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DDHA螯合铁?市场上质量比较好的品牌有哪些?
EDDHA-Fe螯合铁是生物利用率最高的EDDHA
O-O同位异构分子,是螯合铁中的顶尖产品,有着极高的生物利用率,功效是一般有机铁EDTA的几十倍,无机铁的几百倍,是目前世界上治理植物缺铁症,黄叶病最为有效的专业产品。
目前市场上比较好的产品有:艾邦生物的黄叶克星、西班牙的铁肥王,我卖的是艾邦生物的,质量反映不错,是家专业生产的公司!
鱼菜共生用什么饲料喂鱼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饲料是养鱼的物质基础,它的原料大部分来自植物,部分来自动物、无机盐和微生物。根据国际饲料分类法,饲料原料可以分成八大类,包括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无机盐饲料、维生素饲料、非营养性添加剂等。
扩展资料:
1.蛋白饲料
蛋白质饲料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单细胞蛋白饲料。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豆科籽实、油饼、油粕类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优质鱼虾、贝类、水产副产品和畜禽产品等,一般含有较高蛋白质,多在30%以上,而且必需氨基酸既平衡又丰富。另外维生素A、维生素D、B族维生素都较多,钙磷含量较适合,是理想的蛋白质饲料。但某些种类含脂肪较多,如肉粉、蚕蛹,容易酸败变质,应进行脱脂处理;单细胞蛋白又称微生物饲料,主要包括单细胞藻类、酵母类和细菌类,一般含蛋白质42% ~55%,蛋白质接近动物蛋白质,消化率一般在80%以上,赖氨酸、亮氨酸丰富,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活性物质。
2.能量饲料
(1)谷实类
谷实类指禾本科植物成熟的种子,如玉米、大麦、高粱等。其特点是含糖量很高,可占干物质66%~80%,其中3/4为淀粉。蛋白质含量较低,一般在8% ~13%之间,品质较差。脂肪含量2% ~5%。磷含量虽然有0.13% ~0.41%之多,但利用率低。大多数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D较缺乏。
(2)糠麸类
粗蛋白含量6%~13%,粗脂肪4%~5%,粗纤维8%~12% ,与谷实类相比,麸皮含有更多的B族维生素,是鱼类常用饲料源之一,但用量多会降低黏结性。小麦麸易生虫,应加强
(3)饲用油脂
饲用油脂是一类成分较单一的物质,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是植物油和油脚。植物油和鱼油中多含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故应加入抗氧化剂,妥为存放,对已发生严重酸败的油脂则不宜作饲料用。
鱼菜共生鱼缸种植蔬菜和养鱼要同时进行吗?
谓鱼菜共生养耕模式,是将观赏鱼种同蔬菜和水生植物互生的一种生态模式。水池中的河泥给鱼儿提供了微生物菌等食物,同时鱼儿的排便也能给植物带来营养,生物间相互利用、循环利用。
首先要给鱼配备供氧水泵,保证循环供氧。家庭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漂浮法,用泡沫板做浮体,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根须要留在水下。在蔬菜种类的选择上,芹菜、苦苣等根系发达的蔬菜都可以,要注意的是,鱼的密度不宜过大。
鱼菜共生介质用什么好
、以固定公式计算出的比例进行餵食。
在一个设计正确且保持平衡生态的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类和蔬果的比例,是建立在餵食比例当中。所谓的餵食比例是指,在每一平方公尺的水耕式植床中,每日需要餵食鱼类饲料的总量。在一个采用浮筏式的系统中,最理想的餵食比例是,60至100公克 / 每平方公尺 / 每日。
