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小麦用的含氨基酸水溶肥可以用于花生?
- 2、小麦后期要用什么水溶肥?
- 3、水溶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这种肥料比较适合什么农作物?
- 4、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 5、水溶肥用于哪些作物会比较好呢?
- 6、小麦前期需要用什么配比的水溶肥?
小麦用的含氨基酸水溶肥可以用于花生?
你好,可以的呀。含氨基酸水溶肥,营养丰富,使用后效果很好。
花生播种,春季5cm土层地温稳定在12℃时,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种。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地膜覆盖栽培可稍提前7~10天。
垄作:垄距50cm,穴距13~17cm,即12万~15万穴/公顷,每穴播两粒。
田间管理
清棵蹲苗:苗基本出齐时进行。先拔除苗周杂草,然后把土扒开,使子叶露出地面。注意不要伤根。清棵后经半个月左右再填土埋窝。
中耕除草:在苗期、团棵期、花期进行3次中耕除草。掌握“浅、深、浅”的原则,注意防止苗期中耕雍土压苗;花期中耕防止损伤果针。
培土:开花后半个月进行培土,不宜过厚,以3cm为宜。
覆膜栽培
覆膜到出苗期间,发现薄膜破口或覆盖不严时,及时用上重新压埋、堵严。当幼苗破膜拱土,开始露出真叶时,扒去膜上的土,使子叶露于地表。发现缺穴,立即用催出芽的种子补种。开花前在畦沟内进行1次中耕除草。在开花下针到荚果充实期间,根据花生长势,可在叶面喷施海餐沃粉剂磷酸二氢钾2~3次,加大营养输送量,促进果实发育,提高花生的产量。在此期间,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水。
小麦后期要用什么水溶肥?
后期施肥,小麦抽穗以后仍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元素。这时小麦根系老化,吸收能力减弱。因此,一般采用根外追肥的办法。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可以喷施1%~2%浓度的尿素,每公顷喷溶液750升左右。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公顷可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0升。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不少地方在小麦生长后期喷施黄腐酸、核甘酸、氨基酸等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起到一定作用。
水溶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这种肥料比较适合什么农作物?
水溶肥可完全溶解于水,不会有任何残渣,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片完全吸收利用。与滴灌设备、无土栽培和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配合使用,肥料利用率达到80-90%,能提高肥料作物吸收率;腐殖酸,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氨基酸,促进养分全面吸收;活性菌,可增强植物对土壤病害的抵抗能力。
喷施:水稻、小麦等作物扬花后期至灌浆初次,喷洒浓度为0.01%~0.05%,每亩喷洒约50㎏稀溶液,喷洒时间最好在下午2点至6点之间。产品标准规定,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中的腐殖酸含量分别不低于3%,大量元素不低于20%;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中的腐殖酸含量不低于30g/L,大量元素不低于200g/L;
液体肥的吸收利用率高,为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按照用量来使用,另外就是施肥间隔,液体肥用于追肥,追肥期间持效期短,一般20多天
液体肥料能快速与灌溉水混合均匀, 不仅可以通过喷灌、 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 还可以与沟畦灌等传统灌溉方式融合, 随水施肥, 大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水溶肥和液体肥料都为作物中后期追肥常用肥料,肥效短但见效快,同样用量少施肥方式简单快捷高效,另外液体肥料属于水溶肥种类的范畴,水溶肥其实是一个总的概称。液体肥采用根部滴灌要求滴灌带距离果树根部周围15cm处,这样可促使毛根系向外生长扩张。而不是以根部中心位置进行,反而使得毛根系过于集中生长反而不利
在水溶性化肥的家族中,肥效最长的当属于长效尿素肥料和多功能长效复合肥。长效尿素肥料种类较多,包括有机长效氮肥和包膜材料,如脲甲醛、脲乙醛,尿素长效包膜肥等
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如下:
1、主治补虚,长时间食用能够养肠胃、增强气力、使人肌肉结实。可以养气、补不足,有益五脏。将它和水调服可以治疗中暑、肺热;将它敷在痈疮伤处,可以散血止痛。
2、小麦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经加工的小麦能够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3、小麦中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还可以预防便秘。
4、小麦是粗粮,经常食用可以排出毒素,减少患结肠癌的几率。
5、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索E,尤以维bai生素E的含量最为丰富,含有胆碱、卵磷脂、精氨酸等,可增强记忆;还含钙、磷、铁及帮助消化的酶;甘、咸,凉,能补虚损,健脾胃,清虚热,利尿养肾。
水溶肥用于哪些作物会比较好呢?
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西瓜、葡萄等水果,药材,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都可以用水溶肥,水溶肥价格偏高,当让效果也会比普通肥料好,选择施用前应考虑成本。
小麦前期需要用什么配比的水溶肥?
高氮的水溶肥。沃叶高氮的就可以,25-15-10的。
小麦施肥直接关系着小麦的生长,也决定着来年的收获情况,那小麦如何施肥更好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麦施肥的方法。
小麦需肥规律:小麦每生产500公斤干物质,需要吸收10.5克纯锌、9克纯硼、13克纯锰、0.44克纯钼和4克纯铜,微量元素量虽小,但缺少了某一种,产量会大打折扣。而小麦每生产500公斤籽粒,需13-15公斤纯氮、5-8公斤纯磷、7.5-11.5公斤纯钾。考虑到秸秆还田、肥料利用率、不同地块肥力差异等因素,专家建议,小麦播前需底施纯氮7.5-11.5公斤(另追施纯氮9-11公斤)、纯磷6.5-10.5公斤、纯钾7.5-10公斤。
小麦营养吸收规律:返青期前需要吸收养分量占总施肥量,约1/6的氮、1/8的磷和1/10的钾。起身抽穗前约需65%的氮、45%的磷和85%的钾(起身期到拔节期约需25%,拔节到抽期约需60%),抽穗后需20%左右的氮和40%左右的磷。磷元素的移动性小、后效大,磷肥施入耕作层全层比集中施用的利用率高340%,磷肥做底肥一次性施入为好。钾素在起身到抽穗前约需85%,钾肥可做一次性全部底施或者1/3底施、2/3在起身拔节期结合追氮肥而追施。由于钾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也较小,且追施增加人工成本,建议在小麦播前一次性底施。氮肥最好底施1/3左右,起身拔节期追施2/3左右为宜。玉米秸秆还田地块还需增加4-8公斤纯氮分解秸秆。
小麦底肥施用比例,亩用尿素15公斤(也可用含氮17%的碳酸氢铵50公斤替代),磷酸二铵15公斤、氯化钾15公斤,亩投入约110元。亩施入氮磷钾总养分为25.5公斤。在此基础上,注意生长期及时追施尿素和叶面肥。种植户若有微灌设备,也可将底肥中的钾肥少用1/2-2/3,春季结合追施氮肥施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