羰基铁是什么类型的晶体结构?
羰基铁是三角面组成的多面体骨架类型的晶体结构。羰基铁分子式Fe(CO)5。羰基铁红棕色液体,遇光、热易分解,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性状:红棕色液体。
沸点:102.8℃(99.5kPa)
熔点:-21℃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强碱和浓酸。
扩展资料
Fe(CO)5在常温常压下为无味、有毒、易燃、易爆的红棕色液体,在运输和贮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五羰基铁应装在密闭容器里,并用水封存。
2.五羰基铁需贮存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Fe(CO)5的应用:热解制取微纳米级羰基铁粉,干法制取纳米氧化铁粉,纳米磁性膜、 纤维,九羰基二铁(Fe2(CO)9),汽油抗爆剂,阻燃剂,催化剂,工件表面镀膜,光刻掩膜板,抗生素等。
五羰基铁的简要信息
1、铁属于过渡元素,在它的原子中产生充填不满结构的电子层,在与一氧化碳相互作用下形成Fe(CO)5时,由铁原子与5个CO分子组成中获取不足的电子。其分子结构式如图:
2、在常压下,Fe(CO)5的熔点在-20℃左右,沸点在103.6℃左右,闪点为-15℃(闭杯),临界温度286℃左右。在20.1 ℃时粘度为75.5厘泊。在100℃以下没有明显分解,100℃-130℃约有1%的分解,140℃-160℃有3.3%弱分解,160℃特别是179℃以上时,普遍强烈分解。
3、Fe(CO)5完全溶解于汽油、苯、四氯化萘、苯醛、丙酮、溴化苯、二氯化苯和其它溶液。 1、从-15℃起火花时,羰基物蒸汽与空气混合物一定产生燃烧,在温度34℃ 时(亦有报道60℃)就在适当条件下能够自燃。
2、Fe(CO)5相当的活泼,容易形成氢化羰基物H2Fe(CO)4及其金属盐Na2Fe(CO)4,卤化羰基物Fe(CO)4I2、亚硝酰基羰基物Fe(CO)2(NO)2、氯化羰基物Fe(CO)3(CH3OH)、环戊二烯羰基物[C5H5Fe(CO)2]2等很多化合物。
3、Fe(CO)5光化学性能很好,在光的作用下Fe(CO)5分解形成Fe2(CO)9。
4、当加热到140℃时,Fe(CO)5易氧化,形成Fe2O3(铁氧体)。
5、针对Fe(CO)5的临界温度,在常压及温度在250℃-300℃时进行Fe(CO)5的热解,是Fe(CO)5最重要的应用,是工业化制取羰基铁粉的最基本方法。
Fe(CO)5的应用:热解制取微纳米级羰基铁粉,干法制取纳米氧化铁粉,纳米磁性膜、 纤维,九羰基二铁(Fe2(CO)9),汽油抗爆剂,阻燃剂,催化剂,工件表面镀膜,光刻掩膜板,抗生素等。
6.Fe(CO)5可以用于双金属簇合物的制备,以及作为制备多核铁羰基簇合物的原料。 五羰基铁是一种引起机体全身性中毒的极为活泼的化合物。它的毒性与羰基镍相似,但低于羰基镍。由于五羰基铁在常温下挥发度很大,其蒸气比空气重,都积聚在低层空气中,所以容易经呼吸道引起中毒。五羰基铁除了具有微弱的水溶性外还具有很好的脂溶性,所以具有经过无伤皮肤侵入机体的能力。
根据中国药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关于五羰基铁毒性试验结果,从动物中毒表现及病理改变说明,五羰基铁经呼吸道、经口灌胃、经皮肤黏膜均可以引起机体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障碍和肝脏损坏等,中毒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发绀、震颅和四肢麻痹等。但是否对肝肾血液功能也有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羰基铁对小白鼠半数致死量浓度为0.42±0.05毫克/升,对豚鼠半数致死量浓度为5.0±1.6毫克/升,对家畜致死浓度为6.1毫克/升。
化学中“某合某”是形成了什么化学键?
