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自动检测仪和高速液相色谱仪有什么差别?具体的
氨基酸自动测定仪基本原理就是高效液相的原理,只是加了柱前衍生化功能,对氨基酸进行衍生化,以便检测器可以识别氨基酸。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的原理?
采用经典的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茚三酮柱后衍生法,对蛋白质水解液及各种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含量进行分析。仪器基本结构同普通HPLC相似,但针对氨基酸分析进行了细节优化(例如氮气保护、惰性管路、在线脱气、洗脱梯度及柱温梯度控制等等)
通常细分为两种系统:蛋白水解分析系统(钠盐系统)和游离氨基酸分析系统(锂盐系统),利用不同浓度和pH值的柠檬酸钠或柠檬酸锂进行梯度洗脱。其中钠盐系统一次最多分析约25种氨基酸,速度较快,基线平直度好;锂盐系统一次最多分析约50种氨基酸,速度较慢,基线一般不如钠盐系统好。
分析效果:从目前已知的氨基酸分析方法比较来看,除灵敏度(即最低检测限)比HPLC柱前衍生方法稍低以外(HPLC:0.5pmol;氨基酸分析仪:10pmol),其他如分离度、重现性、操作简便性、运行成本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分析方法。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还有这样运用,作用是什么?
氨基酸分析仪是属于色谱类,和高效液相有些类似,是利用分离柱分离氨基酸,氨基酸与茚三酮在高温下发生衍生反应,生成有色的衍生物,通过光度计检测有色衍生物来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在食品中对氨基酸态氮的检验时用什么检验设备?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制,北京智林科技公司出品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常见急性食物中毒快检箱”,外型小巧、庄重大方、携带方便。箱内储物盒,不但容量大、且可随意组合。检测箱内的检测项目,都是针对社会关注的焦点、难点及食物链中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性环节。在这些方法中,除微生物法外,项目的平均检测时间不到10分钟,最长的也可在30分钟内出结果,非常适合现场使用。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由外箱、公共试剂盒、检测试剂盒、辅助仪器组成。检测箱外色为黑色和银灰色,上盖内侧有规范的装具袋,装备有常用的器材,如多功能剪刀、移液管、量筒等。检验箱采用耐酸碱、耐冲击、耐挤压材料,设计合理便于携带及现场操作。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的外型设计得体、大小适宜、携带方便。箱内储物盒的设计不但容量大、且可随意组合。检测项目针对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难点及食物链中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性环节。检测设备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或较为恰当的。
检测方法来源:一是将国标法、AOAC法或经典的教科书方法所用的诸多试剂事先做成试剂盒、试剂包或试纸卡,尽量减少现场试剂的配置。将方法中所用的仪器、器皿等研制成为或精心选购一些小巧和便于携带的设备。二是将实验室中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能适于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和方法。所采用的一些快速检测方法正在制订我国国家标准,如蔬菜中亚硝酸盐快速检测方法等,还有已成为了国家标准方法,如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等。
目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中有40多个理化快速检测项目,随着社会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增加。操作方法力求简单、易用,给操作者带来方便,为食品安全的监管、质控、以及食物中毒现场快速筛查提供科学有效的手段 。
酱油中总酸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快速测定:滴瓶计数法(国标基础上的快速方法)。主要用于产品质量和假冒伪劣产品的现场检测。10分钟内出结果,本方法总酸测定误差±0.45%,氨基酸态氮测定误差±0.078%。
一般可用方法:
1、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一)原理:氨基酸具有酸、碱两重性质,因为氨基酸含有-COOH基显示酸性,又含有-NH2基显示碱性。由于这二个基的相互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与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破坏内盐的存在,就可用碱来滴定-COOH基,以间接方法测定氨基酸的量,反应式可能以下面三种形式存在。
(二)试剂
(1)40%中性甲醛溶液,以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用1N NaOH溶液中和。
(2)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
(3)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三)操作步骤:
称取一定量样品(约含20毫克左右的氨基酸)于烧杯中(如为固体加水50毫升),加2-3滴指示剂,用0.1OO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加入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静置1分钟,此时蓝色应消失。再用0.1OO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记录两次滴定所消耗的碱液毫升数,用下述公式计算
计算:
氨基酸态氮(%)=( N V×0.014×100)/W
式中:
N:NaOH标准溶液当量浓渡。
V:NaOH标准溶液消耗的总量(m1)
W:样品溶液相当样品重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2、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一)原理:
与单色法相同,只是在此法中使用了两种指示剂。从分析结果看,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与亚硝酸氮气容量法(此法操作复杂,不作介绍)相近单色滴定法稍偏低,主要因为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是以氨基酸溶液PH值作为麝香草酚酞的终点。PH值在9.2,而双指示剂是以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作为中性红的终点,PH值为7.0,从理论计算看,双色滴定法较为准确。
(二)试剂:
(1)三种试剂同单指示剂法
(2)0.1%中性红(50%乙醇溶液)
(三)操作步骤:
取相同的两份样品,分别注入100毫升三角烧瓶中, 一份加入中性红指示剂2-3滴,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终点(由红变琥珀色),记录用量,另一份加入麝香草酚酞3滴和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以0.100NNaOH准溶液滴定至淡蓝色。按下述公式计算。
计算:
氨基酸态氮(%)=( N(V2-V1)×0.014)/W×100
式中:
V2:用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时标准碱液消耗量(毫升)
V1:用中性红作指示剂时碱液的消耗量(m1)。
N:标准碱液当量浓度。
W:样品的重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注意事项:
测定时样品的颜色较深,应加活性炭脱色之后再滴定.
3.酸度计法
精确吸取稀释液10ml或20ml放入150ml烧杯中,加入80ml蒸馏水,开动磁力搅拌器,然后用0.05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然后加入甲醛10ml,摇匀,继续用0.05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加入甲醛后耗用0.05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V。用同一条件做一空白对照,记下耗用数V0。
按式(6)计算:
(V-V0)×N×0.014
氨基酸态氮(g/100g)=_×100 _ (6) W
10×_S
式中:V 样品加入甲醛后,耗用0.0500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
V0 空白加入甲醛后,耗用0.05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
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当量浓度;
0.014 氮的毫克当量;
W 样品重量;
S 样品稀释液体积,ml。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