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莎草的形态是怎样的?
异型莎草:异型莎草是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65厘米。秆丛生,扁3棱状。叶基生,条形,短于秆。叶鞘稍长,淡褐色,有时带紫色。叶状苞片2或3,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具3~9条长短不等的辐射枝,小穗多数密集成球形,具8~28花。鳞片近扁圆形,背部有淡黄色的龙骨状突起,两侧深红紫色或栗色;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有三棱,淡黄色,与鳞片近等长。种子繁殖。
异型莎草长在稻田或水边湿地,部分水稻、地膜稻受害严重。
草坪中莎草科杂草的发生特点及如何防治
在园林草坪中,莎草科杂草主要有:香附子、水蜈蚣、异型莎草、日照飘拂草、水莎草、碎米莎草、红鳞扁莎、牛毛草、萤蔺、扁秆藨草、日本藨草(三江藨草)等,而香附子和水蜈蚣是草坪杂草中非常难防。喜生于疏松性土壤上,于砂土地发生较为严重,生于草坪,农田、田边、路旁、荒地等处。苗期2—4月,花果期5—11月。块茎和种子繁殖。生活力、繁殖力很强;较难铲除。
化学防治主要根据杂草特性,利用化学产品进行防治。化学除草的好处:省工、省力、不伤叶、不损坏草坪和不传病等。目前市面上的化学除草剂种类繁多,但针对性比较强的还是不多的。推荐:如暖季型草坪中防除莎草可以选用暖百清;冷季型草坪防除莎草可以使用附子掘根或者附子净,效果都相当不错。尽管如此但大家在选择草坪除草剂还需要小心谨慎以免伤及草坪,若草坪生长受抑,可施用巴内达碧卡根聪聪+菌肥恢复长势。各地的地域特征,草坪生长情况气候环境等不同,化学除草也表现各异。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和咨询相关专家。先小范围试用,以免伤及草坪再大范围使用。
异型莎草的类属、形态、习性、分布及为害情况如何?
异型莎草又名球花碱草(图24)。
图24 异型莎草学名Cyperus difformis L.科属分类莎草科,莎草属。形态特征秆丛生,扁三棱形,稍有翼,光滑,高10~80厘米。须根,淡红色。叶较小,条形,光滑或顶端稍粗糙,宽0.2~0.5厘米,常为株高的2/3,有的退化为叶鞘。叶鞘筒状、封闭,下部叶鞘黄色至褐色。长侧枝聚花序具辐射枝1~5个,花序下有叶状苞片2~3枚,常较花序长。小穗数目多,在枝头密集聚成头状球形,直径0.5~1.5厘米,小穗披针形或条形,长0.2~0.8厘米,宽0.1厘米,具10~30朵花,鳞片两列对生,膜质,近于扁圆形,顶端圆,长不到0.1厘米,小穗轴无翅。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棱角锐,淡褐色,表面具微突起。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异型莎草为典型的水生杂草,休眠易解除,但由于部分种子未完成后熟作用,因而休眠期不整齐,最长可达2~3月。异型莎草生活周期较短,从种子到种子,一般2~3月即可完成,但由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要求较严格,当年的种子一般不会萌发。种子萌发的起点温度为15℃,但高温、变温有利于萌发。长江流域,5月上旬虽有发生,但高峰期在6~7月,以30~40℃变温状态最有利于萌发。另外,萌发需要较高的水分,在淹水及饱水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湿润及干燥均不萌发。萌发还需要光照,土表的种子易于萌发,埋土的种子只有在耕翻见光后才能萌发,在日夜光周期的条件下萌发最好。异型莎草种子较小,千粒重仅0.02克,因此可能出芽的深度仅有0.5厘米,在1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不会萌发,但深层的种子因被迫环境休眠可保持数年的发芽力。2)营养生长异型莎草生育期短,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养料和光照。在干干湿湿的田块,异型莎草株高一般不到20厘米,而在水肥充足的稻田,株高可达80~100厘米以上。