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方法
1、药物防治:为玉米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农业防治:为植株追施氮肥,同时向叶面喷施微生物菌肥。3、发病条件:高温、多雨、强光照气候条件下更容易爆发。4、发病症状:重病时,玉米顶部4-5叶的叶尖会枯死。
玉米顶腐病如何防治
1、药物防治
玉米感染顶腐病之后,需要先摘除病叶、拔除病株,然后为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0%甲基托布津加500倍液,喷药时间选择晴朗天气的在上午。
2、农业防治
晴天在田间挖出排水设施,然后把垄上的杂草清除掉,减少养分的流失,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后,及时为其追施氮肥,同时向叶面喷施微生物菌肥。
3、发病条件
玉米顶腐病在高温、多雨、强光照气候条件下,更容易爆发,病菌会伤害叶片顶端的幼嫩组织,导致细菌很快入侵,加上玉米周期性的吐水活动,有利于细菌大量繁殖。
4、发病症状
玉米感染顶腐病之后,染病叶片的基部或者边缘处,会出现刀切状的缺刻,有时叶片会呈撕裂状或者断叶状,在发病严重时,顶部4-5叶的叶尖会枯死。
玉米顶腐烂影响玉米生长,玉米顶腐烂了该用哪些药?
玉米顶腐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顶腐病菌会对玉米叶片造成很大影响,造成严重危害。今天我们重点了解一下玉米顶腐病的原因、症状以及用什么药物来防治。
玉米顶腐病的成因:玉米顶腐病菌的传播远期主要靠种子带菌传播,近期主要靠雨水泼洒。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玉米处于喇叭口期,在高温、多雨、强光的气候条件下,非常有利于玉米顶腐病的发生。
特别是在目前的外部环境下,玉米叶片顶部的幼嫩组织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细菌会趁机入侵,再加上高温高湿,会大量繁殖,导致玉米叶片顶部出现大量的腐烂组织。
玉米顶腐病的主要症状
玉米顶腐病刚开始发生时,玉米心叶的叶基开始被感染,呈现水浸状腐烂。伴随着不规则的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腐烂的地方有黏液。随着顶腐的发生,你可以看到玉米的心叶紧紧地挤在一起,无法正常生长和伸展。用俗话说,心叶变成辫子状,俗称弓形,像猪尾巴。
玉米顶腐病发生严重时,在玉米顶腐病后期,整个心叶都会腐烂。你可以用手拔出整个心叶,整个玉米就会死亡。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 如果看到地里有玉米顶腐病的植株,一定要及时拔除,并进行药物防治。另外,防治的同时,可掺入一些叶面肥,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抗逆性。防治药剂方面,建议采用:吡唑醚菌酯、菌灵、噻唑铜、锌、氯溴氰尿酸等药剂,可与钙肥一起使用。
以上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关于玉米顶腐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一些帮助。
玉米顶腐病怎样治疗?
玉米顶腐病,真菌性顶腐病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多.福.福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细菌性顶腐病可用77%氢氧化铜每亩150-200克,或 30%乙蒜素每亩60毫升,20%叶枯唑每亩120克 ,25%络氨铜每亩150毫升, 20%噻唑锌500倍液, 72%农用琏霉素每亩20克,50%氯溴异氰脲酸50-60克/亩喷雾防治。
玉米顶腐病用什么特效药
玉米顶腐病
主要分为细菌性病害和镰刀菌性病害两种。
细菌性主要是害虫危害后受雨水,露水等浸染受害,茎基部有水侵状腐烂,有臭味和粘液。雨后,低洼,高温高湿地块容易发生。
镰刀菌主要是蓟马,蚜虫危害感染,受害病株茎基部腐烂,内部心叶扭曲呈鞭状,茎基部有褐色病变。
防治: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烯唑醇,链霉素,腐殖酸铜等交替喷雾防治。间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希望对您有用
玉米顶腐病用什么杀菌剂好
玉米顶腐病。有两种:1.有臭味的是细菌性的,用中生菌素、辛菌胺、叶枯唑,农用链霉素喷雾防治。2.没有臭味的,是真菌性的,用苯甲丙环唑、丙环唑、己唑醇喷雾防治,间隔5-7天再防治一次。
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在药剂防治同时,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玉米顶腐病用什么药好
玉米顶腐病,分真菌和细菌两种, (镰刀菌顶腐病、细菌性顶腐病)。 苗期病株生长缓慢、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重病苗枯萎死亡。植株生长中后期叶茎部腐烂后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呈蒲扇状。以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刀削状缺刻和黄色条纹。 剪叶促穗,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用手扒开或者用剪刀去头。细菌性的可以用链霉素或者叶枯唑喷施。真菌性的可以用多菌灵或者甲基硫菌灵喷施,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