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老年人补充氨基酸好吗
在食物营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为了生存必需摄取食物,以维持抗体正常的生理、生化、免疫机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促进抗体生长发育、益智健体、抗衰防病、延年益寿的综合过程称为营养。食物中的有效成分称为营养素。 作为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即矿物质,含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和食物纤维,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它们在机体内具有各自独特的营养功能,但在代谢过程中又密切联系,共同参加、推动和调节生命活动。机体通过食物与外界联系,保持内在环境的相对恒定,并完成内外环境的统一与平衡。 氨基酸在这些营养素中起什么作用呢? 1.蛋白质在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是通过氨基酸来完成的 作为机体内第一营养要素的蛋白质,它在食物营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在人体内并不能直接被利用,而是通过变成氨基酸小分子后被利用的。即它在人体的胃肠道内并不直接被人体所吸收,而是在胃肠道中经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高分子蛋白质分解为低分子的多肽或氨基酸后,在小肠内被吸收,沿着肝门静脉进入肝脏。一部分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分解或合成蛋白质;另一部分氨基酸继续随血液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任其选用,合成各种特异性的组织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氨基酸进入血液中与其输出速度几乎相等,所以正常人血液中氨基酸含量相当恒定。如以氨基氮计,每百毫升血浆中含量为4~6毫克,每百毫升血球中含量为6.5~9.6毫克。饱餐蛋白质后,大量氨基酸被吸收,血中氨基酸水平暂时升高,经过6~7小时后,含量又恢复正常。说明体内氨基酸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以血液氨基酸为其平衡枢纽,肝脏是血液氨基酸的重要调节器。因此,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被人体所吸收,抗体利用这些氨基酸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 2.起氮平衡作用 当每日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适宜时,摄入的氮量由粪、尿和皮肤排出的氮量相等,称之为氮的总平衡。实际上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不断合成与分解之间的平衡。正常人每日食进的蛋白质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增减食入量时,机体尚能调节蛋白质的代谢量维持氮平衡。食入过量蛋白质,超出机体调节能力,平衡机制就会被破坏。完全不吃蛋白质,体内组织蛋白依然分解,持续出现负氮平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终将导致抗体死亡。
3.转变为糖或脂肪 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a-酮酸,随着不同特性,循糖或脂的代谢途径进行代谢。a-酮酸可再合成新的氨基酸,或转变为糖或脂肪,或进入三羧循环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放出能量。 4. 产生一碳单位 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甲烯基、甲快基、甲酚基及亚氨甲基等。 一碳单位具有一下两个特点:1.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 2.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 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 5.参与构成酶、激素、部分维生素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氨基酸分子构成),如淀粉酶、胃蛋白酶、胆碱脂酶、碳酸酐酶、转氨酶等。含氮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或其衍生物,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促肠液激素等。有的维生素是由氨基酸转变或与蛋白质结合存在。酶、激素、维生素在调节生理机能、催化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人家注射氨基酸好吗?目的想增强体质及防病?
我觉得不是太妥当。还是适当的锻炼、
健康的饮食
、规律的作息为最好选择。静脉注射氨基酸一般是人的消化吸收机能不好时才使用,靠长时间注射氨基酸生活应当会导致人的消化吸收系统功能衰退。慎之。感觉还是采用中医学调理的方法,注意平时生活、陶冶性情的好。
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及英文缩写
赖氨酸:Lys
色氨酸:Trp
苯丙氨酸:Phe
蛋氨酸(甲硫氨酸):Met
苏氨酸:Thr
异亮氨酸:Ile
亮氨酸:Leu
缬氨酸:Val
扩展资料:
氨基酸类食物能有效解决压力引起的易疲劳等身体症状,蔬菜水果具有抗氧化作用,富含天然B族维生素、矿物质、维生素C以及氨基酸类食物,能补充身体的营养不足,并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但在补充氨基酸的同时,也要注意均衡饮食,少吃高压奶油、炸鸡、薯条、汉堡以及皮脂等食物。
氨基酸的功效:
1、延年益寿
缺乏蛋白质的老年人会分解更多的蛋白质,合成也会减慢。因此,一般来说,老年人比青年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需求量也比青年人高。
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应摄入70克蛋白质,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完整且比例适当,这样优质蛋白质,延年益寿。
2、氨基酸主要用于医药中制备复合氨基酸输液,也可作为治疗药物和合成多肽药物。目前,用作药物的氨基酸有100多种,其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组成非蛋白质物质的氨基酸有100多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种氨基酸
提高免疫力的氨基酸有哪些?
