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公司向境外出售中国高铁数据被查,此举带来了哪些影响?
上海一公司向境外出售中国高铁数据被查,此举带来了哪些影响?
众所周知,高铁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在我国高铁高速发展的今天,全世界多数国家还没有掌握这项技术,或者是相较于我国落后许多的高铁技术,因此上海这家公司向境外企业出售中国高铁数据将产生如下重要影响。
一、高铁技术属于高精尖技术,而我国的高铁技术正如笔者开头所写的是世界一流水平,是国际上最顶尖的,因此很多国家都会想与我国合作开发高铁,而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则是通过窃取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这是商业上的窃取行为,是可耻的。因此这家公司将高铁数据出售给外国公司,即是将重要技术指标卖给国外公司,这将导致我国高铁技术的外泄。
二、对我国高铁产业生产重要影响,高铁是我国技术出口的一张名片,许多国家都从我国引进高铁技术,包括购买设备和技术,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一旦技术外泄,将导致国外公司在技术上与我们形成竞争力,对我国的高铁产业市场形成挤压,势必影响出口。
三、关键技术往往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技术,高铁的核心技术对于我们来说是重要的资本,不论是国际上的贸易谈判,还是外交领域的沟通交流,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我们可以利用高铁关键技术换来外汇,也可以换来别国的其它技术,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如果高铁核心技术外泄,将导致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和谈判力。
因此综上所述,高精尖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不能有任何的外泄。
中国高铁“走出去”了吗?
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足够成熟,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政府正在促进铁路技术和高铁列车的出口,提高在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先生上个月告诉《中国日报》,新研制出的“复兴号”列车将代替 “和谐号”(Harmony),成为将来中国主要出口的高速列车。
中国的高速列车已经销往102个国家和地区,去年签署了高达180亿美元的高铁协议(约合人民币1186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40%。中国和泰国已经同意建立一条经由老挝的高速铁路。此外,中国和日本都希望建设连接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新加坡的350公里的高铁线路,该线的招标将在年底前进行。
胡先生说,“我曾经非常羡慕日本和台湾地区的高速列车,但现在我感觉我们已经超越了他们,如果中国说我们是第二,我认为没有人敢说他们是第一。”
中国高铁出口到哪几个国家?
之前李总理在俄罗斯完成了一个200亿美元的大单,从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的770公里高铁项目,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第一站。在南美国家巴西,秘鲁和中国联合筹建的两洋铁路项目值得期待。
之前曾经中标泰国,印度,和墨西哥的高铁项目。但是现在看来,泰国取消了项目,选择了日本高铁,墨西哥也取消了项目,赔偿中国政府131万美元,嗯没错,项目本来签下来是37亿的订单。墨西哥城海拔2250米,克雷塔罗海拔3360米。在高低落差1110米、208公里长墨西哥城—克雷塔罗线上建设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需要建设高比例的大量桥梁和隧道。目前世界上具有实际高海拔和高桥隧比例施工经验的高铁承建商只有中国,同时项目不到四年的勘察、设计、施工周期,目前也只有中国承建商可以做到,欧洲和日本基本需要六至七年以上完成工程难度更低的类似项目。工程难度高和施工周期短这两个深层次难题,是中国铁建在墨西哥城—克雷塔罗的高铁首轮竞标中唯一参与者的原因。(引自和讯网 2015-2-15)印度好像也取消了。英国曾经承诺使用中国高铁改造它从伦敦地区通向中西部城市的交通网络,但是最后阶段放弃中国技术转而采用日本日立领衔的企业团体,总价值大约在45亿英镑。
中国高铁的优势主要在于造价低廉。同等里程的造价要比西方国家低1/3到1/2。失利的中标个人觉得主要是利益争斗吧,美国和西方其实是不太希望中国在一些高科技领域真正做大的……你卖卖衣服就好了,要卖铁路,着实令人担心啊!然后其实泰国,墨西哥,印度都是较亲西方的政府。其实地缘政治因素和政府内部的压力往往是中国高铁出口先声夺人,最后不了了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从1998年以来,中国高铁的技术先后师承瑞典,加拿大,德国,法国和日本。毕竟在关键技术领域还不成熟老道。尤其是在整车出口方面,中国当年学习法国庞巴迪,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一旦出口便和当初的技术输入国在国际市场形成竞争关系,对方完全可能提起诉讼。伟大的销售员李总理很多时候是用政治亲善为手段推销我国的高铁,刚开始失败两个标书很正常。中国在国际自由市场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自身特点成功营销,离不开企业在谈判人才上的重视,也离不开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
现在中国铁路面临哪些技术难题?
