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动物灾害
马里温岛的猫灾
马里温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1945年,南非的第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随船来的几只老鼠也悄悄溜上岸,到了1948年,老鼠成了岛上的霸主,探险队运进了5只猫捕鼠,可是海鸟的味道比老鼠好,猫不抓老鼠却吃鸟,结果猫繁殖到2500只,鸟遭殃了,一年被吃60万只。
夏威夷的蜗牛灾
20世纪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蜗牛运到夏威夷群岛,供人养殖食用。有的蜗牛长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几年,蜗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乱七八糟。人们喷化学药剂,连续15年翻耕土地也不能除净。
华盛顿州的金鱼灾
美国人长期从日本进口金鱼,1973年,一些金鱼无意间掉落华盛顿州的水里,然后大量繁殖,几年后,金鱼霸占了10个湖泊;湖中的鳟鱼无法与金鱼夺食物,大量减产,杀鱼剂又杀不死金鱼,渔民叫苦连天。
西班牙的螃蟹灾
1976年,西班牙从美国引进5万只蟹苗,放养在一条河的三角洲。几年,繁殖到几亿只,而当地每年最多只能捕400万只,供人食用。稻田里的水顺着密密麻麻的蟹洞漏干;螃蟹吃掉水中的鱼虾、水草、浮游生物,稻苗,鱼绝了,鸟没有吃的,也不在这里停留了。
参考资料:《中国儿童报》第1634期
立白病毒的介绍
立白病毒是一种脑炎,原称日本脑炎,因在双溪立百新村出现变种和蔓延,故称立百病毒。
为什么近些年来人类会发现多种之前未知的致命病毒?
一个“新”病原体被发现,只不过意味这它被人们从一大堆蛋白质和DNA的“粥”里面找出来,在此之前,这货可能已经静悄悄的在我们身边绵延了无数年月……1、首先是资讯传播发达了。一方面,某个偏僻地方的疫情能迅速被全世界所知道,第二方面,某个新病原体的发现也迅速能传播到普通大众中。把时间拨回埃博拉病毒第一次被报道的爆发时间,1976年,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根本不知道在遥远非洲的扎伊尔,一条叫埃博拉的河流域一个村庄,发生了致命的出血热疫情……而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们,还沉浸在周总理去世的悲痛中……而在2014年,电视、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瞬息之间,利比里亚和几内亚的疫情已经传遍世界。就连一个纳凉的大妈都知道了,非洲有病毒引起的瘟疫,死了很多人……2、诊断技术的巨大进步,尤其是微生物培养以及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诊断技术的进步,能更为细致的分辨症状相似的不同疾病。微生物培养技术的进步则让病原微生物有机会活着进入实验室,进而被发现。而基因测序技术则将病原体更细致差异准确的分辨出来。同样在1970年代,非洲多地都爆发疫情,以前只知道是很多人生病暴毙了,直到现代医学、显微镜、免疫试剂来到非洲,人们才知道是这病出血热。在电子显微镜下面,人们才直到出血热原来可以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到今天基因测序成熟了,人们进一步知道埃博拉有5个种,14年西非爆发的是极接近扎伊尔埃博拉种的一个埃博拉亚种(98%相似)。再举个例子,HIV是80年代在美国的被发现的,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远在70年代,在扎伊尔为筛查出血热而采的血样里面,HIV已经在那里沉睡了,而且从那个时候人群的感染率和现在基本是一致的。这就说明,可以认为在更早以前,HIV已经作为一种地区性传染病,一直静悄悄的流行着。=================================我是分割线======================================从另外的角度看,人类技术进步也成为了一种激励着微生物加速演化的选择压力。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滥用,使很多耐药菌株被选择出来了,某些细菌,譬如金黄葡萄球菌,现在造成感染的菌株绝大部分都是广泛耐药的。还有人工选育、改造的用于生物武器的各种高毒、耐药炭疽、鼠疫,也算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敌人。
满意请采纳
新加坡为什么吃不到猪血和鸭血,有什么相关的传统习俗吗?
因为在新加披,猪血、鸭血等动物血制品是被禁止的。
新加坡农粮局指出,禁止鸭血等动物血制品,主要血制品容易滋生细菌和传染疾病。
而像这种非法进口的食品由于来源不明,除了会造成食品安全威胁,也会对公众和动物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被禁止的原因
其实,新加坡原来是有吃猪血的,本地美食猪杂汤里,猪血是必需品。可是1999年,马来西亚爆发了一场立百病毒,人和猪都很容易被感染。从那时候起,新加坡就开始禁止从马来西亚进口生猪和猪肉,猪血就更是禁品。
尤其是在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和近年来偶有发生的猪流感、禽流感,动物血制品在新加坡更不可能有“翻身之日”了。
即使在2017年从马来西亚进口生猪肉已经解禁,但是禁售动物血制品的规定还是不变,违法者会受到严厉处罚。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例子
1、过度采挖珍稀动植物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区不顾生态的良性循环和超载能力,盲目地甚至是粗暴地进行采挖、捕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对许多动植物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野人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国的人参产地已经很难找到成片的野人参了。我国许多中草药,一旦被证实对某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原料植物就会很快被采挖一空。物种的进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物种不可能退化成过去的物种,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现。
2、捕杀鲸鱼
据国际捕鲸协会报道,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6万头鲸被杀(平均每小时3头),其中俄罗斯和日本的捕鲸数占总捕鲸数的95%。
例如蓝鲸,是从古至今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在半个世纪前还有30万头之多,今天只剩下了大约2000头;非洲的犀牛,是世界上极为珍稀的动物之一,由于犀牛角的价格大幅度上升,甚至比黄金还贵,捕杀犀牛的行为加剧,致使黑犀牛的数量已锐减了90%,处于灭绝的边缘。
3、过度放牧
在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重要的枢纽和核心作用,它的分布最广、组成最复杂、结构最完整、生物生产力也最高。森林和环境经过长时期的相互作用和适应,不但推动了自身的生长、繁衍,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减弱噪音,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稳态息息相关。
4、过度垦荒,围湖造田
人口的飞速增长,使粮食短缺成为日益显著的难题。因此,人类大规模地毁林、毁草造田。然而,不合理地开荒、耕作,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荒漠化、风沙肆虐。
5、不合理地引进物种
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选择、淘汰、竞争和适应,形成了与其周围环境及其他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当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侵入另一个生态系统之后,侵入者既有可能夭折,也有可能在没有天敌制约的环境里迅速繁殖,使被侵入的生态系统失去稳态而解体。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0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