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料银耳栽培(袋料金耳种植技术)

银耳无公害栽培综合防治有何措施?

银耳成为大众化食品,从田园到餐桌无污染,这是当今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追求。然而银耳生长与粮食、水果、蔬菜一样处在复杂的生物链中,病虫害也是不可避免的。根据绿色食品栽培的要求,在防治上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提倡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尽量采取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的无公害综合措施,确保银耳产品无污染,安全卫生。具体措施如下:

(1)生态防治

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选好场地。栽菇房(棚)要求建立在土壤干燥、空气流畅、四周空阔、较大范围内无害虫、无大气污染的地域;要远离禽畜饲养场、垃圾场、酿造工厂、生活区及医院等,从生产场地上杜绝病原菌危害。

②水质清净。水源最好是地下水,溪河水或自来水,水质清净无污染;野外菇棚内要求四周开沟,雨后不积水;出耳喷水禁用有污物的池塘水、田水、沟水。

③房棚优化。银耳室内栽培房,要有良好的通风排湿、保温、控温设备和适宜光照。门窗安装尼龙纱网。水泥地面磨光,墙壁四周刷白灰。如果利用防空洞、地道、山洞作栽培场所时,出入口处要有一段距离保持黑暗,房内安装黑光灯。野外栽培棚四周盖好防雨膜,外披茅草遮荫,棚内同样需安装黑光灯。

④合理轮作。银耳野外栽培棚的场地,应当合理轮换生产不同品种,对防治病虫害有好处。因为长期栽培一个品种,其病虫害繁殖指数和抗逆能力也随着上升和增强。如果间隔一年或两三年后,再轮换回来,在这间隔期间由于品种的变换,对此专害性病虫感到不适应,也会外逃,侵害也就减少。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包括采取植物性药物和培养动物性天敌来治虫,以及育壮菇体克制病虫害。

①植物药剂。利用有些植物本身含有杀菌驱虫的药物成分,作为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如除虫菊,是绿色植物农药的理想原料,主要含有除虫菊和灰菊素,花、茎、叶可制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合成敌杀死、速灭丁的重要原料。可将除虫菊加水煮成药液,用于喷洒耳房环境,杀灭杂菌、害虫;还可将除虫菊熬成浓液,涂粘于木板上,挂在灯光强的附近地方诱杀菇蝇、菇蚊,效果很好。此外茶籽饼也是植物农药。茶籽是油茶植物的果实,榨油后的茶籽饼气味芬芳有杀虫效果,将其磨成粉撒在纱布上,螨虫就会聚集于纱布,然后把纱布放在浓石灰水里一浸,螨虫便被杀死,连续操作多次杀螨效果可达90%以上。此外烟草、苦楝、臭椿、辣椒、大蒜、洋葱、草木灰等都可作为植物制剂农药,用于杀虫,成本低廉,又无公害。

②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一种天然存在昆虫病原细菌,可防治鳞翅目害虫、线虫和螨类等。在30℃左右时,杀虫死亡速度快,是理想的生物农药,对人畜无害。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侵染方式是内毒素通过作用,使昆虫致死,还可由消化道入侵昆虫体腔中,通过大量繁殖而引起昆虫败血致死,对环境安全。

③壮耳抑虫。所谓壮耳抑虫就是从各方面创造条件育壮银耳菌体,以强制胜,抑制病虫害。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从原料选择,培养料配比,堆制发酵,要求不含病虫,不霉变;袋料高压高温灭菌要彻底,接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培养料基质质量提高,病虫害减少,自身产生健康菇体;另方面是选择有特异性气味的菇类进行交叉轮种。如竹荪,古代称萱草,有一股特别浓香气味,蕈蚊飞虫见味即飞,不敢接近。可在较大耳棚旁栽培竹荪几平方米面积,让其子实体散出气味,驱逐蚊虫;也可作为轮换品种,使耳棚内有自然防治虫害的基础条件。

(3)物理防治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人工或器械杀灭病害的方法均系此范围。具体如下:

