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还有哪些方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各有何优缺点?
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转化为构成细胞物质的组分和结构,使个体细胞质量增加和体积增加,称为生长。根据细菌生长繁殖速度的不同可分为四个时期。
微生物发酵的全部生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菌种阶段、种子扩大培养阶段、发酵阶段和提炼阶段:
扩展资料:
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超过200℃,比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熔点高很多。α一氨基酸有酸、甜、苦、鲜4种不同味感。谷氨酸单钠盐和甘氨酸是用量最大的鲜味调味料。氨基酸一般易溶于水、酸溶液和碱溶液中,不溶或微溶于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
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例如酪氨酸的溶解度最小,25℃时,100 g水中酪氨酸仅溶解0.045 g,但在热水巾酪氨酸的溶解度较大。赖氨酸和精氨酸常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因为它们极易溶于水,因潮解而难以制得结晶。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T5009.124 2003 英文翻译
你到下面的地址中看看,那应该有!
标准编号:GB/T
5009.124-2003
标准名称: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标准状态:现行
英文标题:Determination
of
amino
acids
in
foods
替代情况:GB/T
14965-1994
实施日期:2004-01-01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内容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食物中氨基酸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的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酷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十六种氨基酸的测定。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本标准不适用于蛋白质含量低的水果、蔬菜、饮料和淀粉类食品中氨基酸测定。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是什么?
食品中的氨基酸组成十分复杂,在一般的常规检验中,多测定食品中氨基酸的总量,即氨基酸态氮的总量,通常采用碱滴定法进行简易测定。
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进行定量,用酸度计测定终点。
蛋白质是一类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参加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共有二十多种,其中有9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蛋氨酸和缅氨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中供给。
否则人体就不能维持正常代谢的进行,称为必需氨基酸。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生命现象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重量的18%由蛋白质构成。
试验:
准确吸取酱油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吸取20.0ml置于100ml烧杯中,加水60ml,插入酸度计的指示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开动磁力搅拌器(若是冬季需加热到二十摄氏度左右),再用0.05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用去氢氧化钠标准使用液的体积(ml)(按总酸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酱油的总算含量)。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甲醛溶液10ml,摇匀,继续用0.05m01/LNaOH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Ph-9.2,记录用去氢氧化钠标准使用液的体积(ml),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
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是氨基酸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酱油分两种:
1、酿造酱油(Fermented soy sauce):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按GB18186-2000要求其理化指标应符合规定。
2、配制酱油(Blended soy sauce)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按SB10336-2000(国家国内贸易局行业标准)要求其理化指标应符合规定。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实验中检测时为什么要加入甲醛选用何种玻璃仪器加量甲醛
目的是固定氨基的碱性,选择微量滴定管加量甲醛。
分析:氨基酸具有酸性基团—COOH和碱性基团—NH2,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将酸度计的玻璃电极及甘汞电极同时插入被测液中构成电池,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依据酸度计指示的pH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物理性质
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超过200℃,比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熔点高很多。α-氨基酸有酸、甜、苦、鲜4种不同味感。谷氨酸单钠和甘氨酸是用量最大的鲜味调味料。氨基酸一般易溶于水、酸溶液和碱溶液中,不溶或微溶于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
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例如酪氨酸的溶解度最小,25℃时,100g水中酪氨酸仅溶解0.045g,但在热水中酪氨酸的溶解度较大。赖氨酸和精氨酸常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因为它们极易溶于水,因潮解而难以制得结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氨基酸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为什么使用电位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potentiometric titration)是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测量电位变化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和直接电位法相比,电位滴定法不需要准确的测量电极电位值,因此,温度、液体接界电位的影响并不重要,其准确度优于直接电位法,普通滴定法是依靠指示剂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如果待测溶液有颜色或浑浊时,终点的指示就比较困难,或者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电位滴定法是靠电极电位的突跃来指示滴定终点。在滴定到达终点前后,滴液中的待测离子浓度往往连续变化n个数量级,引起电位的突跃,被测成分的含量仍然通过消耗滴定剂的量来计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