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蛋白质是由很多氨基酸构成的吗?
- 2、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一般是多少?
- 3、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 4、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 5、蛋白质至少要含多少个氨基酸?
- 6、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到底多少种
蛋白质是由很多氨基酸构成的吗?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有些蛋白除了氨基酸之外,还含有其他成分。
至于一个蛋白含有多少个氨基酸,那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一般认为,至少要有几十个,分子量6000以上。在此一下就叫做肽。不过这个界限不是绝对的,如牛胰岛素分子量为5700,一般仍认为是蛋白质。上限没有规定,较大的蛋白质如肌联蛋白,是骨骼肌中的一种蛋白质,分子量为270万,大约25,000多个氨基端。
蛋白质按分子组成分类:
1.简单蛋白 完全由氨基酸组成,不含非蛋白成分。如血清清蛋白等。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可将简单蛋白分为以下7类:清蛋白、球蛋白、组蛋白、精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和硬蛋白。
2.结合蛋白 由蛋白质和非蛋白成分组成,后者称为辅基。根据辅基的不同,可将结合蛋白分为以下7类:核蛋白、脂蛋白、糖蛋白、磷蛋白、血红素蛋白、黄素蛋白和金属蛋白。
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一般是多少?
蛋白质为生物大分子,分子量一般在8000以上,按照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10计算,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为:73个.
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 种。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 一个氨基 和 一个羧基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 同一个碳原子上。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 R基 的不同。
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人体20种蛋白质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差别取决于侧链基团R的不同。通常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或性质将20种氨基酸进行分类
根据侧链基团的极性
1、非极性氨基酸(疏水氨基酸)8种
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脯氨酸(Pro)苯丙氨酸(Phe)
色氨酸(Trp)蛋氨酸(Met)
2、极性氨基酸(亲水氨基酸):
1)极性不带电荷:7种
甘氨酸(Gly)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半胱氨酸(Cys)
酪氨酸(Tyr)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
2)极性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3种
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3)极性带负电荷的氨基酸(酸性氨基酸)
2种
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
根据氨基酸分子的化学结构
1、
脂肪族氨基酸:
丙、缬、亮、异亮、蛋、天冬、谷、赖、精、甘、丝、苏、半胱、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2、
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3、
杂环族氨基酸:组氨酸、色氨酸
4、
杂环亚氨基酸:脯氨酸
人体内的氨基酸分为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
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指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约为蛋白质需要量的20%~37%。共有10种其作用分别是:
赖氨酸: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
色氨酸: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
苯丙氨酸: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
蛋氨酸(甲硫氨酸):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
苏氨酸: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
异亮氨酸: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
亮氨酸:作用平衡异亮氨酸;
缬氨酸:作用于黄体、乳腺及卵巢。
精氨酸:精氨酸与脱氧胆酸制成的复合制剂(明诺芬)是主治梅毒、病毒性黄疸等病的有效药物。
组氨酸
人体虽能够合成精氨酸和组氨酸,但通常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因此,又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2、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amino
acid):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例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
蛋白质至少要含多少个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蛋白质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条多肽链有二十~数百个氨基酸残基不等;各种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3%,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8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被食入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在体内主要用于重新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人体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谢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孕产妇的优生优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与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到底多少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天然氨基酸有180多种,但多数是不参与蛋白质组成的,只有这这二十种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组成,因此又称为蛋白质氨基酸。
虽然蛋白质中还含有其他种类的氨基酸,但多数是在这二十种氨基酸基础上由酶催化而成的。
这二十种氨基酸是: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
扩展资料:
氨基酸的作用:
生理调节:
要素的蛋白质,它在食物营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在人体内并不能直接被利用,而是通过变成氨基酸小分子后被利用的。
即它在人体的胃肠道内并不直接被人体所吸收,而是在胃肠道中经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高分子蛋白质分解为低分子的多肽或氨基酸后,在小肠内被吸收,沿着肝门静脉进入肝脏。
一部分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分解或合成蛋白质;另一部分氨基酸继续随血液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任其选用,合成各种特异性的组织蛋白质。
在正常情况下,氨基酸进入血液中与其输出速度几乎相等,所以正常人血液中氨基酸含量相当恒定。如以氨基氮计,每百毫升血浆中含量为4~6毫克,每百毫升血球中含量为6.5~9.6毫克。
饱餐蛋白质后,大量氨基酸被吸收,血中氨基酸水平暂时升高,经过6~7小时后,含量又恢复正常。
说明体内氨基酸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以血液氨基酸为其平衡枢纽,肝脏是血液氨基酸的重要调节器。
因此,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被人体所吸收,抗体利用这些氨基酸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
当每日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适宜时,摄入的氮量由粪、尿和皮肤排出的氮量相等,称之为氮的总平衡。实际上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不断合成与分解之间的平衡。
正常人每日食进的蛋白质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增减食入量时,机体尚能调节蛋白质的代谢量维持氮平衡。食入过量蛋白质,超出机体调节能力,平衡机制就会被破坏。
完全不吃蛋白质,体内组织蛋白依然分解,持续出现负氮平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终将导致抗体死亡。
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a-酮酸,随着不同特性,循糖或脂的代谢途径进行代谢。a-酮酸可再合成新的氨基酸,或转变为糖或脂肪,或进入三羧循环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放出能量。
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酚基及亚氨甲基等。
一碳单位具有一下两个特点:1.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 2.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 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
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
参与构成酶、激素、部分维生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氨基酸分子构成),如淀粉酶、胃蛋白酶、胆碱脂酶、碳酸酐酶、转氨酶等。
含氮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或其衍生物,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促肠液激素等。有的维生素是由氨基酸转变或与蛋白质结合存在。
酶、激素、维生素在调节生理机能、催化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氨基酸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