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蛙的突变氨基酸(箭毒蛙毒性成分)

为什么有的动物可以产生毒液,但是当毒液进入肚子里,就变成了蛋白质?

不是说当毒液进入肚子里,就变成了蛋白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毒液其实是一种酶,酶就是蛋白质,氨基酸和多肽是组成蛋白质的成分,人的胃可以分解蛋白质,所以说,毒液被吃下去就被胃液分解。

许多种动物通过产生主液或毒素来反击猎食者的进攻或捕食猎物。喷毒眼镜蛇能把毒汁射到3米以外的敌人的眼睛里,让中毒的敌人或毫无防备的过路者失明,并因剧痛而倒地,眼镜蛇乘机逃走。动物的毒液和毒素是复杂的化学物质,以同样剂量来说,是人类已知的有毒物质中毒性最强的。

一只胡桃大小的箭毒蛙所合的毒足以杀死1 00个人。立方水母的毒液在比看完本页文字所需还短的时间内就能杀死人。印度眼镜蛇的毒液也只需一丁点便足以置人于死地。有毒液的动物通常有毒牙、毒棘或螫针等特殊的结构,能将毒液直接注入捕食者或猎物体内。不过,某些有毒的动物,例如箭毒蛙,只有当你触摸它或吃它时,才会致命。

我们都知道的眼镜蛇是一种剧毒蛇类,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主要成分是毒性蛋白质,约占干重的90%至95%。酶类和毒素约含二十多种。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等。蛇毒成分十分复杂,不同蛇毒的毒性、药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点。

为什么箭毒蛙不会毒死自己?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箭毒蛙的神经系统随着时光演变后,才获得了抗毒能力。这是生物演化上的绝佳例子。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生物学家,同时也是国家地理学会赞助学者的蕾贝卡.塔文(Rebecca Tarvin)说:「我一直想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是如何获得神经毒素的,因为这类动物需要重组其神经系统,而这看起来实在不太像是动物演化时会发生的事。」

钻研神经系统

箭毒蛙实际上没有分泌毒素的能力,而是靠吃下螨和蚂蚁而获得。外表的艳丽体色,是在警告任何掠食者,可别笨到来咬一口。

像蛇与蝎子这类掠食者,它们在使用毒液捕捉猎物时,毒液必须透过创伤进入猎物的身体内才能发挥作用。掠食者的毒素并不一定要马上杀死猎物,相对的,它们普遍用毒素来麻痹猎物。

不过,不管是掠食者还是猎物,它们都需要能快速发挥作用的毒素,使对象失去行动能力。因此,神经系统就成为毒液攻击的首要目标。

事实上,动物界中许多极其可怕的毒素,就是以瘫痪神经系统为手段。有些箭毒蛙身上带有一种类似吗啡的化合物,称为epibatidine,其作用机制就与乙醯胆碱这种化合物类似,可以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讯号。由于epibatidine的效率极高,因此会干扰乙醯胆碱的作用,造成神经系统许多问题,毒性大到只需要一只毒蛙的epibatidine,就可以杀死一头水牛。

另外,自然界中有些毒蝾螈,身上则带有河豚毒素(tetrodotoxin),这类毒素会把生物神经传导时所使用的离子通道阻塞住,以截断神经的电流讯号。

维吉尼亚大学的生物学家兼毒物专家,同时也是这篇论文的审阅者布奇.布洛迪(Butch Brodie)表示:「这就像把某个脆弱地方的电线剪断一样,只是用不同的工具剪断而已。」

天生不怕毒

但是,箭毒蛙到底是怎么开始使用这种毒素的?根据塔文和同事最近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结果显示,这类使用epibatidine的箭毒蛙经过DNA定序后,发现它们乙醯胆碱受体的形状与正常的受体在结构上有小小的不同。

就遗传学上来说,受体形状的变化必须非常细微。因为乙醯胆碱和epibatidine在受体上的结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如果突变让受体的形状改变太多,乙醯胆碱将无法正常与受体作用来传递神经讯号。

这类箭毒蛙体内的受体,在结构上做了小小修饰,使得问题顺利解决:epibatidine认不出箭毒蛙的受体,但箭毒蛙本身的乙醯胆碱却可以,因此这种机制确保了箭毒蛙不会被自身的毒素影响。

除此之外,这个研究还发现,箭毒蛙对这种毒素的抗性至少独立演化了三次,正好说明了这样的突变对箭毒娃来说的确有用。

「这是罕见的大自然之美,类似这篇研究发现的例子实在很少。」国家地理探险家暨爬行动物学家和毒理学家佐尔坦.塔卡克斯(Zoltan Takacs)说。 「无论是怎样的新发现,都是我们对于演化学与神经学上的一大跃进。」

