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麻竹和毛竹的区别)

麻竹的病虫很多,应该怎样有效防治呢?

麻竹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但也不能忽视病虫害的防治,生产上要以预防为主。麻竹的主要病害是竹煤病。病后叶片上覆盖一层烟煤粉,影响竹子的光合作用和呼吸功能,从而削弱竹子的生长。

我们可以在5-6月份配制多菌灵800倍液,无论是幼林还是成熟林,最好喷洒一次进行预防。高压喷雾器可用于喷雾设施,普通喷雾器使用高压喷嘴。麻竹的害虫主要是竹象甲、竹蚜虫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竹象和地老虎主要吃竹笋或竹条。我们可以配制3000倍的除虫菊素稀释液,每年4、5月左右倒竹丛根部进行预防。每块可以倒一公斤。竹蚜虫主要危害竹叶。为了防止竹蚜虫,可以用1500倍的双嘧达莫溶液喷洒竹叶。最好在5月份的幼林和成林中防止喷洒一次。根据竹林的生长情况,综合考虑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如果病虫害少,竹林生长好,就有可能在不施用化学物质的情况下生产更多的天然竹产品。以上介绍了麻竹林的经营和保护,这里我们也强调一点:麻竹根系发达,其须根系统会无限期延长数年,因此会影响到全球其他种植区域。

如果麻竹地离其他种植区较近,则需要在麻竹地周围开一至两米深的沟渠,切断麻竹对其他种植区的养分竞争,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冬季,适当的开荒和挖掘会破坏竹象甲的土室。这种昆虫的成虫在早上或晚上被人工捕捉,并立即杀死。杀死幼虫。当发现竹笋枯萎变黄,竹笋变软时,可以用尖刀将竹笋切开杀死。竹蛀虫,又称竹苞虫、竹叶卷叶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大规模发生时竹叶可被吃光,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来年竹笋少。成年人每年产生一代,趋光性强。它们在交配和产卵前需要吮吸花蜜来补充营养。它们在6月中下旬吃竹叶,7月中下旬成熟,冬天在竹条附近的松土里结茧过冬。冬季结合开垦和松土消灭越冬幼虫。5月底成虫羽化期间,可利用黑光进行诱捕和捕杀。

麻竹(麻竹和毛竹的区别)

麻竹什么意思

     麻竹(学名: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别名大头竹、甜竹、吊丝甜竹、青甜竹、大叶乌竹、马竹等。

      麻竹可高达20~25米,直径15~30厘米,节间长30-50cm,幼秆表面被白粉,节微隆起,秆基数节于节下具黄棕色毯毛状毛环,并于秆环上具根点。箨鞘呈圆口铲状,顶端两肩广圆,鞘口甚窄,背面被易落之稀疏棕色刺毛;箨耳微弱,线形外翻,鞘口遂毛稀少;箨舌高2-4mm,边缘细齿状;箨叶翻转,卵状披针形。叶片大型,长18-30cm,宽4-8cm。笋期7-9月。笋味鲜美,为优良笋用竹种,竹秆可扎排,作水管及建筑用材。它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台湾等地。

麻竹怎么种植高产?

麻竹是长江流域及南方栽培最广的竹种,笋味甜美,易加工,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在麻竹栽培上,易种易管,适应性强,刚栽前两年生长较慢,从第三年后进入快速生长期,而且病虫害极少。若要实现高产,主要做好选苗、选地、灌溉、除草施肥及留笋养笋工作。

1、选竹种

要选择1年生没抽过笋的苗,竹子头部两侧有笋母4-6个,而且根系发达的健壮无病虫害的竹种。挖种要保护好竹子,将尾竹截去,注意最后一节的长度要适宜。

2、选地

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林地,还要考虑交通方便。

3、栽种

一般在4月份种植,每亩种植50-70株为宜。栽种时要将竹头部根茎两侧的笋母放置在竹种两边,不能朝上或朝下,避免生长受阻。麻竹不能种太深,栽后回土覆盖竹头就好,浇好定植水。

4、水肥管理

新栽竹苗,根蔸受损伤,吸水吸肥能力弱,不适合施肥,要注意开沟排水,避免积水影响竹苗成活,在秋冬季遇旱,要适时灌溉。麻竹栽后,每年在12月底至翌年2月,施用草木灰、土杂肥等作基肥,在麻竹出笋初期、盛期可追施氮磷钾复混肥,促进竹笋生长,提高产。