①特殊光线杀灭。采用紫外线灯杀菌。接种室、超净工作台、缓冲室内安装30瓦紫外线灯,每次照射25~30分钟,有效地杀灭细菌、霉菌、病菌。许多昆虫具有趋光性,在耳房(棚)内安装黑光灯,可诱杀蝼蛄、叶蝉、菇蚊、菇蝇、菇蛾。

②臭氧体杀菌。臭氧具有高效广谱消毒灭菌作用。它通过高压放电,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变成臭氧,再由风扇把臭氧吹散到空间消毒杀菌;或由气泵把臭氧注入混合水中成灭菌水剂,喷洒消毒灭菌,这是新一代消毒灭菌设备。

③隔离保护。银耳栽培房的门窗安装尼龙窗纱网来防止窗外蛾、蚊、蝇及其他昆虫飞入危害。野外塑料大棚架层栽培银耳,可用30目尼龙遮阳网遮盖,既可防虫,又可遮阳。

④人工捕杀。野外菇棚常出现蛴螬、蛞蝓等入侵危害,可直接捕捉。长耳期鼠害可采用捕鼠夹捕捉。

(4)控药防治

银耳生产中采用农药防治,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滥用或使用技术不规范,必然带来负面的效果。尤其是银耳生产周期短,出耳期使用农药喷洒在子实体上,容易部分仍然残留在耳片上,因此要认真执行《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在使用农药时,必须慎之又慎,马虎不得。实施无公害生产控药防治强调做到以下五点:

①用药原则。利用农药治虫是一种应急措施。在确实需要用药时,首先应选用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药。如8010、白僵菌、天霸等;其次选择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如农梦特、抑太保、卡死克、除虫脲、灭幼脲等;再则选用高效、广谱、低毒、残留期短的药剂,如敌百虫、福美双、百菌清、克螨特、锐劲克、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用药时期,强调在未出耳或每批耳采收结束后进行;并注意少量、局部施用,防止扩大污染。特别强调:严禁在长耳期间喷洒药剂。

②农药要求。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是已经过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的。严禁使用未取得登记和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农药,以及无厂名、无药名、无说明书的伪劣农药。

③禁控农药。严格执行农业部2002年5月24日第199号公告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④用药方法。任何农药都不得超出批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因此,首先要熟悉病虫种类,了解农药性质,按照说明书规定掌握好使用范围,防治对象、用量、用药次数等事项,不得盲目提高使用浓度。做到用药准确、适量、正确复配,交替轮换用药,防止单一长期使用一种农药,使病虫产生抗性;同时要选用相应的喷药器械。

⑤注意安全。配药时工作人员要戴好胶皮手套,禁用手拌药;配药时远离水源、居民点的安全地方;要专人看管,防止丢失或人、畜、禽误食中毒。喷药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戴好防毒口罩;打药期间不得饮酒,禁止吸烟、喝水、吃其他东西,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

袋料银耳栽培(袋料金耳种植技术)

木屑栽培银耳成本低,如何用木屑栽培银耳?

银耳又称白木耳,银耳生长过程必须和分解木银耳栽培经历了段木栽培,目前银耳产区多以棉籽壳袋式栽培为主。由过去野外段术栽培发展到室内各种代料栽培,利用锯木屑、甘蔗渣、玉米芯、棉籽壳、稻草、麦草以及废纸屑、盆、各种玻璃瓶、塑料袋等容器进行栽培银耳是白色木耳,高档营养补品,可以用人工培养基养殖,占地不多,收益很高,可以用城市落叶,绞碎后制成营养基。

银耳常常会伴随黑木耳而生,且数量逐年增多,尤以陈河乡雾露溪畔的银耳生长量大,后来被当地耳农发现其清润口感和滋补的营养价值,便开始有意识栽培银耳种植银耳的培养料,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主要原料,并配合其他辅料制成。阔叶树如杨、柳及各种果树的木屑均可用。也可将这些树的枝条切成薄片,晒干,再粉碎成粉状的木屑。

