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怎么养
天门冬是一种耐肥植物,需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种植后40天左右,苗长至40厘米以上时进行。过早旋肥容易导致根头切口感染病菌,影响成活。
苗出土而未长叶时施第二次,促进块根生长,叶长出以后施第三次,以促进第二批新芽早长出后两次施厩肥、草木灰或草皮灰加钙镁磷肥,结合培土,施肥时不要让肥料接触根部,应在畦边或行问开穴开沟施下.施后覆土。
入秋后至初冬,进行疏枝,使内透光达50%以上;夏季光照强,天门冬所需光照少,适当加大荫蔽度。在空旷地种植,应插树枝遮荫,春秋季宜稀,地内透光度50%-60%;夏季宜密,地内透光30%-40%。
扩展资料:
采收加工
种植需3年才能栗收,在10月至第二年3月萌芽前,选择晴天,先把插杆拔除,割除茎蔓,然后挖开根四周土壤,小心地把块根取出,抖去泥土,摘下大个的加工作药用,小个的块根带根头留下作种用。
摘下块根,剪去须根,用清水洗去泥沙,放入沸水锅内煮10-15分钟,取出剥皮,剥皮时要用手和利刀一次内外两层将皮剥除干净。用清水漂洗外层粘胶质,稍晾干表面水.放入硫磺柜(炉)内熏12小时,使其色泽明亮,然后取出晒干或烘干。
日晒夜熏磺,中午太阳光照强,晒时宜用竹帘盖上,防止变色,晒于的天门冬宜装入竹筐内,置通风阴凉干燥处。
怎样栽培天门冬?
主要以播种和分株繁殖。天门冬种子冬季成熟,一般果实红后果皮稍有萎蔫即可采收。去果皮,阴干,贮藏在阴凉干燥处,早春即可播种于花盆中,可以在晚霜过后直接播到地里。种子多用点播,覆土以盖住种子为宜,遮荫并保湿,约20天即可出苗。若在播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一昼夜,则出苗更快。生长旺盛的株丛,可以在春季结合换盆进行分株。
春季萌发较早,可以结合分株换盆,切除生长过密的根系。栽培土可用腐叶土、园田土、沙配置而成,盆底可垫一些腐熟的麻酱饼或豆饼做基肥。因其根部有膨大的根颈,要求土壤排水性好。天门冬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忌积水。春季干旱时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否则影响新芽抽生。喜湿润,应增加叶面喷水,保持周围环境湿润,但过分阴湿也会造成徒长。强烈的日光直射,往往造成叶尖干枯,或新抽出的枝叶萎蔫,尤其是夏季,最好放于阴棚下或树阴下,为其创造半阴环境,减少水分的蒸发。播种的小苗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很快,丛生枝条茂密浓绿,当年即可开花结果。分株的植株可以剪去所有的枝叶,让其重发新枝,会造成更好的株形,叶色更清丽。开花后为了结果,需适当控水,并注意增施腐熟的饼肥水,约半月1次,连施2个月即可。
天门冬的养殖方法怎么养天门冬
天门冬的养殖方法:
1、天门冬的土壤要求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阳光,耐半阴,怕强光直射。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北方栽培天门冬多于4月中下旬进行换盆。换盆时剪除部分老根,添加用腐叶土4份、园土4份、河沙士2份混匀配制的培养土。
2、天门冬浇水方法
春季每2~3天浇透一次水。此时如空气干燥,需每天向植株上喷水阳向养护场所的周围地面洒水;夏季每天喷水2~3天浇一次水,增加空气湿度。天门冬为肉质根,怕水涝,平时浇水不宜过多;夏季每天浇一次透水。
3、天门冬的施肥方法
5~9月为其生长旺盛期,可每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如室内光照不足,春、秋季节宜将其放室外养护一段时间;冬季放室内光照充足处,室温需保持在5℃以上,10~15天浇一次水, 每隔3~5灭喷洗一次枝叶。
4、天门冬的繁殖方法
天门冬繁殖多用分株法,可结合春天换盆时进行,母株应采用3年生以上的植株,分株时,将母株从盆中取出,按照株丛的大小。分植几盆,浇透水,置于半荫处10—15天,种子在12月底成熟,采后用水浸泡,搓去果皮,晒干。春播,室内温度不要低于15℃,一个月便可发芽,小苗长约4—5厘米时就分栽,每盆几株。
天冬种植方法 种植天冬的步骤
1、种植前改良土壤。天门冬性寒,所以最好选择有海拔一点的高度种植。在种植前改良土壤,这样可以有利于天门冬种子快速生长。
2、播种。先大面积播种,然后等种子长成植株之后再分珠种植。有两个时间可以播种,春天和秋天,所以选择合适的播种季节播种即可。
3、大约一年后种子长成的植枝就可以分枝播种到地上了。埋的时候不要埋太深,一个坑最多放两珠即可。
4、浇水施肥加强日常管理。并且要注意防虫妨害。刚刚种下去的时候多浇水,早晚各一次,施肥采用周施,每个星期施一次即可。
5、夏天注意光照时间不要过长,可以用遮阳布进行遮阳处理。冬天注意做好防冻措施。
6、天门冬还是很好养育成功的。所以只需要最基本的管理即可。
天门冬的种子要怎样播种?
天门冬的繁殖方法:天门冬种子有不同生态型,有的种类春播可出苗,据陈裕报道,福建天门冬种子无休眠期,当平均气温18~22摄氏度,土壤湿润时,播后5~7天开始发根,经38~42天发芽;发芽率22%~58%;而浙江的种子据陈瑛的研究,浙江种子有下胚轴休眠特性,如1978年在浙江收集的种子,于1978年1月27日浸种后砂藏于温室和冰箱,冰箱种子于4月3日转放温室,两批同时于5月10日开始萌发。
5月27日长根,主根膨大如一小天冬,但地上部并不生长,6月30日把长根后天冬放入冰箱,2个月后放回温室,至1979年2月15日出苗;另一部分于10月16日移至荫棚经低温后于1929年5月3日开始出苗,是属于需低温打破下胚轴休眠类型。这种类型的种子,无论春播或秋播都为隔年出苗;海南的天门也无休眠期,在苗床日均温14.9~29.4摄氏度均可出苗,出苗期15~28天,种子萌动从破土到子叶张开约需4天,子叶线形,长约1厘米,宽约0.1厘米,叶片革质,两面光滑。
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春播3~4月,秋播8~9月,在无霜或无霜期短的地区以秋播为好,北方可作平畦,南方作高畦。播种时按行距15厘米开沟深4~5厘米,条播,播后覆土2厘米,每667米2播种量10~12千克,在幼苗开始出苗时,搭荫棚遮荫,在海南采用沙床育苗,待苗高约5厘米时,即可出圃定植。通常经培育一年于秋季枯苗后或春季萌芽前移栽,按行距30~40厘米,株距20~25厘米栽植。育苗667米2可移栽8~10个667米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