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池塘倒藻后怎么处理
1.白天使用通威伴侣三(硫代硫酸钠等,净水解毒)配合通威改水解毒宝(多元有机酸等,解毒)消除水中毒素,夜间通威高氧(颗粒氧)底部增氧。
2.当转水倒藻时,首先考虑增氧,开动增氧机并在周围泼洒通威伴侣三通透上下层水体,为氧气进入水体打开通道;全池使用通威改水解毒宝清除水中藻毒素等,然后使用通威底改净氧化池底;晚上使用通威高氧稳定并增加池底溶氧。
3.转水倒藻后用通威伴侣四(微量元素等)配合通威黄金肽(提供碳源)补充藻类所需的碳源、微量元素及各种矿物质;添加邻塘池水,引进藻种,快速肥水。
4.检测pH值,偏低时用生石灰水泼洒调节,注意增氧,特别是养殖对象规格较大或密度较大时,同时投放、抗应激和解毒的药物补充新水,肥水,如果按第三步做了一次没有效果。
5.有条件者应检测水中是否有大量原生动物,如果是则应先杀灭后再肥水,有时绿色的水体变混浊后,其中会有大量的甲藻,水色是黄泥色的,此时应用灭藻剂来处理,再考虑肥水,切忌盲目施放肥料、底改和活菌,以致延误时机并加大处理难度。
扩展资料:
发生倒藻”时,水体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是水中少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溶解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导致pH值迅速下降,一般会在7.5以下。
由于大量死藻的分解,会加大氧的消耗,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而池塘本身的自净细菌不能及时分解大量的死藻,特别是遇上阴雨天时更明显。三,水中的原生动物大量繁殖起来,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四,缺乏藻类的沉降作用,水中悬浮物(微尘、粪便、死藻等)成混浊状态。
老化导致鱼类突然死亡,池水透明度过大,引起底栖青苔滋生。青苔光合作用较强,强烈吸收水中的营养盐,限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引起有害菌大量繁殖。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氨氮、亚硝酸盐过高。
而且池水清澈见底,不利于鱼虾的栖息,会导致鱼虾藻类毒素中毒、缺氧、发病、死亡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倒藻
罗氏沼虾倒澡怎么处理?
罗氏沼虾遇到强降雨或者连续阴雨天气时容易引发倒藻现象,进而导致水质恶化、水体缺氧,如果应对不当会诱发罗氏沼虾大量死亡。下面提供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罗氏沼虾倒藻期间在白天11:00——15:00 轮流开启两台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降低亚硝酸盐对沼虾的毒性作用。夜晚提前打开增氧机,防止缺氧现象发生。
8月28日上午排出10厘米底层水至鲢鳙鱼养殖池塘内,另外注入等量藻相丰富的水源(旁边已消毒的沼虾养殖池塘水);8月29日晴天,上午10:00,全塘泼洒“氨基酸肥水膏”3升,同时打开增氧机。结合每天观察水色发现:水色逐渐变绿但效果不太理想,于是相同的肥水操作于9月1日、2日又进行一次,之后观察发现水色转绿速度明显加快。8月29日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至0.8毫克/升,且至9月1日期间4 天内,一直维持在0.8毫克/升,因此决定于9月2日开始,每天下午减料500克/亩,直至亚硝酸盐降低为止。
通过采取以上应对措施,结合每天水质监测发现:水体亚硝酸盐浓度于9月3日、4日达到最大值1.0毫克/升,之后开始逐渐降低,于9月8日降低至0.2 毫克/升,并且截至养殖结束(9月28日开始抓虾), 水体亚硝酸盐浓度未超过0.4毫克/升。
1.养殖过程中,当发现水体藻相较浓且发现有死藻现象出现时,如池塘下风口水体中含有棕褐色的丝状物且伴随有许多独立的泡沫,此时应立即选择在晴天上午,用适量生石灰全塘泼洒去除部分藻类和对水体消毒。
2.当发生倒藻现象时,应先对水体进行解毒,防止藻类死亡过程释放的毒性物质对罗氏沼虾造成危害。藻类的大量死亡,会导致水体中的离子铵不能被藻类大量吸收利用,而是通过亚硝化细菌的氧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导致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升高。此时进行大换水,虽然可以取得显著效果,但亚硝酸盐浓度短时间内会再次升高,因此应该进行肥水工作,提高池塘水体中藻类丰度,减少亚硝酸盐的来源再结合换掉少量底层水(10厘米)、解毒和底改等工作,使亚硝酸盐浓度在7——9天内降至小于0.2毫克/升,且稳定不易反复。
虾池用什么样的生物肥肥水最好
虾池浮游动植物的作用
虾池浮游动植物是对虾前期的直接饵料和中后期的间接饵料,同时是整个养殖期间水质稳定的主要作用者,而浮游植物毛产量到对虾产量的转化率为7.1%。
何为对虾养殖的肥水?
肥水就是培育单细胞藻类和浮游饵料动物,通过人工在灌满天然海水的池塘施加促进单胞藻类生长的各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来迅速促使单胞藻繁殖生长。
肥水注意事项
由于生物链关系,浮游饵料动物大量繁殖使各种生物在水池中保持暂时的动态平衡,建立起有充足饵料生物的养殖水体以满足虾苗摄食,保障早期虾苗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生长。但这种平衡是建立在藻类能满足浮游动物摄食的情况下,随着浮游动物不断生长繁殖,水体暂时的动态平衡会被打破。所以,肥水时要注意水体的这种平衡,保证有稳定的、能降解水中有机物来补充水中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细菌,否则很容易造成藻类大量死亡。
最适宜对虾养殖的水体
最适合虾苗摄食的动物饵料为挠足类,而适合挠足类、肢角类生长繁殖的饵料是被称为海洋“牧草”的硅藻,故茶褐色和金黄色水体是早期最适合投入虾苗的水色。但单一藻类会在不良天气影响或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下出现大量死亡或被吃掉,造成水体变清,那么要保持这种藻类免受这些不良因素影响,必须在水体中生长各种藻类,形成一种藻相平衡,而硅藻类和绿藻类并存的虾塘水质是最埋想的水环境。这两种藻类由于对阳光强度有不同的适应(浮游硅藻适应高强度的光线,而绿藻稍弱),在不同强度的阳光下,会选择适合于自己生活的水层,相互保护,自然形成透明度稳定的水体。如果能保持水中优良的菌相稳定并且没有人为因素或特别恶劣天气影响,水体将保持平衡直至对虾的收成。因此,优良的藻相菌相平衡一方面可形成水质稳定的水环境,另一方面可满足早期虾苗摄食天然饵料的目的。
肥水的具体措施
1、清塘完毕后,用60一80目筛绢网过滤,灌进新鲜海水60厘米深,按每亩5一10公斤的茶麸用量,发酵3一5天后,用水溶解泼洒到虾塘中(根据塘底的瘦、肥酌情增减),或使用【夫沃施沃叶菌肥】,糖分甜度高。
2、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早上,施加肥水育藻剂一次。
3、隔天继续施用肥水育藻剂,这时的水色为浅褐色或浅黄色,在塘底明显形成一层底栖硅藻。
4、逐渐加深水位,然后等待虾苗的投放。池塘水色也逐渐变成茶褐色或黄色为主,浅绿色为次的水体。
5、选好虾苗,在投苗前两天,再追施肥水育藻剂一次,使虾塘水体的透明度降到40厘米,此时的单胞藻类发展到高峰,三天后,浮游动物也发展至高峰期,这是投虾苗的最佳时期。如果没有确定虾苗投放时间最好不要第三次迫施育藻剂,以防造成徒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