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店卖的水溶肥,质量到底好不好?
水溶肥分很多种,简单分为大量元素水溶肥,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等等。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元素水溶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代替复合肥等肥料,我们先讲一下大量元素该怎样选择。没有农业部办法的肥料登记证的肥料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不允许销售使用的。相关证件可以在农业农村部种植管理司的网站上查询,也有相关的APP,比如农查查等等可以查询肥料的登记状况。
或外国为原料国,却标国内肥料标准或“生产许可证”,及进出口企业代码等肥料,实为国产肥料。农业部受理进口肥料产品登记,进口水溶性肥料必须要取得农业部颁发的肥料登记证。氮、磷、钾三元素单一养分含量不能低于4%,三者之和不能低于50%,若在包装袋上看到大量元素中某一元素标注不足4%的,或氮磷钾三元素总和不足50%的,说明此类产品是不合格的。
选这个东西得注意了,便宜不一定好,包装上标的含量往往可能虚标,一定要选择口碑好,或者品牌大的正规产品,有些假冒伪劣产品价格很诱人,但是含量有效成分都不高。水溶肥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水溶肥,相关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己需要来购买,水溶肥总体来说利用率是普通复合肥的两到三倍左右,有水肥灌溉措施的建议使用。
农资店老板一般都掌握大量的肥料知识和种植技巧。选择肥料之前,先选人,懂肥料和种植的老板,推荐的肥料一般也不会差。水溶肥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水溶肥,相关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己需要来购买,水溶肥总体来说利用率是普通复合肥的两到三倍左右,有水肥灌溉措施的建议使用。
办理以下三种肥料的登记证需要什么准备什么设备?大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
办理肥料的登记证:大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需要粉碎机、搅拌机、灌装机。氨基酸水溶肥液体的还要有反应釜等生产设备。同时还要建化验室,配备氮磷钾、微量元素的分析仪器设备。
尿素好还是氨基酸水溶肥好?
我这里安徽利辛,实禾植保的绿达康和得保速两款液态氮肥是氨基酸成份的,用的还不错,比尿素好用一点点。明年大面积使用。
尿素,使用太累了,也不赚钱。乡里干部指导让我们少用。
氨基酸水溶肥配方,怎么用
氨基酸水溶肥也就是含氨基酸成分的水溶性肥料,具体包括氨基酸(主要来源是动植物的一些下脚料及其他物质的发酵或水解产物)、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等)、微量元素(钙、铁、锌、锰、铜、硼、钼等)。
一、氨基酸水溶肥配方
氨基酸水溶肥顾名思义就是含氨基酸成分的水溶性肥料,也就是按适合植物生长所需的比例,利用一定的工艺技术将传统水溶肥与氨基酸混合起来。
1、氨基酸
氨基酸的主要来源是动植物的一些下脚料及其他物质的发酵或水解产物,常用的是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牛磺酸、丁氨酸等。它可帮助刺激和调节植物快速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作物体内酶活力,增强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具有生根、保花、保果等作用。
2、大量元素
大量元素在氨基酸水溶肥中是含量最多的一种,如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的营养元素,缺少这几种物质就谈不上产量和品质。
3、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锌、锰、铜、硼、钼等元素。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虽然不大但也必不可少,若严重缺乏也会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氨基酸水溶肥怎么用
1、浇灌
浇灌也就是在土壤浇水或灌溉的时候进行冲施,将氨基酸水溶肥按照比例兑水稀释溶解,随灌溉水冲施作物根部,养分会随着水分渗透到植物作物根系,然后被吸收利用。
2、叶面喷施
将氨基酸水溶肥溶解于水中,然后进行叶面喷施,或者与非碱性农药一起溶于水中进行叶面喷施,不仅可提高作物长势,调节作物生长,还能促进对氮磷钾以及其他元素的吸收,见效非常迅速。
3、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
规模较大的种植户,或者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以及高品质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园,可以采用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的方式,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等优点。浇水施肥时,将氨基酸水溶肥溶解在水中,既可补充作物水分,还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氨基酸水溶肥有哪些好处
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并同生命活动有关的最基本的物质,是在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抗体内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
氨基酸水溶肥的好处:
1、提早发芽,出苗率高
2、根系发达,吸收力强
3、对地上部分营养体生长的影响
4、对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
对于氨基酸水溶肥的好处大概有以上几点。目前市场上以氨基酸为原料的水溶肥很多,再购买时,建议多做比较,找出一两种有卖点的水溶肥,我用过一款沃叶水溶肥很不错,效果很明显,这是我对比总结出来的一款水溶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