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爆红网络,17岁喝下百草枯,网红杀鱼弟经历了什么?
如果不是喝下百草枯,大概没几个人会想起昔日的网红杀鱼弟,网红总是一阵一阵,热度一过,就无人问津,网络是把双刃剑,可以带来巨大热度受到极大关注,也能反噬网红本人,网红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运营营销生成的网红,另一类是由于特殊事件,特色特质而突然蹿红的网红,杀鱼弟就属于第二类。
杀鱼走红
在没有快手、抖音的2010年,一个《苏州最年轻杀鱼弟!绝对震撼你的视网膜神经》的帖子迅速蹿红网络,帖子里有张照片,娴熟的杀鱼技巧,抬头间犀利的眼神,让这个男孩在当年的互联网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或许是猎奇,也或许是人们喜欢看这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故事,他一下子火了,变成了人们嘴里的杀鱼弟。
为了亲眼目睹这个小网红杀鱼,当时越来越多人光顾他家店。杀鱼弟的家人,干脆把店名都改成了“杀鱼弟”水产,妄图用他的名气来圈住更多客人。
杀鱼弟是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家中兄弟姐妹6个。身为长子的他,从小懂事。爸妈来苏州打工开鱼摊,他就跟在旁边打下手,乖得让人心疼。走红之后,有人惊叹于杀鱼弟小小年纪就担起家庭重担的不易,也有人质疑他的父母:为什不让他去学校读书?
走红给杀鱼弟的父母带去了舆论压力,也带来了爱心捐赠,很快,杀鱼弟便到学校读书去了。如果故事能在这儿画上句点,这无疑是个圆满的结局。
可叹的是,8年后杀鱼弟以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因为他在不知道价格调整的情况下,每斤鱼多收了邻居2毛钱。就因为这两毛钱的差价,爸爸骂他,妈妈骂他,邻居也骂他。,他一气之下服下了百草枯,被送去医院抢救。所幸的是危险期已经过去,命应该是保住了。
家庭环境
杀鱼弟的父亲在儿子有热度时,干脆给水产店改了名叫杀鱼弟水产。爆红网络之后,迫于舆论压力,小孟被送到学校。但从未上过学的他底子太差,跟不上学校进度,所以每每名落孙山。
然而,父母不但不安慰他,反而在他回家后大泼冷水:“读不来书就不要读了!过来店里帮忙!读书有什么用?只有干活挣钱才是真的。给我回来杀鱼!”杀鱼弟的父亲一直觉得,读书并没有什么用,
可这样想的爸妈,不知道的是,读书或许不能让一个人一夜间乌鸦变凤凰,但是一定会提升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给他的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小孟辍学了,他回到了父亲店里帮忙杀鱼,但一波又一波的网红涌现,“杀鱼弟”这个名字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一时红火的生意又再度冷清了下来。
生意差了,父母心情自然不好,对孩子动辄打骂。最严重的一次打到了小孟的眼睛,差点摘除眼球。一个果往往有许多的因组成,语言暴力,家暴慢慢压垮了杀鱼弟的心理防线。
在许多家长的眼中教育似乎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后盾,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良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即使有所偏差,孩子仍能正常的成长,如果家庭教育出现偏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即使再给力,孩子的成长仍旧会有很多问题和困难。
父母的无知让儿女孤独,父母的不通情理让儿女绝望。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是谁的挣钱工具,更不是谁发泄情绪的沙包!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百草枯的毒性这么强,喝一口就必死无疑?
导语:为什么百草枯的毒性这么强,喝一口就必死无疑?可算是涨知识了
农村种植农作物或者农村的公里路边都经常会长杂草,因此很多农村人的家里都会备有百草枯,这是一种灭草能力很强的一种农药。而以前,很多农村人自杀的时候,也会选择和百草枯的方式。因为相传百草枯只要喝上一口就没办法救回来了,因此那些被逼到绝望的人就会选择喝上一些百草枯来了解自己的生命。那么这个传言到底可信不可信呢?如果是真的,为什么百草枯的毒性会这么强呢?