5、除草

新栽竹林要松土除草1-2次,一般在5-6月、7-8月进行,可将结合松土将杂草覆盖在竹蔸附近,能起到培土的效果。

6、采笋养笋

栽种前两年不宜采笋,第3年可开始采收。麻竹每年5-10月陆续出笋,每隔4-5天可采收一批,采笋时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保障竹笋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采收时要避免损失小笋目,采后注意用泥土覆盖笋蔸,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其上部的笋目还会萌发新的竹笋。

科学的采笋方法是先用小锄头刨开竹笋周围的泥土,再用专用切笋刀,选准在笋块顶叶相反方向的缩节部位切下取笋。

合理养笋是重要的技术措施,施竹林产量形成的内因。竹苗栽植造林成活后,在首批出土的竹笋中,选留健壮的竹笋1-2株抚育成竹。第二年在新笋中各选留1-2株培育成新竹,这样每丛竹中就有新竹7-8株,第三、四、五年只割笋,不留母竹,第六年除割笋外,每丛选留新母竹3-4株,并在冬季砍除3-4株老的母竹,如此周而复始。

7、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麻竹病虫害有竹象鼻虫、竹螟、竹蚜虫、竹煤病等,根据病虫害发生轻重程度,合理选择高效、低毒的药剂防治。

麻竹种植与管理技术是什么?

一、竹苗栽植技术

1、麻竹苗的栽植时间:麻竹一般在3~4月发叶,6~9月发笋,栽苗造林最好在1~3月竹子“休眠”期进行。不过,在不同地区,由于温度、降水的季节性分配不同,则造林时间也不一样。如春季降雨充沛,无春旱的地区,1~3月份均可栽植。

如有明显春旱,但有充足水源灌溉或灌水条件好的,在1~3月份内任选时间栽培;而既有春旱,又不能较好的灌溉的,应在春旱及将结束,春季较大雨量的降雨期及将来临前栽植为好。竹苗栽种后就能很快满足体内的水分动态平衡。确保造林成活率提高的重要一环,并有利于当年发笋长竹。

2、竹苗的选购与处理 竹苗应从正规公司购买,较大数量购苗时,应先前往苗地考察、签订相关合同。要按先整地改土,后栽苗的程序,衔节调运苗木时间。应随挖、随运、随栽。如一时不能栽完,应放在阴凉避风处“假植”,或用稻草打湿后覆盖,定时浇些水。

远距离运输需打泥浆保湿包装运输,防止根芽干枯。在运输途中或上下车时要注意保护竹苗不受损伤。在栽植前,用锋利快刀把竹头伤口削平,除光竹头笋壳,用浓泥浆(泥浆里加入适量浓度生根粉更好,生根粉的包装袋上有使用说明,按说明操作)浆根备栽。

3、栽植方法:由于麻竹的地下茎有节间缩短的特点,在土壤中不作长距离的蔓延生长。栽苗时在整 翻好的土壤上或栽植穴上面需开穴栽植,穴的空间处理很重要,要求每穴(每丛)用腐熟堆肥、厩杂肥15~25千克,与表土拌匀垫底,浇足底水,然后将竹苗直立栽植于穴内,分层对竹蔸盖土。

竹蔸部覆土时要使细土与之紧密结合,适当提苗,再覆第二次表土踏实,然后再覆心土,直至穴面成弧形,以免穴内积水,弧形高度仅高于竹苗秆基3~5厘米,栽植深度以刚露出竹枝的一个节为准。注意回土以压实为度,不能用锄头捶打覆土。

栽后灌足定根水;栽苗后,可用地膜或稿杆覆盖,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发新根;覆盖后若发现土壤干燥或遇持续晴天,应揭膜灌水后再覆盖上地膜。当气温回升,夏季到来时揭去所盖地膜。竹苗成活走新根后才能按要求施肥,未成活或半成活时不宜施肥。

二、管理技术

1、灌溉

林地土壤的水分状况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新栽的竹苗,经过挖、运与栽植,根蔸受到损伤,吸收水分能力降低。若土壤水分不足,竹苗会因失水而枯死;相反,若因林地排水不良,基至栽植穴积水,根蔸不能正常呼吸代谢,会腐烂死亡。

所以造林第一年初,如遇久旱不雨(7~10天),土壤干燥时,则必须及时灌溉;而当久雨不晴,林地积水或遭冲刷时,又须及时培土和做好排水工作。灌溉时可以开挖水平沟引水自流灌溉,灌水量以土壤湿润为度;排水可在林地周围开排水沟,也可在林中挖排水沟引出。

