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能听到农民说尿素,你知道尿素是什么吗?
总能听到农民说尿素,你知道尿素是什么吗?
尿素,为中性速效高含氮量化肥,缩二脲含量低,具有无色、无味、无臭、易溶于水、易使用等特点,颗粒均匀, 饱满圆润,粉尘少。
尿素,英文名称:UREA,美国化学文摘(CAS)登记号:57-13-6 ,分子式:CON2H4或[CO(NH2)2],是一种白色结晶,含氮量46%左右, 是目前固体氮肥含氮量最高的一种。按含氮量计算:1公斤尿素相当于1.35公斤硝酸铵,2.2公斤硫酸铵,90~100公斤新鲜人尿。 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对土壤无影响,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氮肥。
尿素有吸湿性,吸湿后还能结块,因此储存时也应该防潮,放在干燥的地方。尿素在农业上是一种优质高效的中性氮素肥料。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变硬和板结。
最先,我们要介绍除草剂是一种毒副作用非常大的化肥,在应用流程之中通常可以使绿色植物迅速被杀掉;可是操作不当的话,针对粮食作物也会出现非常大的伤害;而尿素是大家平常农业当中非常常用的一种基肥,氮元素的效果大家都非常清楚,较大的作用便是推动植物的生长,奏效也非常快;
而在除草剂里添加尿素便是运用了内吸传输这一基本原理,尿素加速了植物的生长提升叶片消化吸收,因此也促进了对除草剂的消化吸收,使药品更快抵达根茎导致绿色植物身亡。
并且,尿素具备一定的吸水性,吸潮后会具备一定的黏性,能够协助除草剂黏附在杂草表层,以做到消除杂草的效果;但是在除草剂里添加尿素也是有说道的,应用除草剂与尿素加水开展除草(药物2:1尿素)为宜,防止尿素太多造成药物无效或减少内毒素起不上彻底消除实际效果;
当然,老农在除草时往除草剂里边加尿素,仅仅一部分除草剂加,而非是全部除草剂都加,有的添加会带来一定的实际效果,有的添加尿素彻底是都没有功能的;除此之外,加尿素混合使用时,都不提议同酸碱性化肥混合使用,非常容易干扰药力。
而且,尿素不适合与农用链霉素混和,与除草剂也是,如除茼麻用羟基磺草酮,草铵膦和尿素混合,便会减少除草实际效果;此外,农户们也有在喷洒除草剂时,适当的加一点肥皂粉,这一和加尿素目地是一样的,洗床单也是因为可以让除草剂更强的依附在草叶子上,争得快的时间内把草除死,假如时间拖久了,就没功效了。
总而言之,除草剂中放尿素不但保留了分别的作用,并且还带来了相至推动的功效;好啦,便说这么多,除草剂加尿素,要留意实践活动后再用。之上是我们介绍的所有内容。
尿素是什么
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
尿素,又称碳酰胺(carbamide),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适用于一切作物和所有土壤,可用作基肥和追肥,旱水田均能施用。由于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可积累大量的铵离子,会导致PH升高2-3个单位,再加上尿素本身含有一定数量的缩二脲,其浓度在500ppm时,便会对作物幼根和幼芽起抑制作用,因此尿素不宜用作种肥。
尿素(氮肥)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扩展资料:
其化学性质
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异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
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硫酸铜和缩二脲反应呈紫色,可用来鉴定尿素。 [1] 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
与乙酰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酰脲与二乙酰脲。
在乙醇钠作用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丙二酰脲(又称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
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
与水合肼作用生成氨基脲。
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吸湿后结块,吸湿速度比颗粒尿素快12倍。
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尿素
尿素是什么意思
尿素,又称碳酰胺(carbamide),化学式是CH4N2O,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异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硫酸铜和缩二脲反应呈紫色,可用来鉴定尿素。[1] 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
与乙酰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酰脲与二乙酰脲。
在乙醇钠作用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丙二酰脲(又称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
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
与水合肼作用生成氨基脲。
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吸湿后结块,吸湿速度比颗粒尿素快12倍。[1] 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方法一
用二氧化碳和氨在高温、高压下合成氨基甲酸铵,经分解、吸收转化后,结晶,分离、干燥而成。
方法二
其制备方法是将经过净化的氨与二氧化碳按摩尔比2.8~4.5混合进入合成塔,塔内压力为13.8~24.6 MPa,温度为180~200℃,反应物料停留时间为25~40min,得到含过剩氨和氨基甲酸铵的尿素溶液,经减压降温,将分离出氨和氨基甲酸铵后的脲液蒸发到99.5%以上,然后在造粒塔造粒得到尿素成品。
方法三
尿素中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1922年,在德国实现了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工业化生产。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胺,再脱水生成尿素。
工业制法
生产方法: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
尿素是什么东西
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其化学式为 CON₂H₄、(NH₂)₂CO 或 CN₂H₄O,分子质量60,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 Carbamide(碳酰胺)。外观是无色晶体或粉末,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在肝合成,是哺乳类动物排出的体内含氮代谢物。这代谢过程称为尿素循环。尿素是第一种以人工合成无机物质而得到的有机化合物。
扩展资料
性质
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异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硫酸铜和缩二脲反应呈紫色,可用来鉴定尿素。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
与乙酰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酰脲与二乙酰脲。在乙醇钠作用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丙二酰脲(又称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尿素
尿素是指什么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含氮化学肥料。分子式CO(NH2)2。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植物从这种速效性肥料中吸收含氮养料后,不会在土壤中残留酸性物质,因而是优良的中性肥料。也是制造塑料、医药和炸药等的重要化工原料。加入反刍动物饲料中可代替饲料的蛋白质营养。
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