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顶菊的防治方法
黄顶菊又名二齿黄菊,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2001年入侵我国,很可能是通过种子混入其他进口种子中传入的。影响作物和牧草产量,破坏生物多样性。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在果实成熟前(9月前)人工拔除或使用机械铲除。
(2)化学防治①在空旷地带、玉米或甘蔗等高秆作物田间,每667米2可选用10%草甘膦水剂800~1000毫升,或20%百草枯30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注意药液不要喷洒到作物上。②在空旷地带及小麦、玉米、水稻等单子叶作物田间,每667米2可用20%二甲四氯钠盐水剂150毫升加48%苯达松水剂150毫升混合,兑水30千克,叶面喷施。
(3)农业防治①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土壤深翻,翻耕深度5毫米以上。②在黄顶菊苗期(4~5月)进行人工锄草。
黄顶菊的资料
黄顶菊档案 黄顶菊[Flaberia bidentis(L.)Kuntze],属于菊科,黄顶菊属,原产自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国扩散到美洲中部,北美洲南部及西印度群岛,后来由于引进物种等原因而传播到埃及,南非,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地,于2001年首次在我国天津,河北等地发现.黄顶菊极可能是伴随进口种子,谷物进入我国,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通过其他途径传入的可能性. 黄顶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冠鲜黄色,花果期夏季至秋季或全年.喜生于荒地,尤其偏爱废弃的厂矿,工地和滨海等富含矿物质和盐份的环境,在靠近河溪的水湿处,峡谷,悬崖,峭壁,陡岸,原野,牧场,废耕地,街道附近,道路两旁以及含砾岩和沙子的黏土都能生长.常在靠近码头丢弃的沙子等压舱物和海岸边的荒地上滋生.
黄顶菊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黄顶菊的形态特征的回答如下:
1、答案:植株高低差异很大,株高20-100厘米,条件适应的地段株高可达180-250厘米,最高的可达到3米左右。茎是直立形态、颜色为紫色,茎上带由短绒毛。叶子交互对生,形状为长椭园形,长6-18厘米、宽2.5-4厘米,叶边缘有稀疏而整齐的锯齿,基部生有3条平行的叶脉。
2、基本介绍:黄顶菊根系发达,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繁殖速度惊人,一株“黄顶菊”能产数万至数十万粒种子。该物种能严重挤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所以发现黄顶菊数量过多的时候,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3、拉丁学名:Flaveria bidentis (L.)Kuntze.
4、其它名称:南美黄顶菊、野菊花
5、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