深入研究毒素

这个研究对于毒理演化方面的了解是很重要的里程碑,然而背后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举例来说,生物学家仍然不知道箭毒蛙从何处获得毒素。很明显地,毒素应该是从食物中得到的,但科学家仍未找到确切的源头。

塔文还指出,其实箭毒蛙毒素本身就是一个大谜团。箭毒蛙身上带有超过800种的化合物,但我们真正了解的却不到70种。

布洛迪表示,追踪这些毒素的源头,并进一步了解动物如何演化成不受毒素影响,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解开这大自然之谜。「其实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化学合成物了解实在不多,」布洛迪说:「站在人类生物安全性的观点来说,我们对这些毒素了解愈多,愈能减轻毒素对我们的威胁。」

箭毒蛙的突变氨基酸(箭毒蛙毒性成分)

为什么箭毒蛙不会毒死自己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箭毒蛙的神经系统随着时光演变后,才获得了抗毒能力。这是生物演化上的绝佳例子。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生物学家,同时也是国家地理学会赞助学者的蕾贝卡.塔文(Rebecca Tarvin)说:「我一直想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是如何获得神经毒素的,因为这类动物需要重组其神经系统,而这看起来实在不太像是动物演化时会发生的事。」

钻研神经系统

箭毒蛙实际上没有分泌毒素的能力,而是靠吃下螨和蚂蚁而获得。外表的艳丽体色,是在警告任何掠食者,可别笨到来咬一口。

像蛇与蝎子这类掠食者,它们在使用毒液捕捉猎物时,毒液必须透过创伤进入猎物的身体内才能发挥作用。掠食者的毒素并不一定要马上杀死猎物,相对的,它们普遍用毒素来麻痹猎物。

不过,不管是掠食者还是猎物,它们都需要能快速发挥作用的毒素,使对象失去行动能力。因此,神经系统就成为毒液攻击的首要目标。

事实上,动物界中许多极其可怕的毒素,就是以瘫痪神经系统为手段。有些箭毒蛙身上带有一种类似吗啡的化合物,称为epibatidine,其作用机制就与乙醯胆碱这种化合物类似,可以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讯号。由于epibatidine的效率极高,因此会干扰乙醯胆碱的作用,造成神经系统许多问题,毒性大到只需要一只毒蛙的epibatidine,就可以杀死一头水牛。

另外,自然界中有些毒蝾螈,身上则带有河豚毒素(tetrodotoxin),这类毒素会把生物神经传导时所使用的离子通道阻塞住,以截断神经的电流讯号。

维吉尼亚大学的生物学家兼毒物专家,同时也是这篇论文的审阅者布奇.布洛迪(Butch Brodie)表示:「这就像把某个脆弱地方的电线剪断一样,只是用不同的工具剪断而已。」

天生不怕毒

但是,箭毒蛙到底是怎么开始使用这种毒素的?根据塔文和同事最近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结果显示,这类使用epibatidine的箭毒蛙经过DNA定序后,发现它们乙醯胆碱受体的形状与正常的受体在结构上有小小的不同。

就遗传学上来说,受体形状的变化必须非常细微。因为乙醯胆碱和epibatidine在受体上的结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如果突变让受体的形状改变太多,乙醯胆碱将无法正常与受体作用来传递神经讯号。

这类箭毒蛙体内的受体,在结构上做了小小修饰,使得问题顺利解决:epibatidine认不出箭毒蛙的受体,但箭毒蛙本身的乙醯胆碱却可以,因此这种机制确保了箭毒蛙不会被自身的毒素影响。

除此之外,这个研究还发现,箭毒蛙对这种毒素的抗性至少独立演化了三次,正好说明了这样的突变对箭毒娃来说的确有用。

「这是罕见的大自然之美,类似这篇研究发现的例子实在很少。」国家地理探险家暨爬行动物学家和毒理学家佐尔坦.塔卡克斯(Zoltan Takacs)说。 「无论是怎样的新发现,都是我们对于演化学与神经学上的一大跃进。」

深入研究毒素

这个研究对于毒理演化方面的了解是很重要的里程碑,然而背后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举例来说,生物学家仍然不知道箭毒蛙从何处获得毒素。很明显地,毒素应该是从食物中得到的,但科学家仍未找到确切的源头。

塔文还指出,其实箭毒蛙毒素本身就是一个大谜团。箭毒蛙身上带有超过800种的化合物,但我们真正了解的却不到70种。

布洛迪表示,追踪这些毒素的源头,并进一步了解动物如何演化成不受毒素影响,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解开这大自然之谜。「其实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化学合成物了解实在不多,」布洛迪说:「站在人类生物安全性的观点来说,我们对这些毒素了解愈多,愈能减轻毒素对我们的威胁。」

夏洛克福尔摩斯《血字的研究》毒药是否存在?