其实很多农药喝下肚以后,只要在安全时间内去洗胃就会没事的。但是百草枯不同,因为当百草枯进入人体内部后,人的肺部会主动将摄入百草枯,并且将其储存在肺泡细胞中。NADP依附的单电子会和百草枯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就生成自由基。而自由基在遇到氧分子后,就会发生发应,最终生成百草枯的阳离子和活性超氧化物阴离子。而活性超氧化物阴离子在遇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时候,两者会发生反应生成氧化氢。
而人喝下百草枯后,没办法救活就是因为氧化氢的生成。因为氧化氢会对我们人体内的肺泡细胞进行破坏,而当肺泡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的时候,会引发肺泡炎。最终整个肺泡细胞都会被破坏殆尽。
而百草枯除了对肺部影响外,也会影响其他的器官,例如肾脏,进而再次影响到肺部。到了肺部出现纤维化的时候,只需再过一周的时间,人就会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过了两周后,呼吸困难程度达到最困难的程度,并且人就会在这个过程中窒息而亡。
之所以说百草枯是喝了一口就救不回来是因为现在的医疗水平虽然很高了,但是仍然没有可以医治百草枯的方法和药物。只有一些药物可以缓解病人发作的时间,也能够缓解一些痛苦。但是根本没办法拯救病人。因此虽然有人会去尝试服用这些药物,但是最终依然会被折磨致死,而且痛苦的时间还延长了不少。
所以,如果你家里有百草枯的话,一定要注意了。平时使用的时候,最好带上口罩。不然如果不小心进入体内的话,那么就要跟世界说再见了。好了,各位看官,你们觉得还有比百草枯更厉害的农药吗?留下你的观点,在评论区跟大家讨论一下吧
图片来自网络
百草枯长什么样?
百草枯又叫对草快,商品名有克芜踪、天除、百朵、对草荒等,它是触杀性灭生除草剂。具有如下特点:
(1)见植物的绿色部分就杀,不分杂草和庄家,统统一扫光。
(2)杀草速度很快,叶片着药后2~3小时就开始变色发黄,3~4天内可将绿色部分破坏,全株干枯而死。
(3)除草效力与天气有关。晴天药效来得快,施药后24小时杂草即开始枯萎;阴天药效来得慢些,但杂草有更多的时间吸收药效,除草更彻底。
(4)无内吸传导作用,叶片吸收的药剂不能传导到根部和地下茎,因而对多年生杂草只能杀伤地上绿色部分,对地下部分无杀伤作用。
(5)药剂落到土壤里很快失效,因而施药后很短时间就可种植作物。
(6)由于不杀伤多年生杂草的地下根、茎,在丘陵山区的果、渠道、场院等非耕地,以及作物播前除草,其具体用法如下:
①果、林、茶、桑及场院除草,在杂草15厘米高以下,亩用20%水剂150~250毫升,对水喷雾,对水量要能喷湿所有杂草。百草枯对绿色树皮有杀伤作用,应在株、行间定向喷雾。
②田埂、道路及渠道除草,在杂草15厘米以下,用20%水剂200倍液喷湿杂草。在田埂喷雾时要防止雾滴伤害田中禾苗。
③少耕田除草,在前茬收割后,后茬播种、栽植前,亩用20%水剂100~150毫升,对水喷雾杂草茎叶。
白草菇是什么样的?要图片
不是白草菇应该是百草枯,一种农药
百草枯,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死。对非绿色组织没有作用。在土壤中迅速与土壤结合而钝化,对植物根部及多年生地下茎及宿根无效。
但百草枯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解毒药,口服中毒死亡率可达90%以上,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中等毒性。但是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药,口服中毒死亡率可达90%以上!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
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150毫克/公斤,家兔急性经皮LD50为204毫克/公斤,对家禽、鱼、蜜蜂低毒。对眼睛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指甲、皮肤溃烂等;口服3克即可导致系统性中毒,并导致肝、肾等多器官衰竭,肺部纤维化(不可逆)和呼吸衰竭。因中毒前期治疗黄金期内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诊或忽视病情.我国自2014年7月1日起,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停止生产;但保留母药生产企业水剂出口境外使用登记、允许专供出口生产,2014年7月1日停止水剂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以下是百草枯图片:
都说谋杀喜用毒药,到底又是什么毒?
