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蕨的作用用途
全草:苦,温。活血散瘀,强筋骨。用于跌打损伤,骨节疼痛,阳痿。
【药 名】:巢蕨
【拼 音】:CHAOJUE
【来 源】:为蕨类植物药铁角蕨科植物巢蕨的全草。
【功 效】:强壮筋骨、活血祛瘀。
【主 治】: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血瘀、头痛、血淋、阳痿、淋病。
【性味归经】:苦,温,肾、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外用:适量,捣敷。
【别 名】:山苏花、七星剑(广西)、雀巢蕨、铁蚂蝗、尖刀如意散(云南)、老鹰七(贵州)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拉丁名】:巢蕨 Neottopteris nidus (L.)J.Smith
【考 证】: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科名:铁角蕨科适宜地区:|西南地区产地分布: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岛、云南南部和台湾热带雨林中均有分布。生长习性:喜温暖阴湿环境,常成大丛附生在大树分枝上或石岩上。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0至22,冬季温度不低于5。生长类型:|草本类|蕨类植物形态特征:叶辐射状环生于根状短茎周围,中空如鸟巢,故名。植株高100至120厘米。叶阔披针形,革质,两面滑润,锐尖头或渐尖头,向基部渐狭而长下延,全缘。有软骨质的边,干后略反卷,叶脉两面稍隆起。观赏特性:观叶巢蕨叶片密集,碧绿光亮,为著名的附生性观叶植物。繁殖培育: 巢蕨的繁殖一般用分株法。
巢蕨从根部烂叶怎么处理呢?
巢蕨,是一种多年生常绿的阴生蕨类植物。由于它的根部有时候盘起来很像一个鸟巢,因此而得名。巢蕨原生于热带雨林,附生于大树的枝干上面,性喜温暖、湿润,忌强光、干燥和寒冷。由于巢蕨的叶子灵动飘逸,色泽鲜艳,翠绿有光泽,紧凑丛生的叶片,盆栽于室内极具观赏价值。那么巢蕨从根部烂叶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处理呢?
巢蕨从根部烂叶,只有可能是根基部腐烂了。而造成根基不腐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浇水浇到了叶心造成根部叶子腐烂,另外一个是得了茎腐病,被细菌感染了。
一,叶心有水,长期不干。
巢蕨其实是很喜湿润的,土壤一定要长期保持湿润,并且周围的空气湿度也要求很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浇水的时候,尽量避免将水浇到它的叶心,让它在那里储存一窝水。如果这一窝水能够在短时间内蒸发掉,那就没有关系,如果长时间不干,那么就很容易让根基部的叶片发生腐烂的状况。
解决办法
预防方面是要注意:浇水的时候不要把水浇到巢蕨的叶心里面。如果发现叶心里面储存了水,一定要用纸巾或者干净的布将水吸干。治理方面:根部已经出现了烂叶,就应该及时将烂掉的叶子全部摘除,用消完毒的刀片将腐烂的根基部全部刮干净,露出白色的部分,暂时不要往植株上喷水,带伤口完全结痂愈合之后就可以进行保湿等正常管理了。
二,感染了病菌,得了茎腐病。
由于巢蕨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滋生病菌。一旦巢蕨植株上面出现一丁点伤口就很容易被感染,根基部被感染了病菌,很容易就会蔓延到叶子上面。
解决办法
这是一种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原性病害,于所用的植料、水肥管理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应定期的消毒和杀菌就能防止该病的发生。如果烂的叶子不多,就一、两片,用上面第一种原因的解决方式进行就可以。如果烂的叶子比较多了,那么就应该将巢蕨全部脱盆取出来,将旧土完全的冲洗干净,并将腐烂的部分完全切除掉,用75%的酒精反复的擦洗伤口,或者用0.05%~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根基部1~2个小时,之后取出晾干用新土上盆,保持土壤湿润,在伤口完全愈合之前不要往叶子上面喷水。
巢蕨喜欢高湿高温的环境,平常的养护过程中,我们可以用1000倍的多菌磷溶液或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交替给鸟巢绝盆栽进行灌根或者喷叶,每个月一次,又可以很好的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总结:鸟巢蕨喜高温高湿,平常养护中要多注意用药预防;浇水的时候不要浇到叶心或让中心储存一窝水;烂叶了要处理及时,处理的越早越快,鸟巢蕨盆栽恢复的越快,孢子叶的新生萌发能力越强。
巢蕨是什么植物
巢蕨是孢子植物中的蕨类植物。是铁角蕨科、铁角蕨属中型附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1.2米。根状茎木质粗短直立,鳞片蓬松,线形,先端纤维状并卷曲,边缘有几条卷曲的长纤毛,膜质,叶簇生;浅禾秆色,木质,上面有阔纵沟,表面平滑而不皱缩,叶片阔披针形,叶边全缘并有软骨质的狭边,叶厚纸质或薄革质,孢子囊群线形,叶片下部通常不育;囊群盖线形,宿存。
鸟巢蕨的特征是什么?