这种毒物是有原型存在的,不过柯南道尔对它做了一些加工。这种生物碱其实并不神秘,最初美洲土著将箭毒蛙分泌毒液涂抹于弓箭上用来杀伤野兽,后来经过化学提取发现这一种生物碱——筒箭毒碱,并在1942年成功用于麻醉中,作为肌松剂使用。生物碱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学活性。有些不含碱性而来源于植物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碱的范围内。而有些来源于天然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某些维生素、氨基酸、肽类,习惯上又不属于“生物碱”。这种药品的作用描述起来非常简单,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递质传导,让肌肉松弛。因为呼吸肌也同时受累,所以受此药物影响的人无法自主呼吸,在缺乏呼吸机支持的情况会很快窒息死亡。后来因为这种药物作用时间长,没有相应拮抗药物,难以控制逐渐被淘汰。对于这种药物的自然存放时间已经物理性状我没有查到,同时相关文献也没有提到可以口服起效,我认为应该是不能通过口服起效的。

目前临床使用的超短效肌松剂是它的改良产品——氯化琥珀胆碱,物理性状为油性,可溶于水,一旦进入血液30秒既产生作用,十分钟左右可被代谢完,同样口服没有相关文献报道,应该是不起效的。现在的偷狗贼就是用弩发射含有这种药物的毒标来杀狗,也有射中人致死的报道。神奇的是这种生物碱还是除草剂。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2626.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9月28日 下午9:01
下一篇 2022年9月28日 下午9:36

相关推荐

  • 教你在阳台手把手种番茄在家就能养好方法简单结果多

      教你在阳台手把手种番茄,在家就能养好,方法简单结果多   现在大家都喜欢在阳台开一个小的种植园,除了栽种一些花卉以外,种点蔬菜也是很好的,比如说容易养大的一些绿叶蔬菜,对于阳光的要求比较少,十几天就可以从种子变成菜叶,到时候就可以收获食用了。   今天的文章就不给大家介绍简单的绿色蔬菜了,是和大家说一种颜色好看具有观赏价值的蔬菜,这种蔬菜也适合在阳台上种…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6日
    00
  • 养观赏鱼健全的生态系统如何建立

      龙鱼混养   第一套工作班子:就是我们的爱鱼和水质,主人一定要领导好。   第二套工作班子:物理过滤,主人更要领导好。      事实上,最难领导的工作班子就是物理过滤,他才是鱼缸系统稳定的重中之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套工作班子工作表现良好的基础就在于前面的三定。   如果第一套鱼和水的三定工作没做好,什么都免谈。物理过滤系统,干湿分离器和滤材…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4日
    00
  • 有那些叶子不是绿色的植物帮帮忙啊

      有那些叶子不是绿色的植物?帮帮忙啊….. 彩叶植物:花叶万年青 紫叶李 杜英 吊竹梅 紫竹梅 花叶蔓常春藤 红苋草 彩叶草 一品红 红掌(安祖花) 白掌(白鹤芋) 铁十字海棠 彩叶芋 孔雀竹芋、彩虹竹芋 紫背竹芋 斑叶扶桑 紫背万年青 凤梨。 紫叶草,叶片,茎杆都是纯紫色的,上面的品种,只不过就是花纹是其他颜色的,还是有绿色呀 太多了:红叶李…

    肥料资讯 2023年5月1日
    00
  • 嘉有黄腐酸钾水溶肥料 嘉有黄腐酸有机肥

    黄腐酸钾是什么肥料,附黄腐酸钾的功效及使用方法 ;            回答       黄腐酸钾属于一种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元素肥,包含了很多种营养成分,如果施用合理不仅能够提高植株的抗倒能力、抗寒能力以及抗旱能力,而且还能够为土壤补充所流失的养分,活化板结的土壤,促使土壤具有生命力。通常把黄腐酸钾当做一种农药增效剂来提高防治效果,可以把它与一些药剂复配,…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3日
    00
  • 过好对虾养殖“补钙”关学会正确补钙很重要

      我们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人一般都会做一项工作,那就是每逢初一、十五的都会进行补钙。那么很多养虾人都知道,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过程中需要补充很多钙物质,无论是逢初一、十五要补钙,就连平时刮风、下雨的时候也是要补钙;但是,很多养殖户却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我们为什么要补钙,钙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有什么作用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钙”,在对虾养殖中究竟扮演者怎么样的角…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7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