这两天,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新闻中,恐怕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发生在吉隆坡机场的那件命案了。由于死者金正男与神秘国度朝鲜之间的特殊关系,也许很多扑朔迷离的细节永远都不会大白于天下,但还是止不住令人浮想联翩,比如,为什么间谍刺杀选择了用毒,又是什么毒会如此高效?
在众多的谋杀手段中,用毒一直都是最具威慑力的一种方式,因为这种办法可以忽略体力上的差距,哪怕你是世界武打冠军,中了毒也一样逃脱不了武大的下场。同时,这种谋杀方式往往极为阴险,躲在暗处便害人于无形,给案件侦破带来不小的麻烦,所以投毒案往往也能令人格外关注,尤其是案情还发生在以“高智商”为标签的一些著名学府时。作为高智商与黑暗面的代表职业,间谍喜用毒药,实在是再正常不过——当然,这也是因为随身带着毒,暴露时也能快速做个了断,这几年荧屏流行的谍战剧可没少用这个桥段。
不过,说到用什么毒,这个话题可就众说纷纭了。
图片来自网络
氰化物:现代版的“一日丧命散”
在著名的无限连载动漫《名侦探柯南》中,但凡是出现投毒谋杀案,嫌疑犯几乎都不谋而合地选择了鼎鼎大名的氰化物。尽管这看起来有些偷懒,但不得不说作者的设计是合理的。作为一种神经毒剂,氰化物具有毒发迅速的显著特征,几分钟即可致人休克,并且几乎无药可医——关键是氰化物进入血液后便会迅速让血红细胞停止工作,实在来不及让灵丹妙药发挥作用。因此,尽管氰化物的半数致死量不算很低,通常需要0.5克以上的量可确保致人死亡,但它绝对可以被称作是现代版的“一日丧命散”,拔得毒药榜头筹。
所幸的是,氰化物威名太响,早已被层层把控,比方说高校或研究所需要用氰化物做实验,那么必定要求同时两个人取料,两个人投料,残余多少药品也得如数回收,严防死守不允许有一点氰化物流出。至于会用到氰化物的企业,那更是被监管的重点对象——当然,用氰化物最多的莫过于黄金冶炼行业,就算不用这原料也免不了被监管。因此,通常情况下,要想能够拥有这种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常备良药,还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对于间谍而言,拥有此法宝必不在话下,因此当金正男事件一爆发,便有说法认为是死于山埃,也就是氰化钾。
图片来自网络
琥珀胆碱:常被用来偷狗的毒药
别看氰化物这么难获取,我们生活中倒还有些人削尖了脑袋并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搜寻,为的是将它们灌到飞镖里偷狗。
近年来,毒镖偷狗可以说已成为一种公害,误伤人类致死的案件屡有发生,偷狗不成故意射伤人群的事件也不罕见。如此大量的毒液流入市场,难道我们的氰化物拦阻机制形同虚设了吗?
实际上,近些年常被用来偷狗的毒药是一类叫做琥珀胆碱的物质,它比氰化物的毒性更高,0.1克左右即可致死,毒发速度也不亚于氰化物。在进入人体之后,它快速让骨骼肌肉缴械投降,身体于是开始僵硬,麻醉的效果导致呼吸都会终止。由于临床上琥珀胆碱真的是一种良药,所以还无法从源头阻隔这种物质的生产,彻底遏制这种毒剂的扩散。同时,由于它的被监管力度远小于氰化物,如今已经蔓延成一股毒药界的邪恶势力。
图片来自网络
百草枯:令人闻风丧胆的“毒犯”
有速效毒,当然就有慢性毒,我们日常生活中还真不能太小看这些杀手的存在。近些年来江湖上还有个刺客须得引起我们注意,那就是商业名为“百草枯”的一种农药。
农药有毒,是过去老一辈人的传统认识,因为一时想不开便喝药寻死觅活的也大有人在。很多传统农药都是有机磷化合物,这类物质多数都自带剧毒性,不过所幸的是,大多数农药见效不快,都可以通过洗胃的方式救治,很多喝过农药的人,他们最后又都活下来了。
又不知从何开始,不少人觉得,农药如果是杀虫的,肯定对人危害大,如果是除草的,其实就没什么事。别的不说,这几年因为和转基因有关联而名彻全球的草甘膦,毒性其实就很低。这种说法其实毫无道理,同为除草剂,百草枯就是完全不同的性格,它的狡诈程度甚至远高于那些除虫的农药。当人喝下一点百草枯,自以为洗过胃就可以万事大吉的时候,它才开始慢悠悠地发挥作用,一点点地激发出过氧离子,侵蚀着体内的各种器官,尤其是主管呼吸的肺部,而代谢系统却拿它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它把身体掏空,整个过程可以持续数天乃至数十天,中毒者的痛苦不言而喻。也许,只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才会让谋杀者用上这个武器吧。
由于百草枯的这一恶劣脾气,全球很多国家都已经把它拉入了黑名单,我国也在去年最终关闭了百草枯生产、流通、配制的所有渠道,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毒犯”或许再也不能危害人间了。
图片来自网络
若皮肤不小心接触到了有毒物质,怎么办?