鸟巢蕨又名巢蕨、山苏花等。为铁角蕨科多年生常绿附生性草本植物。根状茎短,叶丛生于根状茎顶端,形似鸟巢。革质叶片披针形,两面亮绿色。
性喜温暖多湿的荫蔽环境。只需少量光照就能生长良好,可常年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培养。
鸟巢蕨
鸟巢蕨的基本知识?
学名:鸟巢蕨
别名:巢蕨、王冠蕨、山苏花、大鳞巢蕨
科属:铁角蕨科巢蕨属
类型:多年生阴生草本观叶植物
产地: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海南,云南
植物特征:茎:植株直立生长,叶片呈辐射形直接着生于根茎上,形成莲座状。莲座中间为一圆柱,柱上缠有黑色纤维,俯视很像一个鸟巢,鸟巢蕨之名便由此而来。 ; ;叶:叶片呈阔披针形,宽约20厘米,长可达1米,一般将长度控制在30~50厘米,甚至更短。成熟叶片背面沿着侧脉有狭长的孢子囊。叶片亮绿,革质,有光泽。叶背中脉突出,至基部逐渐变深,呈黑色。
价值:1、鸟巢蕨因叶片茂盛而宽大,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室内变得清新,是吸收甲醛的天然净化器。2、鸟巢蕨株形丰满,叶色碧绿,孢子叶簇生呈鸟巢状,别致可爱,家庭栽培可感受到热带雨林的气氛。
鸟巢蕨具有什么外形特征?
鸟巢蕨,又称巢蕨、山苏花、王冠蕨等,铁角蕨科。多年生常绿附生草本植物。植株漏斗状或鸟巢状,高100~120厘米,附生于热带雨林的树干上或岩石上。叶片宽披针形,长100厘米左右,宽9~15厘米,丛生于短根状茎的顶端,中空如鸟巢。叶的两面均亮绿色,有光泽。孢子囊群狭条形,生于侧脉上侧。
喜温暖阴湿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0~22℃。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常见栽培的种和变种有:
皱叶鸟巢蕨,一般只有30~50厘米高,叶片较原种短,有波状皱纹。是一个可贵的适于盆栽的变种,可供家庭室内栽培观赏。
矮生鸟巢蕨,为一园艺品种。叶片较原种短,嫩绿色有光泽,株形美丽,是极好的中小型盆栽观赏蕨。我国大中城市已开始栽培,适合家庭室内养殖。
狭基鸟巢蕨,株高40~50厘米,叶片狭长,倒披针形,近肉质,上部宽约5厘米,自中部往下明显变狭,叶柄极短或近无柄。分布在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生于石灰岩峭壁及山沟雨林中的树干上。
用分株法繁殖。4月中旬,选健壮植株,从基部分成数块,使每块都具有部分叶片、根状茎和根。剪去叶片的1/3~1/2,分别盆栽,放在20℃以上、半阴、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盆内不可太湿,否则容易腐烂。待新叶片生出后,便可恢复原来的形状。
栽培鸟巢蕨要选用盆壁盆底多孔的花盆或多孔的塑料筐作容器。要用蕨根、树蕨块、树皮块、苔藓和碎砖块作盆栽基质。使用前要用水将基质浸透,否则上盆后浇水不易使其饱含水分,必将影响植株的恢复和生长。如在温室中,也可直接栽种在假树或木段上。
北方地区常年室内盆栽,春、夏、秋三季要遮去阳光50%左右。光线弱,叶片薄而宽,色鲜绿;光过强,叶片发黄,生长受阻。要经常保持基质的潮湿和空气的湿度,干旱季节要向植株及其周围喷雾。生长季节隔一周施用稀薄液肥一次。冬季夜间温度应在15℃以上,白天应在20℃以上。温度低,停止生长。
鸟巢蕨为大型观叶植物,可悬挂在温室、荫棚及室内花园中,极富热带情趣,小型品种家庭可用来布置客厅和书房。
图6-61 鸟巢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