比如:乌桕、桃树、盐夫木、枫杨、相思树等等,这类材质比较疏松的树木,松树、杉树、柏树、樟树等等,因为含有芳香油、树脂等杀菌物质,不适合用来种植银耳。椴木银耳的栽培对树种要求不严苛,不含有芳香油、树脂(等杀菌物质的树基本适用。以材质疏松,边材发达,树皮厚度适中且不易脱落的树种为佳。

利用科学技术采用袋料栽培,也是一样的长出好银耳来。袋料栽培:树叶,稻草,桔杆等经过粉碎装袋经过消毒灭菌,接种培菌等一系列的管理,慢慢的长出银耳来。目前国内人工栽培使用的树木为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一百多种。以子实体入药。春秋采收,用老斑竹浸猪油制成竹刀采割,将鲜银耳以清水洗净后,晒干即成。

银耳怎么种植出来的

银耳的种植过程也很简单,但是长出来的银耳却非常有营养价值。银耳是一种腐生菌,属中温型,但耐寒力很强。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子实体在20-26℃生长最好;段木中含水量42%-47%、树皮含水量44%-50%,或木屑培养基含水量60%-65%,相对湿度80%-96%银耳生长良好;银耳是好气性真菌,适宜的酸碱度为pH5.2-5.8,银耳菌丝对纤维的分解能力很微弱,需要一种“香灰”的子囊菌帮助它分解木材,提供营养。

栽培技术 (1)菌种培养 银耳菌种培养比较特殊,需采用混和培养的方法,将银耳菌与香灰菌培养在一起。制作母种时两种菌应从同一耳木上分离,获得纯菌种后先在PDA培养基上接入银耳菌种,在25℃下培养,待斜面上形成1cm左右菌落时,接入香灰菌,共同培养,然后转入原种和栽培种。原种可用木屑、米糠、蔗糖和石膏配制培养基生产,在原种培养基内加入棒形或楔形种木,生产出栽培种。

(2)栽培方法 有段木栽培与代料栽培。段木栽培 选择树龄10-15年、直径6-10cm的阔叶树作耳木,秋季落叶后至春初萌生新芽前砍伐,截成1-1.2m长段,堆放晾晒。选早晚有阳光散射、三分阳七分阴的林间为耳堂,在气温稳定在15-18℃时开始接种,一般在清明至立夏之间,先在段木上按10cm×3cm的规格,以品字形或螺旋形打出接种穴,穴直径1-1.2cm,深1.2-1.8cm,把木屑菌种分装至每个穴中,稍加压实后盖上树皮盖,如用种木接种,放入种木后应锤紧。接种后将段木呈“井”字形堆积在树荫下或稍遮阴,堆高1.2m,堆温22-26℃之间,每7-10天翻堆1次,经40天菌发后拆堆排堂。排堂方法一般将段木呈“人”字形排放在支架上,出耳期间温度保持在20-25℃;子实体生长旺期,每日应喷水3-5次,使相对湿度能达到85%-95%,并注意耳堂内的通风透光。代料栽培 可用木屑、刨花、甘蔗渣、甜菜渣、棉子壳、花生壳等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营养成分配制培养基,装塑料袋后在袋侧开长2cm、深1.5cm的接种穴4-8个,用氧化锌橡皮膏胶布封盖,高压灭菌后,揭开胶布接入菌种,再盖牢胶布,放在25-28℃室温下培养4天,然后转入25℃左右培养到14天当菌丝在接种孔生长成圆形生长区时,即可揭开些胶布流通空气,温度可降到23℃左右,1星期后接种孔“冒黄水”,可将室温降到20℃,每日喷水3-4次,保持相对湿度90%,生长40天即可采耳。所以它的生长周期还是很短的。也方便养职责,能够更好的操作长出更好的银耳

银耳的栽培条件,种植效益有多高

银耳也叫白木耳,它不仅是宴席上的珍品,而且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目前,在我国南北各省区都有人工种植。传统的银耳种植主要是段木法,成本高、产量低,劳动强度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较大,难以大范围推广。而袋料种植法,原料来源丰富,管理方便,技术易掌握,产量也较高,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种植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银耳单产比段木种植的提高10~12倍,生产周期也缩短了3/4。下面,我们就以我国“银耳之乡”福建省古田县的银耳种植为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银耳袋料种植技术。