2、松土除草

新造竹林,在林枝郁闭前,每年要松土除草1~2次。第一次在5~6月,这时杂草幼嫩,易腐烂;第二次在7~8月。稀植林栽后的1~3年可以间作豆科作物,若有间种则结合抚育农作物进行。同时,注意结合松土除草进行壅垛压青,把杂草铲除后堆在竹蔸附近,也有培土的效果。这样有利于竹笋生长,可提高产量。

3、施肥

每年3次。第一次称春肥(基肥),3月中下旬扒土暴晒后进行,促进笋目萌发,增加竹丛产笋量。常用的春肥有人粪尿、猪栏肥、牛粪、饼肥等。一般每丛施人粪尿、猪栏肥或牛粪25~50千克,或腐熟的饼肥7~10千克,亦可施塘泥或堆肥150~200千克。

肥料施入已扒开土的竹丛周围,施后随即盖土。第二三次施肥(追肥),应在竹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6~8月)进行,促进竹笋生长,提高其产量。追肥以速效化肥为主,每丛每次可施入氮磷钾混合肥料(5:1:2)1~1.5千克,或尿素、硫酸铵等化肥0.5~1千克。

先在竹丛四周开沟,将化肥均匀地撒入土内,或用水将化肥稀释后浇灌,施后随即盖土。要注意防止肥料直接接触嫩笋,以免引起竹笋萎缩死亡。

4、培土

未出土的竹笋,笋箨黄褐色,笋质细白脆嫩、味鲜。竹笋出土受光后,笋箨变绿或暗褐,竹笋老化,笋质降低。因此,在竹笋尚未出土前,用细碎的潮土培土,可避免竹笋的笋箨见光变色,防止老化,提高竹笋质量。通过培土,还可培育大笋,提高产量,培土厚度一般为15~30厘米。

5、扒晒

扒土是让竹蔸上的笋目露出土面,暴见阳光,以便提高温度,刺激和促进笋目萌发,同时也便于施肥。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用锄头自外向内将竹丛四周的土扒开,使笋目露出土外,但应注意不要损伤笋目。然后结合施肥ā覆土填回土壤。

6、割笋

割笋应掌握日期,割笋过早,笋体过嫩,产量低;过迟,则笋体老化,品质差。一般出笋初期和末期气温较低,竹笋生长缓慢,可每隔5~6天割1次,出笋盛期,气温高,生长快,笋质容易老化,每隔3~4天割1次。

割笋时,先扒开竹笋四周的泥土,用割笋刀从笋蔸上部切下割断,采割时切勿损伤附近笋目,割后必须用泥土覆盖已割笋的笋蔸,如肥水充足,其上部的笋目还会萌发出竹笋。结合割笋覆土,在竹丛四周松土除草。

7、留笋养竹

采笋与留养母竹是重要的技术关键,因为竹林是异龄林,合理的年龄结构及每丛保留合理的立竹数量甚为关键,可以视为竹林产量形成的内因。母竹留养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养竹方法

第一年,竹苗栽植造林成活后,在首批出土的竹笋中,选留健壮的竹笋1~2株抚育成竹。新竹长成后,在冬季来临前可砍去1/5~1/4的竹梢,以减少蒸腾,提高抗寒力,促使来年多发笋。关键是不能在中后期出的笋中去“留母”,也就是说,中后期笋可以全部挖食。

第二年,把所有出土的竹笋全部挖食,本年度每丛可产竹笋5~10千克。

第三年,将早晚期笋全部挖食,只在第一支派、第二支派的盛期笋中选留2~3株母株。如果初期选留母竹多了会过多消耗竹丛养分,影响当年竹笋产量;而晚期发的笋,往往成竹质量差,而且此时选留母竹到冬季梢部尚未老化,易受冻害。

第四年,同第三年一样留养母竹,至年底,每丛留存母竹(1~4年生竹)7~8株。此时竹林已开始进入郁闭成林,每丛产笋20千克左右。

第五年,可把所有出土的竹笋全部挖食。

第六年,除首批笋选留2株外,可将全部出笋挖食,并于年底把第一年留养的母竹与栽植的母竹砍去。以后每隔5年进行一次。

第七、八、九年就只采笋,不留母竹。

第十年除采笋外,每丛选留新母竹3~4株,并于冬季将第三年留养的母竹砍除。

总之,麻竹的经营管理,以每丛母竹保持在7~8株左右为好。造林成活后留好母竹,每年都可采笋。每隔4~5年疏伐一次,而疏伐当年又留母一次。最好在8~10年时挖老竹蔸一次,以放宽地下空间,有利于林地持续利用。

