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时,氨基酸以什么形式存在’>氨基酸Ph>pi时,氨基酸以什么形式存在
氨基酸带负电,存在于溶液中等电点:如果调节溶液的PH值使得其中的氨基酸呈电中性,我们把这个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PI.PI是氨基酸的重要常数之一,它的意义在于,物质在PI处的溶解度最小,是分离纯化物质的重要手段.等电点的计算:对于所有的R基团不解离的氨基酸而言(即解离只发生在α-羧基和α-氨基上),计算起来非常简单:PI=(PK1’+PK2’)/2若是碰到R基团也解离的,氨基酸就有了多级解离,这个公式就不好用了,比如Lys、Glu、Cys等.aa
Cys
Asp
Glu
Lys
His
ArgPK’α-羧基
1.71
2.69
2.19
2.18
1.82
2.19PK’α-氨基
8.33
9.82
9.67
8.95
9.17
9.04PK’-R-基团
10.78(-SH)
3.86(β-COOH)
4.25(γ-
COOH)
10.53(ε-NH2)
6(咪唑基)
12.48(胍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来计算:
由PK’值判断解离顺序,总是PK1’
PK2’
PK3’
…,即谁的PK’值小,谁就先解离.
按照解离顺序正确写出解离方程式:简式,注意解离基团的正确写法.
找出呈电中性的物质,其左右PK’值的平均值就是氨基酸的等电点:PI=(PK左’+PK右’)/2以Lys为例:在黑板上用简式演示等电点的测定:等电聚焦法:这是一种特殊的电泳,其载体上铺有连续的PH梯度的缓冲液,然后将氨基酸点样,只要该处的PH与氨基酸的PI不同,则氨基酸就会带电,PH值PI时,aa带-电;PH值
在不同ph值时,氨基酸的结构是怎样的??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主要以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Ph大于pI时,主要以阴离子存在。Ph小于pI时,氨基酸主要以阳离子存在。
氨基酸溶液的pH为一定值时,该种氨基酸刚好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呈电中性,此时此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当氨基酸溶液的pH大于pI时(如加入碱),这时氨基酸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若在电场中,则向正极移动。
反之,当溶液的pH小于pI时(如加入酸),这时氨基酸主要以阳离子形式存在,若在电场中,则向负极移动。
ph大于pi溶液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
ph值与pi值没有绝对的关系,所以无法确定其酸碱性。
中性氨基酸的羧基解离程度大于氨基,故其pI偏酸,pI值略小于7.0;酸性氨基酸的羧基解离程度更大,pI明显小于7.0;碱性氨基酸的氨基解离程度明显大于羧基等,故其pI大于7.0;在一定的pH条件下,氨基与羧基的解离程度相等,静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即为其等电点。
等电点是一个分子或者表面不带电荷时的pH值。是针对带电荷的物质而言,不只限于两性电解质如氨基酸和蛋白质。当然,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其等电点和它所含的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的数量比例有关。各种蛋白质因氨基酸残基组成不同,等电点也不一样。
扩展资料
当溶液在某一特定pH值的条件下,蛋白质所带 正电荷与负电荷恰好相等(总净电荷为零) 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 移动。因此利用电泳的方法可以确定蛋白质的等电点,也可以将不同带电性质和不同大 小、形状的蛋白质分子进行分离纯化。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因为没有相同电荷而互相排斥的影响,所以最不稳定,溶解度最小,极易借静电引力迅速结合成较大的聚集体,因 而沉淀析出。同时蛋白质的黏度、渗透压、膨胀性以及导电能力均为最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电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