知识产权限制
所谓中国高铁技术主要来自国家多家公司!以德国ICE 技术为核心的中国CRH(和谐号)和以日本新干线技术为核心的CRH2。
中国的高铁技术确实是引进的。可喜的是,在改进技术早已经成熟的国人努力下,德、日两国的高铁技术基本都消化吸收了,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引进技术融合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最近,日本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社长葛西敬之日前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不断发展的高速铁路行业“窃取”外国技术,并且在安全上打折扣。
高铁技术限制
一个烟头能使高铁停运,细小的粉尘都能影响高铁的运营等五花八门的问题早已经把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推到风口浪尖上!国内运营高铁接二连三出现的问题说明,占取地利的中国高铁都不能在本土安心的顺利运营,不远万里到美国后就能万事大吉了?
事实上,动辄超过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需要技术缜密的配套设施(各种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及兼容),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铁道部与交通部们),需要反应迅速的维修队伍(实际的维修速度比想象的慢得多)!这些,至少目前中国还达不到。
尽管,中国目前已在土耳其、委内瑞拉和沙特阿拉伯开始高速铁路援建项目。但相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美国,中国的高铁出口基本没有参考。
人力资源限制
一般情况下,这个合作项目在美国可能会创造4000人就业,因为未来高速机车和系统控制至少80%的部件由美国商人提供,最终组装也要在美国进行。”
如果中国参加加州高铁建设,将面临独立工会和环境监测等法规的障碍,美国劳工和移民法规也比中国严格千倍。为增加互信,合作前的承诺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铁道部高速铁路负责人说,如果中标,将严格遵守美国法规。
美国的高工资、高福利绝对是中国的相关部门不得不严肃对待的问题。如果对高铁的先期投资过高,对运营后的赢利将变得更加困难。
未来展望
除中国外,日本、德国和法国也计划参加加州高铁招标。加州虽然没有确定合作对象,但加州高速铁路管理局董事会成员戴维·克兰说,除技术和设备外,中国还可能提供大约100亿美元,因为高铁项目未来建设需要430亿美元,中国的建议因为不存在“明显的弱点”。
原来如此!
美国总统***今年初宣布总额8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为全美13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提供资金,加州获得23.4亿美元。
相对中国2012年前的3000亿美元、2020年以前的6万亿人民币的投入,博主貌似懂得了“大巫见小巫”的道理。因此,1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几乎可以买一送一!顺便维持来之不易的中美关系大局:)
加州政府说,至于项目投资,无论是某种形式的贷款,还是现金投资,我们都将主要关心投资的条件和对公共纳税人担保的依赖程度。由于资金短期,政府关心财政压力和公共承受力,资金来源将是重要的考量。
当年德国修建上海磁悬浮高铁的时候是不是德国出资金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摸着石头过河总会有不知深浅的时候。为了在美国市场落地生根,代价总是要付出的。
但能否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结果值得期待。(于洲)
●
30年来,一向被称为“大国技术”的高铁技术,全世界只有法国、日本和德国走在前沿。目前,中国用5年的时间走完他们50年的发展历程并且综合能力超出,这不能不使其震惊,并令日本同行非议,也使得原本平静的世界高铁市场竞争变得暗流涌动。
●
高铁运载量大、节能,很适合中国的生态环境。以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综合来衡量,中国有着世界最大的高铁市场。同时,对这一庞大市场进行保护、发展“进口替代”的难度也小得多。比如,日本的高铁技术为世界一流,但本国国土狭小,市场规模很难和中国匹敌。另外,高铁不像汽车,不是由消费者直接决定取舍,而多半是国家进行选择。这就给保护本国市场提供了机会,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宝贵空间。中国在技术赶超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本土的市场规模优势,大力发展“进口替代”,即逐渐用本国技术替代进口技术,高铁能“保底”的市场规模就相当可观了。
中国高铁出口到那几个国家了?
中国高铁目前只出口到印尼。
2015年10月中国获得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这是中国高铁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项目。
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正式签署了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协议,该合资公司将负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帮助印尼培训高铁管理和运营人才,在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同时,将中国高铁技术和经验带到印尼。
印尼首都雅加达至第四大城市万隆的高速铁路,全长15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00公里,拟于2015年11月开工建设,3年建成通车。届时,雅加达到万隆间的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以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