异型莎草对光照较敏感,水稻夹棵或栽插前期发生的异型莎草与水稻的相对高度可达1以上,中后期发生的异型莎草则生长矮小,很少结实,对水稻不造成为害。异型莎草在高温条件下生长较好,出芽后每生长1片叶需积温约93℃,平均气温10℃时,约4天长出1叶,平均气温在25℃以上,每1~2天长出1叶。3)开花结实异型莎草开花结实对光周期不敏感,从6月到10月均可开花结实,生活周期较短。据江苏北部定点观察,水稻栽插后2天出苗,5天进入盛期、10天进入高峰;3叶后开始分蘖,5叶进入分蘖盛期,单株分蘖8.6个,生育期为71天;每个花序结籽平均6969粒,借风、水传播,落入表土层中。
分布与为害异型莎草分布全国,尤以低洼保水的田块发生较多。由于生长期短,生长迅速。发生严重的田块往往高出水稻,构成单一群落,造成减产。
莎草科植物有哪些
莎草,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植物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多生长在潮湿处或沼泽地。你知道常见的莎草科植物有哪些吗?
1.球穗莎草
秆三棱形,叶状苞片3至多枚,长于花序。小穗密集成椭圆形的穗状花序,小穗条形赤褐色,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狭翅;鳞片卵状长圆形,膜质,先端钝。小坚果三棱形,有网纹。生水田及湿地。为主要杂草。
2.异型莎草
秆直立,丛生。叶条形,短于秆,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小穗披针形或条形,密集成头状。小穗轴无翅;鳞片边缘膜质,白色,中部红棕色。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有三棱,淡黄色。生于农田及湿地。为稻田主要常见杂草。
3.头状穗莎草
秆三棱形。叶长条形,叶鞘红褐色。叶状苞片,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小穗密集成椭圆形的穗状花序,圆形膜质先端钝。小坚果,三棱形,有网纹。生于稻田及湿地。为稻田主要常见杂草。水浇地的菜田及果园也常见为害。
4.水莎草
多年生草本。秆散生,扁三棱形。叶条状,叶状苞片较花序长。长侧枝聚伞花序复生,小穗条形,穗轴具透明的翅。小坚果椭圆形,棕色。生于稻田、水沟边。为稻田主要常见杂草。
5.黄颖莎草
秆丛生。叶条形,短于秆。叶鞘红棕色,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穗状花序,小穗多数,条状披针形。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狭边。鳞片黄色,膜质,先端凸尖短,背部具龙骨状突起。小坚果倒卵形,与鳞片近等长,表面密生微突状细点。生于湿润地。为玉米田、大豆田、菜田及果园主要常见杂草。
莎草科的植物有非常多种,无法全部进行整理,但比较常见的就是以上这些。另外莎草科植物还有:荸荠、油莎草、头状穗莎草、高山嵩草、水莎草、脚苔草、黄颖莎草、异型莎草、牛毛毡、低苔草、扁秆藨草、垂头藨草、白颖苔草、异穗苔草、水葱、风车草、纸莎草、球穗莎草、云南莎草灯等。
莎草科杂草有哪些
莎草科杂草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那么常见的莎草科杂草有哪几种呢?1、异型莎草,一般分布在全国的各地,质地比较柔软,顶端多头状花序,依靠种子繁殖,发芽的适合温度在三十到四十度之间。2、香附子,蔓延速度比较快,在十三摄氏度到四十摄氏度区间都可以发芽,是一种恶性杂草。3、萤蔺,我国的南北地区都有分布,成熟的时候呈现出黑褐色,具有光泽。4、扁秆藨草,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一般在二十摄氏度到三十摄氏度区间范围内都可以发芽。5、碎米莎草,叶基生,呈三角形排列。叶片狭条形。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耐寒、耐湿性较强,为喜湿性杂草,雨季生长迅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