一、种植季节

银耳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4~25℃,子实体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0~25℃。种植季节以春、秋两季的自然气温最为适宜,也可以采取冬季种植房加温,夏季野外搭荫棚种植,使银耳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二、培养料的配制

种植银耳的原料十分广泛,以棉籽壳最为理想,此外,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也是常用的原料。常用的培养料配方为:①棉籽壳85%,麦麸13%,石膏粉1.5%,蔗糖0.5%;②棉籽壳80%,麦麸15%,玉米粉3%;石膏粉1%,蔗糖1%;③杂木屑76%、麦麸20%、石膏粉2%、蔗糖1.3%、硫酸镁0.4%、尿素0.3%。

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种配方。配制培养料时,先把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等原料进行过筛,剔除混入的沙石、金属、木块等物质。然后将棉籽壳或木屑倒入拌料场上,堆成山形,再把麦麸从山尖均匀地往下撒开,并把石膏粉均匀地撒向四周。把上面的干料先搅拌均匀,然后把可溶性的添加物,如蔗糖、硫酸镁、尿素等溶于水中,再倒入干料中反复搅拌均匀。每100千克干料加水100~130千克,使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检测的办法是:手抓培养料握紧,如果手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滴下,这时候最为适宜。

三、装袋、灭菌、接种

1.装袋

培养料拌匀后,要及时装入塑料袋内。种植银耳用的塑料袋通常由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原料制成,半透明,柔而韧,抗寒、抗张力强,能耐100℃的高温。种植袋长55厘米左右,直径8~10厘米,袋底密封良好。

规模化种植银耳通常采用装袋机装料,每小时可以装800~1000袋。装料的方法是:把袋口张开,整袋套进装料机出料口的套筒上,双手托紧塑料袋。当培养料从套筒源源输入袋内时,右手撑住袋头往内紧压,使培养料装紧装实。当培养料装到离袋口5厘米左右的位置时,用棉纱线缠扎袋口3~4圈,再反折过来捆扎3~4圈,这样,袋口就密封好了。一般每100千克培养料,可以装长55厘米,直径8~10厘米的种植袋200袋。另外,如果是小规模种植,农户没有装袋机,也可以用手工装袋,手工装料时,一定要把培养料装紧压实。 

装料结束后,就转入打接种穴这一工序。接种穴又叫接种眼,可以用专用的打洞器或自制的钢管,在袋子正面打3~4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2厘米、深2厘米左右,接种穴之间的距离要均匀。

打完接种穴后,把边长在3厘米左右的白胶布贴在接种穴上,使胶布紧贴在袋膜上。如果封口胶布粘贴不紧,料袋灭菌时,会使水分渗透到袋内,造成胶布受湿,易侵入杂菌。 

2.灭菌

贴好胶布后,就可以进入灭菌工序了。灭菌的目的是将培养基内的有害物质杀灭,保证银耳菌种顺利地定植生长。银耳种植量大的时候,多采用常压蒸汽灭菌。常压蒸汽灭菌的设备是常压灭菌灶,它是由砖砌成长方形的灶台,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灶体的规格可以自行设计。在灶台上装配一个由钢板制成的平底锅,锅的长宽与灶台相等,高60~70厘米。在锅上安装一层木板,离锅底20厘米左右,用来叠放料袋。平底锅旁设有加水口;四周设有钢钩,用来扎紧绳索。

最好在装料后2小时内,把料袋送进常压灭菌灶的蒸仓内,进行灭菌。培养基进灶的叠袋方式,应采取一行接一行,自下而上交叉排放,上下袋形成直线,中间要留空隙,使气流自下而上畅通,蒸汽能均匀运行。叠好袋后罩紧薄膜,外面加盖帆布或麻袋,然后用绳索缚扎在灶台的钢钩上,把四周捆牢,上面压上重物,以防蒸汽冲力把罩物冲飞。灭菌时要用旺火猛攻,使蒸仓内的温度在5小时内迅速上升到100℃,并保持100℃的恒温15~18小时,中途不停火,不降温,这样灭菌才能彻底。达到灭菌要求后,就可以停火卸袋了。卸袋时,操作人员应套上棉纱手套,以防蒸汽把手烫伤。

