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长短肽是怎么分的?
肠内营养制剂按蛋白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氨基酸型和短肽型(要素型)制剂;另一类是整蛋白型(非要素型)制剂
什么是肠内营养液
你好:胃肠营养液是指,
肠内营养(EN)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要营养素的方法。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由胃肠外途径(通常是静脉)供给机体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分,即使在不进食的情况下,患者也能获得正常生长。
肠内营养液有哪些?
肠内营养液的成分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水、麦芽糊精、酪蛋白、植物油、膳食纤维(大豆多糖等)、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要素。
肠内营养混悬液(英文名称:Enteral Nutritional Suspension(TPF)),本品为复方制剂,其主要成份为水,麦芽糊精,乳清蛋白水解物,植物油,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要素。本品是一种淡黄色至淡黄棕色乳状混悬液,味微酸。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
主要用于:
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
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
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
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
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的禁忌有:
1、肠道功能衰竭。
2、完全性肠道梗阻。
3、严重腹腔内感染。
4、对本品中任一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5、对本品中任一成分有先天性代谢障碍的患者禁用。
6、顽固性腹泻等需要进行肠道休息处理的患者禁用。
肠内营养的定义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自1858年由Busch首次报道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都是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方法,在救治外科患者、改善围手术期营养、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近代临床医学的一大进展。但随着肠外营养的长期应用而引起的肠黏膜萎缩、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异常、胆道系统功能的紊乱,以及机体免疫功能障碍等问题日益增多,使得肠内营养制剂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肠道应激反应和危重疾病治疗中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肠内营养的概念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给予营养液,用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营养。对于手术对于手术患者及危重患者而言,营养支持治疗是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当患者在疾病、损伤等情况下致摄取、消化、吸收功能全部或部分受到损害,或因治疗与诊断的需要无法经口和不愿经口摄食,或摄入的食物不足以满足生理需要,且小肠吸收功能尚可耐受时,均可采用肠内营养的方式对患者施以人工喂养。肠内营养通过给患者提供重要的能量、氮源、维生素以及必要的微量元素,促进患者的康复。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更符合生理模式,使用方法灵活,监护简单,安全经济,且肠内营养可以防止胃肠黏膜萎缩,并可维持肠道内正常菌群。研究表明,对营养衰竭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其胃黏膜的完整性。此外,肠内营养对防止肠道内的微生物易位进入血液而导致肠源性感染具有一定意义。及时给予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制剂可以缩短患者的分解代谢期及其严重程度,并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的风险率。手术后的患者越早给予肠内营养,预后就越好。所以对于危重患者而言,只要其还具有胃肠道功能就应该给予肠内营养,对这一点专家已经达成共识。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将肠内营养制剂进行科学的分类,有利于对其进行疗效评价及科学管理和应用。在2000年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将肠内营养制剂按蛋白质来源分为两大类:(1)氨基酸型和短肽型(elemental type,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2)整蛋白型(non-elemental type,非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在第一次肠内营养制剂分类依据研讨会上,提出一种目前认为比较合理的肠内营养制剂分类,拟定将肠内营养制剂分成三类,即氨基酸型、整蛋白型和组件型。
1、氨基酸型、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要素型)
这类制剂的基质为单体物质,包括氨基酸或短肽、葡萄糖、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混合物。本类制剂又可进一步分为平衡型(balanced,standard type)即一般营养型,如氨基酸型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粉剂,和疾病特异型(disease specific type),如苯丙氨基酸代谢障碍型营养剂。
2、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非要素型)
这类肠内营养制剂以整蛋白或蛋白质游离物为氮源,渗透压接近等渗(300~450mOsm/L),口感较好,适于口服,也可以管饲,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比较好的患者。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可进一步分为3种。
平衡型(balanced,standard type) 按照是否含有部分特定营养素成分,分为含或不含膳食纤维型制剂、含或不含中链甘油三酯型制剂等。按照剂型不同,可分为液体制剂和粉剂。液体制剂包括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剂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粉剂包括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
疾病特异型(disease specific type) 包括糖尿病型肠内营养乳剂,肿瘤病型肠内营养乳剂,免疫加强型营养乳剂,肺部疾病型肠内营养乳剂,烧伤型肠内营养乳剂。
其他类型 包括老年人适用型(elderly type)和儿童适用型(paediatric type)等。其中儿童适用型多为遗传代谢性疾病特异型肠内营养制剂,包括苯丙酮尿症儿童专用型制剂,糖尿病儿童专用型制剂,甲基丙二酸尿症或丙酸尿症儿童专用制剂。
3、组件型肠内营养制剂(module type)
这类制剂包括氨基酸组件、短肽组件、整蛋白组件、糖类组件、长链甘油三酯(LCT)组件、中长链甘油三酯(MCT)组件、维生素组件等。目前国内尚无组件式肠内营养制剂的上市产品,但有属于食品的蛋白质制剂,有人认为可将其归为组件式肠内营养制剂。
国内专家们一致认为上述分类方法基本上可以涵盖目前国内已有的肠内营养制剂,并为将来肠内营养制剂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但目前对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还未达到满意标准,所以应进行更多的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获得更多高强度的循证证据,使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更合理,更符合临床应用的需求。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 张海英 李玉珍,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药剂科 关静琳;期刊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肠内营养制剂有哪些分类?
1.完全蛋白制剂
特点:酪蛋白,植物油、麦芽糊精为基质,矿物质、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不含乳糖,渗透压正常,少渣。
应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具有消化蛋白能力的患者。
注意:不宜加过高温。可用于糖尿病的患者。
2.短肽类制剂:
特点:短肽链乳清蛋白,植物油、中链甘油三脂和麦芽糊精为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结构是水解蛋白,易被动扩散进入上皮细胞,容易吸收。渗透压略高。
适应于:胃肠功能有损伤,代谢性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
注意:使用中不宜加过高温。可用于糖尿病的患者。
3.氨基酸制剂:
特点:氨基酸组成,糊精,电解质、微量元素和
维生素,必需脂肪酸最小限量的脂质饮食。提高谷氨酰胺和精氨酸含量,防止肠黏膜的萎缩。易溶于水,直接缓慢滴注。渗透压偏高,比较容易引起腹泻。
适用于:具有部分肠道功能,有一定吸收能力的 病人。
注意:可加温。糖尿病患者慎用。长期使用可引 发必需脂肪酸缺乏,定期补脂肪乳。含少 量电解质,应根据病情适当补充电解质。
4.含纤维素的制剂:
特点:与能全素大致相同,但含有可溶性纤维,属增加免疫功能,可保护肠道的营养制剂。其它同能全素。
ICU肠内营养应注意哪些,肠内营养支持时应注意
1、氨基酸型 : ①平衡型:般营养型,商品名制剂肠内营养粉aa(维沃);②疾病适用型:例苯丙氨酸代谢障碍适用等每袋80g内含100%游离氨基酸浓度约15%、脂肪2.5%(脂肪0.8g亚油酸0.6g)碳水化合物82.2%(61.7g麦芽糖糊精食物淀粉)同含体必需矿物质、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