如果你说的“某合某”是合金的话,它们之间就是金属键,是由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或一些非金属原子构成的,只不过原子大小的排列会有不同。
此外,如果你是指配合物(旧称络合物)的话,那么就形成了共价键,也有可能含有离子键。但是这种共价键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形成这种共价键的公用电子对不是来自于两方原子,而是来自于一方的。
比如Fe(CO)6,俗称羰基铁,是一种共价化合物,其公用电子对都是由羰基提供的;再如常见的[Cu(NH3)4]SO4,硫酸四氨合铜(II),其中公用电子有四个NH3分子提供,以Cu2+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配位离子,再与SO42-之间形成离子键。
五羰基合铁杂化方式?结构式 最好有图示?
在Fe(CO)5中碳是+2价,而氧是-2价,所以(CO)5是零价,得出铁是0价。在五羰基合铁中C原子提供孤对电子给予中心金属原子Fe的空轨道形成 σ配键;另一方面,羰基分子以空的π*(2p)反键轨道接受金属原子d轨道上的孤电子对,形成反馈(d-p)π键,这双方键称σ-π配键。
dsp3杂化,CO是强场可以令Fe的价电子重排,Fe是[Ar]3d6 4s2,价电子数为8,这8个电子在CO的作用下,两两一组进入4个d轨道,馀下1个d轨道和s,p轨道一起形成了dsp3杂化轨道。
扩展资料:
杂化轨道的角度函数在某个方向的值比杂化前的大得多,更有利于原子轨道间最大程度地重叠,因而杂化轨道比原来轨道的成键能力强(轨道是在杂化之后再成键)。
杂化轨道之间力图在空间取最大夹角分布,使相互间的排斥能最小,故形成的键较稳定。不同类型的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不同,成键后所形成的分子就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杂化轨道
羰基铁中的配位键
(1)金属羰基配合物中应含有配位键,羰基中含有共价键,
故答案为:bc;
(2)羰基铁沸点低,应为分子晶体,羰基铁中铁能提供的空轨道数为5,羰基铁的化学式为Fe(CO) 5 ,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5.
Fe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式
Fe=铁,化学元素,一种密度大,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Fe2+)和三价(Fe3+)此外还有六价铁(Fe6+)的金属元素,三价铁最为常见。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初中和高中的化学计算中粗略计为56
1. 铁在氯气中燃烧 2Fe +3Cl2 === 2FeCl3 2. 铁与硫反应 Fe + S === FeS 3. 铁与水反应 3Fe + 4H2O === Fe3O4 +4H2↑ 4. 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 +2HCl == FeCl2 + H2↑ 5. 铁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 Fe + 4HNO3(稀) ==Fe(NO3)3 + NO↑+ 2H2O 6. 过量的铁和稀硝酸反应 3Fe + 8HNO3(稀) == 3Fe(NO3)2 + 2NO↑+ 4H2O 7. 铁与硫酸铜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8. 氧化亚铁与酸反应 FeO +2HCl == FeCl2 + H2O 3FeO + 10HNO3(稀) == 3Fe(NO3)3 + NO↑+ 5H2O 9. 氧化铁与酸反应 Fe2O3 + 6HNO3 == 2Fe(NO3)3 + 3H2O 10.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 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 11. 氢氧化铁受热反应 2Fe(OH)3 === Fe2O3 + 3H2O 12. 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 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3. 氢氧化亚铁转化成氢氧化铁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14. 氢氧化亚铁与酸反应 Fe(OH)2+ 3Cl2 == 2FeCl3 + 2HCl == FeCl2 + 2H2O 3Fe(OH)2+ 10HNO3 == 3Fe(NO3)3 + NO↑+ 8H2O 15. 氢氧化铁与酸反应 Fe(OH)3 + 3HNO3 == Fe(NO3)3 + 3H2O 16. 氯化铁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 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 17.铁在氧气中燃烧3Fe+4O2 ==点燃==Fe3O4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