一共大概有20多种
其中有八种是必须氨基酸、
赖 氨 酸 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儿童发育、增加体重和身高具有明显的作用
亮 氨 酸 促进睡眠;降低对头疼的敏感性;缓解偏头疼;缓和焦躁及紧张情绪减轻因酒精而引起生化反应失调的症状,并有助于控制酒精中毒
色 氨 酸 促进睡眠,减少对疼痛的敏感度;缓解偏头痛,缓和焦躁及紧张情绪
蛋 氨 酸 帮助分解脂肪,能预防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将有害物质如铅等重金属除去;防止肌肉软弱无力;治疗风湿热和怀孕时的血毒症;一种有力的抗氧化剂
苏 氨 酸 是协助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不可缺少的氨基酸;防止肝脏中脂 肪的累积;促进抗体的产生,增强免疫系统
缬 氨 酸 加快创伤愈合;治疗 肝功能衰竭;提高血糖水平,增加生长激素
异亮氨酸 血红蛋白形成必需氨基酸;调节糖和能量的水平,帮助提高体能;帮
助修复肌肉组织
苯丙氨酸 降低饥饿感;提高性欲:改善记忆力及提高思维的敏捷度;消除抑郁 情绪
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的句名称及对人体的功效?
一.甘氨酸 (GLY)
1、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防治高血压
2、降低血液中的血糖值,防治糖尿病
3、能防治血凝、血栓
4、提高肌肉活力,防止胃酸过多
5、甜味为砂糖的0.8倍,对人体有补益等营养作用
二.亮氨酸(LEU)
1、降低血液中的血糖值,对治疗头晕有作用
2、促进皮肤、伤口及骨头有愈合作用
3、如果缺乏时,会停止生长,体重减轻
三.蛋氨酸 (MET)
1、参与胆碱的合成,具有去脂的功能,防治动脉硬化高血脂症
2、有提高肌肉活力的功能
3、促进皮肤蛋白质和胰岛素的合成
四.酪氨酸 (TYR)
1、造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黑色素的必需氨基酸
2、可防治老年痴呆症
3、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
4、对治疗胃溃疡等慢性疾病、神经性炎症及发育不良等效果
5、与色素形成有关系,缺乏时会利白化症
五.组氨酸(HIS)
1、参与血球蛋白合成,促进血液生成
2、产生组氨、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管壁的渗透性
3、医治胃病、十二指肠等有特效
4、促进腺体分泌,对过敏性疫病有效果
5、可治疗消化性溃疡、发育不良等症状
6、对治疗心功能不全、心绞痛、降低血压、哮喘及类风湿关节炎 有效果
六.苏氨酸(THR)
人体必需,缺乏时会使人消瘦,甚至死亡
七.丙氨酸(ALA)
1、能促进血液中酒精的代谢(分解)作用增强肝功能,有保肝护肝作用
2、甜味为砂糖的1.2倍
八.异亮氨酸 (ILE)
1、能维持机体平衡,治疗精神障碍
2、有促进食欲的增加和抗贫血的作用
3、如果缺乏时,会出现体力衰竭,昏迷等症状
九.色氨酸(TRY)
1、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2、防治癞皮病
3、促进生长,增加食欲
4、甜味为砂糖的35倍,配制生产的低塘食物等对糖尿病、肥胖病人食用较好
十.胱氨酸 (CYS)
1、有治疗脂肪肝和解毒效果
2、治疗皮肤的损伤,对病后、产后脱发有疗效
十一.赖氨酸(LYB)
1、参与结缔组织、微血管上皮细胞间质的形成,并保持正常的渗 透性
2、可增加食欲,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免疫能力,改善发育 迟缓,防止蛀牙,促进儿童生长
3、提高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生长
4、如果缺乏,会降低人的敏感性,妇女会停经,出现贫血、头晕、头昏和恶心等病状
十二.天门冬氨酸(ASP)
1、降代血氨,对肝有保护作用
2、对肌肉有保护作用,可治疗心绞痛,对心肌梗塞等有防治效果
3、增加鲜味,促进食欲
十三.缬氨酸(VAL)
1、促使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2、如果缺乏时,会造成触觉敏感度特别提高,肌肉的共济运动失调
3、可作为肝昏迷的治疗药物
十四.苯丙氨酸(PHE)
在机体内转变为酪氨酸,促进甲状腺素和肾和肾上腺素的合成
十五.脯氨酸 (PRO)
对高血压有疗效作用
十六.丝氨酸 (SER)
1、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防治高血压
2、是脑等组织中的丝氨酸磷脂的组成部分
3、结核细菌病有效果,可治疗肺病
十七.谷氨酸 (GLU)
1、降低血氨,有解氨毒的作用
2、参与脑的蛋白和塘代谢,促进氧化,改善中枢神经活动,有维持和促进脑细胞功能的作用,促进智力的增加
3、对严重肝功能不全,肝昏迷,酸中毒,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 衰弱等有治疗效果
4、对治疗胃溃疡、胃液缺乏、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效果
5、保护皮肤湿润,防治干裂,如配制的洗涤剂、化妆品,对皮肤、粘膜元刺激,适于幼儿及皮肤病患者使用
十八.精氨酸(ARG)
1、降低血氨,促进体中尿素生成,治疗肝昏迷等
2、增加肌肉活力,保持性功能,对治疗精子减少症有作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