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病的病因与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
白僵病又称卵鞘霉腐病,是卵鞘感染白僵菌引起的。在卵鞘存放和孵化期间,由于贮存器和孵化器消毒杀菌不彻底或孵化器内高温高湿,导致大量白僵菌繁殖,致使卵鞘发霉变质,嗅之卵粒有腥臭气味,并能看到在卵鞘锯齿口上长出的白色丝菌,与养土凝成块粒。卵鞘染上白僵病影响孵化出虫率,并使孵化出的若虫死亡。
防治方法:
(1)做好孵化器和孵化土的消毒杀菌工作。取清洁的细沙或壤土,经暴晒或蒸汽消毒后作孵化土。
(2)卵鞘最好5~7天筛收1次,去掉杂物后,清洗、阴干,然后用3%漂白粉1份加石灰粉9份混合,用纱布包好撒在卵鞘上。半小时后,用筛子筛掉药粉。然后可存放或孵化。
(3)保持孵化土适宜的湿度,特别在高温梅雨季节,孵化土更不能过湿,一般以20%左右为宜。
(4)孵化器内有若虫孵出时,应每隔3天过一次筛,把若虫放入初孵若虫饲养池内,不要往孵化器内投喂食物,以免幼虫吃不完,发生霉烂。
僵尸等级十二个等级分别是?
不是12个等级,是八个等级。在《子不语》中,僵尸有八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
1、紫僵,刚成型时的僵尸,这时浑身呈现紫色,身体能够初步保持不腐烂,修炼后能够带动尸气,让身体的紫色越来越浓。死后身体呈紫色确实是存在的,不过不是恐怖片里那样的僵尸,只是一具尸体罢了。现代科学认为,身体呈紫色是因为中了一种毒素,血液被染成紫色死后蔓延到全身。
2、白僵与黑僵,尸体的颜色呈白色或黑色,毛色也是同样颜色。白僵尸的行动迟缓,非常容易对付,它极怕阳光,也怕火,怕水、怕鸡、怕狗、甚至怕人。
3、绿僵,尸体散发出的尸气和僵尸的身体为绿。和白僵、黑僵相比,跳跃极快,不怕人,不怕家畜,唯独只怕阳光。
4、毛僵,尸体身上长出毛发,是出了名的铜皮铁骨,修为越高,身体越结实。行动敏捷,跃屋上树,纵跳如飞,开始不畏惧凡火,甚至还不畏惧阳光。
5、飞僵,是修炼有成的千年僵尸,直隶安州出现过。飞僵可以擅长法术,身体不坏,因为这种僵尸能飞,所以称之为飞僵。
6、不化骨,人死后身体某些部位因为精神灌注而使其部位尸骨不化,所谓精神灌注就比如扛米工人因为一直用肩膀出力,他死了之后可能其肩膀附近就都不会腐化,而肩膀不化的部位就叫做不化骨,而不化骨若是之后得了日月精气就会作祟。
7、伏尸,千年不朽的尸体,无法移动,可以说是完整全尸的不化骨,久了之后得日月精华就会逐渐化为游尸。
8、游尸,经受初劫“天雷”的僵尸,集天地怨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为天地摒弃于六道轮回之外,修成游尸,能出入阴阳二界,上游九天,下游幽冥,可谓是上天入地。会随着月气因时节移动,居无定所,久了之后更会化为飞行夜叉。
简介
僵尸源于明清时代,属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的鬼怪。与僵尸相似的外国怪物有吸血鬼、丧尸等。僵尸在西方多被戏称为:“会跳跃的吸血鬼(Hopping Vampire)”。
在许多影视作品、电子游戏、娱乐节目中,僵尸的形象通常都是清朝官兵或官员的模样,青面獠牙、狰狞恐怖、皮肤苍白;不会说人话,只能吼叫,常在阴暗的地方出没,吸活人的阳气,但惧怕阳光、糯米和火焰,还可以用道士的茅山术施法降伏,对付僵尸的道具有:开光符咒、铜钱剑、太极八卦镜等装备。
白僵是什么意思 白僵如何解释
1、白僵,桑蚕的中药名称,病风而死亡的蚕。也称天虫。
2、白僵,读作bái jiāng。
3、白僵,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 动物形态详原蚕蛾条。
4、出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蚕》(虫部第三十九卷·虫之一·卵生类上二十三种):“蚕病风死,其色自白,故曰白僵。”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