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柏叶和侧柏叶的区别
扁柏叶和侧柏叶,并没有区别。
扁柏和侧柏是同一种植物。
侧柏,别名扁柏。是柏科侧柏属植物。
侧柏是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枝条向上伸展或斜展,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老树树冠则为广圆形;生鳞叶的小枝细,向上直展或斜展,扁平,排成一平面。
叶鳞形,长1至3毫米,先端微钝,小枝中间的叶的露出部分呈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背面中间有条状腺槽,两侧的叶船形,先端微内曲,背部有钝脊,尖头的下方有腺点。
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毫米;雌球花近球形,径约2毫米,蓝绿色。
球果近卵圆形,长1.5至2.5厘米,成熟前近肉质,蓝绿色,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中间两对种鳞倒卵形或椭圆形,鳞背顶端的下方有一向外弯曲的尖头,上部1对种鳞窄长,近柱状,顶端有向上的尖头,下部1对种鳞极小,长达13毫米,稀退化而不显著。
种子卵圆形或近椭圆形,顶端微尖,灰褐色或紫褐色,长6至8毫米,稍有棱脊,无翅或有极窄之翅。花期3至4月,球果10月成熟。
侧柏喜光,幼时稍耐荫,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盐碱土壤中均可生长。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耐寒力中等,耐强太阳光照射,耐高温、浅根性,在山东只分布于海拔900m以下,以海拔400m以下者生长良好。抗风能力较弱。
侧柏栽培、野生均有。喜生于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耐寒、耐旱、抗盐碱,在平地或悬崖峭壁上都能生长;在干燥、贫脊的山地上,生长缓慢,植株细弱。浅根性,但侧根发达,萌芽性强、耐修剪、寿命长,抗烟尘,抗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分布广,为我国应用最普遍的观赏树木之一。
侧柏能适应于冷气候。在一些年份幼苗有一定程度的抽干现象,抗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抗盐碱力较强,含盐量 0.2 %左右亦能适应生长。
侧柏叶功效和作用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枝梢与叶,侧柏叶别名柏叶,扁柏叶,丛柏叶。生活中你有见过侧柏叶吗?有了解过吗?下面我跟你讲讲它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概述
药名:侧柏叶
别名:柏叶、扁柏叶、丛柏叶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祛风湿药
性味:苦、涩、性微寒
归经:肺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下血、崩漏不止、咳嗽痰多、风湿痹痛、丹毒、痄腮、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药材基源: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枝梢与叶。
侧柏叶的功效作用
1、侧柏叶治历节风痛,痛如虎咬,走注周身,不能转动,动即痛极,昼夜不宁:侧柏叶五钱,木通,当归、红花、羌活、防风各二钱。水煎服。(《本草切要》)
2、侧柏叶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生草药性备要》
3、侧柏叶治鼻衄出血数升,不知人事:石榴花、柏叶等分。为末,吹鼻中。(《普济方》)
4、侧柏叶称为补益,似属未是,但涂汤火伤损、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最佳。《别录》
5、侧柏叶炙冻疮。《日华子本草》
6、侧柏叶治小便尿血:柏叶,黄连(焙研)。酒服三钱。(《济急仙方》)
7、侧柏叶在止血方剂中,无论寒热吐血,都可佐用侧柏叶。治因寒吐血,则与干姜同用,如《金匮要略》柏叶汤;治因热吐血,则与生地同用,如类方四生饮。
8、侧柏叶治风痹历节作痛:侧柏叶煮汁,同曲米酿酒饮。(《纲目》柏叶酒)
9、侧柏叶生用,长于凉血而止血热妄行;炒炭则能止血。
10、侧柏叶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本草衍义补遗》
11、侧柏叶治深部脓肿:侧柏叶一两,白矾五钱,酒一两。先将侧柏叶捣碎,又将白矾细粉置酒中溶化,再将侧柏叶倒入酒内和匀,调敷患处,每日换药二次。(《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12、侧柏叶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岭南采药录》
13、侧柏叶治小儿洞痢:柏叶煮汁,代茶饮之。(《 经验 方》)
14、侧柏叶治痔、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柏叶烧灰调服。(《百一选方》)
15、侧柏叶治肠风、脏毒,酒痢,下血不止: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一两(炒半黑色)。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普济方》侧柏散)
16、侧柏叶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名医别录》
17、侧柏叶治鹅掌风:鲜侧柏叶,放锅内水煮二、三沸,先熏后洗,一日二、三次。(《河北中医药集锦》)
18、侧柏叶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本草正》