第二种留养母竹的方法

在第1~2年“留母”,即第一年的首批笋选留2~3株。

第二年在头年留的新竹上长出新笋,又各选留1~2株培育成新竹。这样每丛竹中就有新竹7~8株。

第三、四、五年只割笋,不留母竹。

第六年除割笋外,每丛选留新母竹3~4株,并在冬季砍除3~4株老的母竹。

第七、八、九年同第三、四、五年。

第十年同第六年,并将第一、二年留母的老竹蔸挖除。

如此周而复始。由于笋用林每年要从林地里采笋,带走大量有机物质,因此,为了确保稳产高产,必须补充养分。要求每年每公顷追施有机肥37500千克;并配合施用化肥,以氮、磷肥为主,每年每公顷225千克,可分期施肥。

麻竹栽培病虫害防治

1、竹象鼻虫:竹象鼻虫的幼虫蛀食竹笋,使竹笋内部霉烂,继而死亡。成虫每年发生一代,于土室中越冬,次年5月开始出土活动,6~7月活动盛期。成虫有假死现象,不善于飞翔,在笋体上啃咬笋箨纤维堵塞槽口。卵约经1周孵化为幼虫并蛀入笋体取食,被害幼笋则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冬季结合林地垦复翻土,适当深挖,破坏竹象鼻虫的土室。在清晨或黄昏人工捕捉该虫的成虫,立即杀死。捕杀幼虫。当发现笋尖枯萎发黄,笋体变软,则被虫害的可能性极大,可用利刀切开捕杀。

2、竹螟:竹螟又称竹苞虫、竹卷叶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大模发生时竹叶可被吃光,影响光合作用,使来年出笋很少。成虫每年发生一代,有趋光性,在交尾产卵前需吸食花蜜补充营养,6月中下旬取食竹叶,7月中下旬老熟,到冬季在竹蔸附近疏松土中做茧越冬

防治方法:冬季结合垦复松土,消灭越冬幼虫。在6月下旬发现幼虫卷叶时,可喷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毒杀。5月底成虫出现期间,可用黑光灯诱杀。虫口密度大时,可在林中放“721”烟雾剂熏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2877.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9月29日 下午8:32
下一篇 2022年9月29日 下午8:45

相关推荐

  • 一图就能看懂如何盆栽种番茄

      台长会这样回答你的:   番茄其实是隐藏在地球的万能植物,   你可以当她是水果吃,   也可以当她是蔬菜吃。   好吧,既然番茄那么可爱,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种植番茄很简单,   既然种在阳台上,   第一步:播种   选用撒播法,花盆覆土约1厘米,20~25℃时约3~5天发芽。      第二步:选苗   真叶7~8片,茎粗壮,结实。  …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9日
    00
  • 小龙虾季节几月到几月为什么说龙虾养殖10有9亏

      再过几天,我国各地的小龙虾就上市了,届时各地小龙虾特色美食也会逐步上线,但由于小龙虾全年都有,要吃到当季小龙虾就要等到小龙虾的上市季节,那小龙虾季节几月到几月为什么说龙虾养殖10有9亏   一、小龙虾介绍:   1.小龙虾吃什么   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在野外自然环境下,会吃有机物碎屑、着生藻、丝状藻,以及水生植物的根、叶、碎片,例如,马来眼子菜、绿萍…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2日
    00
  • 废电池中的黑色糊状物做化肥 废电池里的白糊能起痣吗

    干电池里面黑黑的粉末干什么用的 导电用。 粉末是电解液的结晶,普通碳性电池的就是氯化铵、氯化锌的混合物,碱性电池就是氢氧化钾。以上的物质用手接触后一定要用大量的清水进行清洗。 干电池(Drycell)是一种以糊状电解液来产生直流电的化学电池(湿电池则为使用液态电解液的化学电池),大致上分为一次电池及二次电池两种,是日常生活之中为普遍使用,以及轻便的电池。 扩…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8日
    00
  • 秸秆(秸秆燃料颗粒机)

    秸秆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秸秆 1、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2、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

    肥料资讯 2022年11月11日
    00
  • 钾肥进口涨价 进口钾肥价格行情

    夏季用肥需求虽减少,但6月化肥价格为何仍面临新一轮“涨价潮”? 因为现在受到疫情的影响,导致很多复合肥料的公司制造的成本都在上涨,所以有机肥料的价格也有可能会持续上涨。 国际钾肥价格形成机制?全球前五大国家/地区钾肥出口量占比超80% 目前,全球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地。2021年,全球钾肥产量最大的是加拿大,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超过30…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8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