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是什么野菜 马齿苋简单介绍
1、马齿苋(学名:Portulaca oleracea L.)一年生草本的植物。通常匍匐,肥厚多汁,叶柄粗短,味酸,无毛,高10-30厘米,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
2、马苋菜,马苋菜属于马齿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学名“马齿苋”,我县民间俗称“马蜂菜”,在上海被称为保健菜,是一种特色野菜。因其生命力极强,又有“长寿菜”之称。
3、夏季开花,花小型,黄色。果圆锥形、盖裂。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也是很好的饲料。
什么是马齿苋
1、什么是马齿苋
马齿苋(学名:Portulaca oleracea L.):为石竹目、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2、可以食用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命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马齿苋是什么?
马齿苋,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
马齿苋栽培技术
生长习性
马齿苋性喜高湿,耐旱、耐涝,具向阳性,适宜在各种田地和坡地栽培,以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较好。其发芽温度为18℃,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至30℃。当温度超过20℃时,可分期播种,陆续上市。保护地栽培可进行周年生产。
繁殖方法
种子
马齿苋进行种子繁殖所用种子都是头年从野外采集或栽培时留的种。其种子籽粒极小,整地一定要精细,播后保持土壤湿润,7至10天即可出苗。
扦插
扦插枝条从当年播种苗或野生苗上采集,从发枝多、长势旺的强壮植株上采集为好,每段要留有3至5个节。扦插前精细整土;结合整地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扦插密度(株行距)3厘米×5厘米,插穗入士深度3厘米左右,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适当的荫蔽,一周后即可成活。
管理
播种或扦插后15至20天即可移入大田栽培,栽培面积较小时也可直接扦插到大田。移栽前将田土翻耕,结合整地每亩施入1500公斤充分腐熟的便肥或15至20公斤三元复合肥,然后按1.2米宽开厢,按株行距12厘米×20厘米定植,栽后浇透定根水。为保证成活率,移栽最好选阴天进行,如在晴天移栽,栽后2天内应采取遮荫措施,并于每天傍晚浇水一次,移栽时按要求施足底肥后,前期可不追肥,以后每采收1至2次追一次稀薄入便肥,形成的花蕾要及时摘除,以促进营养枝的抽生。干旱时适当浇水抗旱。马齿苋整个生长期间病虫危害极少,一般不需喷药。
采收
马齿苋商品菜采收标准为开花前10至15厘米长的嫩枝。如采收过迟,不仅嫩枝变老、食用价值差,而且影响下一次分枝的抽生和全年产量。采收一次后隔15至20天又可采收。如此,可一直延伸到10月中下旬。生产上一般采用分期分批轮流采收。
采种
马齿苋留种的地块一开始就应从生产商品菜的地块中划出,栽培管理措施与商品菜生产相同,所不同的是留种的地块不采收商品菜,任其自然发枝、开花、结籽。开花后25至30天,蒴果(种壳)呈黄色时,种子便已成熟,应及时采收,否则便会散落在地。此外,还可在生产商品菜的大田中有间隔地选留部分植株,任其自然开花结籽后散落在地,第2年春季待其自然萌发幼苗后再移密补稀进行生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