有蜜汁分泌物。一般而言,昆虫传播真菌病害的作用,主要是引起植物的损伤,造成侵入的机会。如甘薯地下害虫的危害可以加重甘薯黑斑病的感染。在昆虫传播的真菌病害中,最突出的就是甲虫传染榆疫病(Ceratocystisulmi)。甲虫的体内带有病菌,当危害树皮的时候就将病菌带入树皮内。近年来在我国江苏、安徽等省发现能使松树整株萎蔫枯死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主要是由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传播的。昆虫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与传带时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风力的大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昆虫也是一些线虫病害的传播介体。如松褐天牛传播松材线虫。
类菌原体存在于植物韧皮部的筛管中,所以它的传病介体都是在筛管部位取食的昆虫,如玉米矮化病、柑橘顽固病和翠菊黄化病等,都是由多种在韧皮部取食的叶蝉传播的。鸟类除了传播桑寄生和槲寄生的种子以外,还能传播梨树火疫病等细菌。昆虫、螨和某些线虫是植物病毒病害的主要生物介体,其中昆虫或螨的传播与病毒病害的关系最大。有关蚜虫、叶蝉、飞虱等昆虫介体传播病毒时表现的复杂关系已在第四章中阐述,这里不再重复。
鸟类除去传播桑寄生(Loranthusyadoriki)和槲寄生(Viscumalbum)等寄生植物的种子以外,还能传播梨火疫病等细菌、板栗的疫病(Endothiaparasitica)很可能与鸟类的传播有关、候鸟在迁飞过程中落地取食时可黏带病原物可远距离传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