或许说到这里,我们会想一个问题,对于有毒的东西,能够做到不吸入、不喝下,小心躲开那些藏在草丛中的弓弩针镖,是不是就不会中毒了?如果这么想,那就实在太幼稚了,因为多数毒药还有一项独门秘籍——经皮肤吸收。
尽管这个过程比直接吸入或吞服要缓慢,但的确很多谋杀案也选择了这种投毒方式,通过反复在内衣物上喷毒实现目的,毕竟这样的隐蔽程度需要一副火眼金睛才能察觉。
远的不说,几年前发生在山东的那场“夺命快递”,至今还令不少人闻之色变,而那个案子的凶手叫“氟乙酸甲酯”。不过,它如果会说话一定会申冤,举报它背后那个唤做“监管不力”的主谋。
当然,对于间谍而言,这种方法往往不能确保目标当场死亡,也就不会作为首选。可是毒剂的这一特征倒是给我们自己提了个醒,如果皮肤接触到了有毒物质,千万别大意,立即清洗干净然后就医,这才是最妥当的办法。
由于生产作业及医疗等领域的缘由,剧毒物质恐怕永远都是我们如影随形的伙伴,我们也在建立各种防火墙试图管住它们,无论是预防性的规章法律还是善后性的医治方案,但即便如此,总还有一些意外会发生,大多数人或许都没有那么大的政治价值引来间谍们的青睐,平时也不至于那么不幸遇上投毒的恶人,但多一些对毒物的防范,多一些自救的意识,恐怕才是对金正男同志的牺牲最好的慰藉。
编辑:纪阿黎
(专家:孙亚飞,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科普作者,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百草枯究竟有多可怕?为何误食一口必死无疑?
百草枯(Paraquat)又称克无踪,克芜踪,对草快,巴拉利,在中国台湾称巴拉刈。化学名称N,N’-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和二硫酸甲酯,化学式是(C12H14N2),以二价阳离子形式存在,该产品有二氯化物和双硫酸甲酯盐两种,化学上属联吡啶杂环化合物。原为无色无味液体,为防止意外误服,在生产时常加入警戒色、臭味剂和催吐剂,从而外观为绿、蓝色水溶性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不易燃,不易爆。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死。对非绿色组织没有作用。接触土壤后较快失去杀草活性,无残留,不会损害植物根部,也不污染环境。不腐蚀金属药械,25℃时贮存稳定性2年以上。属于中等毒类,大鼠经口LD50二氯化物为155-203 mg/kg,双硫酸甲酯盐为320 mg/kg,对家禽、鱼、蜜蜂低毒。但对人毒性却极高,且无特效解毒药,成人致死量20%水溶液约为5-15 mL(1~3 g)或40 mg/kg左右,皮肤长期暴露百草枯溶液中也可致死。它是人类急性中毒死亡率最高的除草剂。百草枯中毒后存活的患者中,体内3 h血药浓度最高的为2.64 μg/mL。所有血药浓度超过3.44 μg/mL者均死亡 。传统方法通过将金属钠溶于液氨中,得到带有自由电子的钠离子溶液,再与吡啶及溶剂于-20~-30℃下二聚反应制得离子态的4,4‘-四氢联吡啶二钠,然后于-20~-30℃经空气氧化制得联吡啶,最后用水将联吡啶稀释,在压力下与氯甲烷反应制得百草枯 。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