19、侧柏叶治流行性腮腺炎:扁柏叶适量,洗净捣烂,加鸡蛋白调成泥状外敷,每天换药二次。(《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20、侧柏叶治蛊痢,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二味同煎为汁服之。(《本草图经》)
21、侧柏叶与地榆,均为收涩凉血止血药,常用于热性出血。但地榆较侧柏叶收涩性强,并能解毒,为治烧伤、疮疡溃烂要药。
22、侧柏叶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药性论》
23、侧柏叶味苦滋阴,带涩敛血,专清上部逆血。又得阴气最厚,如遗精、白浊、尿营涩痛属阴脱者,同牛膝治之甚效。《药品化义》
24、侧柏叶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疼痛:柏叶捣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25、侧柏叶味苦而微温,义应并于微寒,故得主诸血崩中赤白。若夫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则略同于柏实之性矣。惟生肌去湿痹,乃其独擅之长也。《本草经疏》
26、侧柏叶治妇人月水久不断:芍药、柏叶(炙)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酒各半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27、侧柏叶杀五藏虫。《本草图经》
28、侧柏叶治高血压:侧柏叶五钱。切碎,水煎代茶饮,至血压正常为止。(《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29、侧柏叶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医林纂要》
30、侧柏叶治大人及小儿汤火伤:侧柏叶,入臼中湿捣令极烂如泥,冷水调作膏,涂敷于伤处,用帛子系定,三,二日疮当敛,仍灭瘢。(《本草图经》)
31、侧柏叶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1、侧柏叶又名扁柏、黄心柏,为常绿乔木,其嫩枝、叶及果皆可入药,其味苦、涩,性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病症,并有镇咳、祛痰、降压、防脱发等作用。其果实中的果仁则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
2、现代人多将侧柏作为绿化观赏植物,而对它的养生价值却鲜有了解。在古代,侧柏的嫩枝嫩叶是备受道家推崇的延年上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乃多寿之本,所以可以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的记载,为侧柏叶的食疗养生价值做出了权威性的概括。
什么是侧柏叶
侧柏叶,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侧柏叶又名扁柏、黄心柏,为常绿乔木,其嫩枝、叶及果皆可入药,其味苦、涩,性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病症,并有镇咳、祛痰、降压、防脱发等作用。其果实中的果仁则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
扁柏树叶能吃吗?
扁柏树叶能吃吗?
扁柏树叶做为食品是不能吃的,主要是枝、叶有小毒,人、畜中毒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口吐白沫,有时发生肺水肿、强直性或阵挛性惊厥、循环及呼吸衰竭等症状,不适合食用;做为药用可以吃。扁柏树叶和枝入药,可收敛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种子有安神、滋补强壮之效。
扁柏,属柏科侧柏属的一种常绿乔木。又称柏树、侧柏、香柏。在中国分布极广,北起内蒙古、吉林,南至广东及广西北部;人工栽培范围几遍全国。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树高一般可达20米。树皮红褐色,纵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小形。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顶。球果近卵形。种子长卵形,无翅。侧柏喜光,但幼苗、幼树有一定耐荫能力。较耐寒,抗风力较差。耐干旱,喜湿润,但不耐水淹。耐贫瘠,可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生长缓慢。寿命极长。
侧柏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枝、叶有小毒。人、畜中毒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口吐白沫,有时发生肺水肿、强直性或阵挛性惊厥、循环及呼吸衰竭等症状叶提取物有中枢镇静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叶的水煎剂LD50为15.2g/kg,灌胃石油醚提取物LD50为24.38/kg(均相当于叶重)。树冠广卵形,小枝扁平,排列成1个平面。叶小,鳞片状,紧贴小枝上,呈交叉对生排列,叶背中部具腺槽。雌雄同株,花单性。雄球花黄色,由交互对生的小孢子叶组成,每个小孢子叶生有3个花粉囊,其内的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许多不具气囊的花粉粒。
雌球花仅由4对交互对生的珠鳞组成,但只有中部的2对珠鳞各生1~2个直立的胚珠。珠鳞和苞鳞完全愈合。球果当年成熟,种鳞木质化,开裂,种子不具翅或有棱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