灭菌后的料袋,要搬入发菌室内,发菌室必须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由于料袋接种后还要在发菌室内进行发菌培养,所以,为了确保发菌室密闭保温,要在发菌室的内壁四周罩上一层塑料薄膜。料袋搬进接种室内后,每层4袋,重叠成“井”字型摆放,并留有叠距,使料袋尽快散热冷却。 

3.菌种准备

从正规的菌种生产单位购买没有杂菌、生长旺盛、菌龄在7-10天左右的高纯度

野生银耳与袋装温室栽培银耳有什么区别?

袋料银耳是古田县食用菌的主栽品种,该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具有栽培原料广泛、成本低、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特点。主要是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进行室内瓶栽和袋栽。

段木银耳,就是你所说的野生银耳。银耳的段木栽培,其方法和步骤与香菇有许多相同之处。目前国内人工栽培使用的树木为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一百多种。要选择生长期已满七年于第八年砍来种耳,一年收获一季。

木耳生长在树上,那么银耳生长在那里?

银耳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台湾、湖北、海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地区。 3.银耳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目前国内人工栽培使用的树木为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一百多种。 4.培植银耳不需要很多田,一般都是大棚培植,跟蘑菇黑木耳方法类似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5304.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10月8日 上午7:51
下一篇 2022年10月8日 上午8:12

相关推荐

  • 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深水网箱养殖技术

      海洋设施养殖是海洋开发的重要手段。我国沿海简陋的普通网箱多集结在近海港湾养殖,严重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力,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单产水平较低;同时由于普通网箱抗风浪能力差,台风往往易造成网箱损坏,渔民生计常受到危害;且广袤的外海水域难以有效利用。因此,要推广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减轻近岸港湾环境压力,拓展海洋离岸集约化养殖,促进我国海水养殖的健康发展。   目前,…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16日
    00
  • 哈密瓜丰收大揭秘:专用含氨基酸水溶肥的神奇应用,你知道吗?

    哈密瓜丰收大揭秘:专用含氨基酸水溶肥的神奇应用 作为夏季水果的代表之一,哈密瓜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要想让哈密瓜生长得更加茁壮,产量更高,就需要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科学的肥料。而现在,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正逐渐成为哈密瓜种植中的“神器”。 一、含氨基酸水溶肥的介绍 含氨基酸水溶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它是由氨基酸、微量元…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30日
    00
  •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症状

      急性发病:病猪的体温上升至40.5-42℃,耳稍发紫,关节肿大,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状。   慢性发病:病猪呼吸困难,食欲降低,被毛散乱,四肢无力或跛行,最终衰竭死亡。      一、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症状   1、发病症状   (1)猪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发生在断奶前后的仔猪、青年猪身上。   (2)仔猪:多为急性发病,发病后体温升至40.5-42…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0日
    00
  • 冬春季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主要措施有哪些

      在沿海地区冬春季节的水产病害种类不多,但这些病害往往在治疗上较为困难,一旦暴发则会给生产带来毁灭性的伤害。因此了解这些病害的发生规律,采取合适的防控措施,可降低生产上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冬春季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主要措施有哪些   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多子小瓜虫的适宜繁殖水温为15℃~25℃,一般20℃以下发病较多。因此,小瓜虫对…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6日
    00
  • 2月6日南通到南京的高铁(南通到南京高铁有几趟)

    本文目录一览: 1、南通高铁到南京南站有几班车 2、南通火车站到南京火车站南站还是南京站?麻烦说的详细点 3、有谁知道南通到南京动车什么时候通车 4、火车票票价,从南通到南京各个站点的票价是多少 南通高铁到南京南站有几班车 截至2016年10月,南通高铁站为南通站,目前只通动车、普快列车,未通高铁列车。 从南通站有到南京站的火车,没有到南京南站的火车。每天2…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14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