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高铁新城和瓯江口哪个发展前途更好?
目前,高铁新城要发展得比瓯江口新区好,但瓯江口土地多,开发潜力大。
交通:高铁新城有铁路温州南站,还有已经运营的S1线以及规划中的地铁M3线;瓯江口也有S1S2。但离市区还是高铁新城近点。
环境:环境肯定是瓯江口要好得多,道路规划整齐,到处都是小河流小公园,瓯江口面积也比高铁新城大很多。高铁新城周边环境就比较差了,城中村,破工厂等都有,绿化也不是很赏心悦目。
医疗:医疗是瓯江口要好,有个三甲附二医,高铁新城最近的大医院在瓯海中心区,有点远,不属于高铁新城范围内。
学校:学校也是瓯江口要好,瓯江口在建小学初中包括高中大学都有很多,高铁新城目前应该就一个高铁新城实验学校。
瓯江口新区
高铁新城
温州瓯海5年后规划
2021年瓯海区紧跟节点,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将着力推动“大建大美”向“精建精美”提升。在接下去的2021年将实施城中村改造12个,完成老旧社区改造8个,建成安置房240万平方米以上,确保完成“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3000亩、垦造耕地750亩。
“十四五”时期,是瓯海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瓯海跨上千亿GDP、百万常住人口新台阶的关键时期。本纲要根据《中共温州市瓯海区委关于制定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_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我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行动。
温州自古以来有个说法叫做七山两水一分田,表达了温州平原土地面积非常少,大部分土地面积都被山体占用,还被两条江流瓯江和飞云江切割地形,只剩下最后的一分田用于建设,用地紧缺的温州严重限制了其未来发展。为解决温州用地面积少的问题,2010年启动了瓯飞填海工程项目,2012年正式获得国家海洋局的签发,该工程总共49万亩,相当于320平方公里,是温州建成区面积的1.64倍,成为全国最大一项填海工程。
瓯飞(起步区)产业规划将聚力打造三大标志性产业链:
一、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聚焦激光与光电、汽车电子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产业重点细分领域,以智能化、高端化、精密化为主要方向,带动区域内电气、卫浴等传统产业重塑,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
二、生命健康制造产业链。聚焦食品器械、医用器械和材料、生物制药产业重点细分领域,发挥区域特色产业资源优势,显著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打造生命健康制造产业链。
三、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产业链。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智能电子器件和数字经济前沿产业重点细分领域,着力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成型成势,打造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产业链。
温州哪里有轻轨?
温州还没有轻轨的建设计划,目前的轨道交通是温州S1线,是市域快轨(城市轨道交通)。
温州轨道交通S1线在潘桥、温州南站、瓯海中心区、牛山、龙霞路、世纪公园、三垟湿地、状元、浙南科技城、瑶溪、奥体中心、永中、机场、灵昆、瓯江口设站,2019年9月28日已经全线通车。
温州轨道交通S2线在乐清辅城、灵昆、机场、空港新区、金海园区、经开区、塘下、瑞安辅城设站,于2019年开工,2023年通车。
温州轨道交通S3线在温州站、梧田、温州中学、南湖、茶山、丽岙、瑞安辅城设站,部分已于去年12月份开工。
温州地铁M1线与温州地铁M2线已上报国家发改委,预计2020年6月获批,年底开建。M1线途径永嘉黄田、三江、瓯北、鹿城老城区、核心城区、温州站、南湖、大学城、茶山、温州乐园、丽岙。M2线途径仰义、鞋都、鹿城工业区、中央涂、老城区、滨江CBD、桃花岛、状元、浙南科技城、龙湾中心区、温州东站、机场。
温州地铁M3线规划中,途径温州南站,高铁新城,瓯海中心区,新桥,水心,锦绣路,市体育中心,学院路,滨江CBD,七都。二期到达乐清北白象,柳市,乐清辅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