例如,假设平均每日餵食鱼类的饲料总量为1000公克,套用60公克 / 每平方公尺 / 每日餵食比例的计算,则水耕式植床的面积应为16.7平方公尺。
相反地,在200平方公尺的水耕式植床中,若要套用100 公克 /每平方公尺 / 每日的餵食比例,则在调整养殖槽体积、鱼的数量和养殖程序后,计算出的每日餵食的饲料总量为2万公克。
最理想的餵食比例也会随著几个因素而有所不同,譬如,水耕植床的型式(浮筏式或砾石床)、蔬果的种类、水中的化学成分、过滤时所丧失的水量等因素。
二、确保系统中鱼只养殖的持续性
有 两种方法可以确保系统中,鱼只养殖的持续性没有间断的情形发生。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多个养鱼槽,然后交错安排养殖。美属维京群岛大学(以下简称UVI)鱼 菜共生系统的设计是置放4个养鱼槽。由於吴郭鱼的养殖周期约24个星期,而置放在每个养鱼槽中的吴郭鱼都是处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以每6个星期便可以收获 一次。当其中一个养鱼槽中的鱼只都全数捞出以后,我们须再放入新的鱼苗,此时鱼饵餵食总量须减少25% 到30%,然后在接下来的6个星期中,再逐渐回复到原始该有的餵食量。在进行这种交错安排养殖时,餵食量和水中提供给蔬果的养份程度会有所波动,但是波动 的幅度不大。当系统中只有置放一个养鱼槽时,在捞出收获的成鱼和再放入新鱼苗时,餵食量将下降90%,而在接下来的24个星期中,再逐渐恢复餵食量到原有 的餵食比例。如此一来,水中提供给蔬果的养份,在放入新鱼苗时会降到很低,而在快要捞出成鱼时,水中的养份攀高,这将对系统中水耕式蔬果的种植产生不良影 响。
另 一种确保系统中鱼只养殖持续的方法则是,在单一的养鱼槽中放入不同尺寸大小的鱼群。以养殖24个星期就可以收成的吴郭鱼为例,养鱼槽中放入6组不同尺寸大 小的鱼只。然后每个月再用量尺放入水中,过滤捞出大型的成鱼,接著再补回同数量的鱼苗。如此一来,水中提供给蔬果的养份含量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这种方式适 用於空间较小,且须降低投入成本的系统,然而它有两个缺点。每个月使用量尺进行打捞成鱼时会造成鱼群紧张,且同时引起小部分的鱼只死亡。另外,发育迟缓的 鱼只躲避过打捞后,将会长时间留在系统的养鱼槽中,造成鱼只饲料的浪费。
三、钙质、钾质和铁质的补充。
植 物的生长需要13种不同的营养成分,而鱼只的餵食提供了水中10种适量的营养成分。然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栽种甜美蔬果所需的钙质、钾质和铁质含量往往过 低,需要另外补充。UVI的鱼菜共生系统,钙质和钾质的补充是透过,在调整pH酸硷值时,所加入的钙氢氧化物和钾氢氧化物中来取得。铁质则是透过添加一种 与金属结合的螯合物(chelate)。
四、确保良好的通风。
鱼 菜共生系统中的鱼只、蔬果和细菌,需要适量的水溶性氧气来达到最优化的生长。养鱼槽和蔬果所需的水中含氧量,必须维持在每公升5毫克的标准上。水中适当的 含氧量,对於维持那些将氨(ammonia)与亚硝酸盐(nitrite)有毒成分,转化为无毒硝酸盐离子(nitrate ions)的硝化细菌 (nitrifying bacteria)数量,亦是不可或缺。水中的氨主要是透过鱼鳃分泌而产生。亚硝酸单胞菌(nitrosomonas)将氨转换为亚硝酸盐,而硝化杆菌 (nitrobacter)则将亚硝酸盐转换为硝酸盐。这种硝化作用需要氧气来进行。
五、排泄物质的移除。
在 餵食给鱼只的饲料中,大约有25%最后会以排泄物的形态存在养鱼槽中,所以设置过滤设备来阻绝这些排泄物,流入水耕式植床中是必要的。若没有进行妥善的移 除,这些排泄物将附著在植物的根部,然后在逐渐腐败的过程中,将减少水中的含氧量,以及影响植物根部对水分和养分的摄取。过多的排泄物也会对硝化细菌产生 不良影响。当排泄物在分解时,氧气被消耗而产生出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