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种氨基酸的疏水性排列
- 2、组成蛋白质疏水性最强的氨基酸是__。 极性最强的氨基酸是__。
- 3、氨基酸疏水性强弱怎么判断
- 4、疏水性氨基酸口诀
- 5、亲水性和疏水性氨基酸如何定义
- 6、疏水性氨基酸有哪些?
20种氨基酸的疏水性排列
20种氨基酸的疏水参数见下面:
Arg(R)
-4.5
Lys(K)
-3.9
Asn(N)
-3.5
Asp(D)
-3.5
Gln(Q)
-3.5
Glu(E)
-3.5
His(H)
-3.2
Pro(P)
-1.6
Tyr(Y)
-1.3
Trp(W)
-0.9
Ser(S)
-0.8
Thr(T)
-0.7
Gly(G)
-0.4
Ala(A)
1.8
Met(M)
1.9
Cys(C)
2.5
Phe(F)
2.8
Leu(L)
3.8
Val(V)
4.2
Ile(I)
4.5
我要说的是疏水性与氨基酸的侧链有关,AA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极性带电荷和极性不带电荷四种。前两种非极性,疏水性强;后两种极性还可能形成氢键,亲水;
组成蛋白质疏水性最强的氨基酸是__。 极性最强的氨基酸是__。
组成蛋白质的疏水性最强的氨基酸是ILE,极性最强的氨基酸是ARG。
望采纳!
氨基酸疏水性强弱怎么判断
看亲水基团所占的体积多少,多的亲水性就强,亲水的:羧基、磺酸基、硫酸基、磷酸基、氨基、季铵基、含氧基团、醚基、羟基。
极性氨基酸(亲水氨基酸):
1、极性不带电荷/极性中性氨基酸:苏氨酸(Thr)、丝氨酸(Ser)、半胱氨酸(Cys)、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酪氨酸(Tyr) 口诀:苏丝半酪天谷(酰胺)。
2、带正电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3种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口诀:赖精组。
疏水性氨基酸
某溶质的疏水性(Hydrophobicity),是以其从水移于有机溶剂时的自由能的变化量来测定的,可通过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而测出。氨基酸侧链的疏水性,是从各氨基酸的疏水性减去甘氨酸疏水性之值来表示(C.Tanford)。疏水性氨基酸有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蛋氨酸(甲硫氨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疏水性氨基酸
疏水性氨基酸口诀
口诀:记得以前特别不爽一个姓苏的人(苏氨酸),这人就是一个混蛋(蛋氨酸也就是甲硫氨酸),笨蛋(苯丙氨酸),尤其这个人的本质就是一个大赖皮(赖氨酸)。
而且他非常好色(色氨酸),总喜欢携着(缬氨酸)两个漂亮美女,一个很漂亮(亮氨酸),另一个异常漂亮(异亮氨酸)。
某溶质的疏水性
(Hydrophobicity),是以其从水移于有机溶剂时的自由能的变化量来测定的,可通过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而测出。氨基酸侧链的疏水性,是从各氨基酸的疏水性减去甘氨酸疏水性之值来表示(C.Tanford)。疏水性氨基酸有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蛋氨酸(甲硫氨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疏水性氨基酸
亲水性和疏水性氨基酸如何定义
疏水性氨基酸为侧链具有高疏水性的氨基酸之总称;亲水性氨基酸为侧链具有高亲水性的氨基酸之总称。
1、非极性氨基酸(疏水氨基酸):9种,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甲硫氨酸(Met) 脯氨酸(Pro)口诀:甘丙缬亮异苯色甲脯
2、极性氨基酸(亲水氨基酸):
1)极性不带电荷/极性中性氨基酸:苏氨酸(Thr)、丝氨酸(Ser)、半胱氨酸(Cys)、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酪氨酸(Tyr) 口诀:苏丝半酪天谷(酰胺)
2)带正电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3种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口诀:赖精组
3)带负电氨基酸(酸性氨基酸) 2种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 口诀:天谷
扩展资料
疏水性氨基酸在蛋白质内部,由于其疏水的相互作用,而在保持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上起作用(参见疏水结合)。另外在酶和基质、抗体和抗原间的相互作用等各种非共价键的分子结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抗体的与抗原结合的部位上有很多疏水性氨基酸,它参与与半抗原的结合。
在维持生物膜的结构方面,疏水性氨基酸也具有作用,例如在红血球膜上存在的血型糖蛋白其膜内部分有许多疏水性氨基酸,形成一个疏水的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氨基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疏水性氨基酸
疏水性氨基酸有哪些?
疏水性氨基酸有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蛋氨酸(甲硫氨酸)。
疏水性氨基酸在蛋白质内部,由于其疏水的相互作用,而在保持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上起作用。另外在酶和基质、抗体和抗原间的相互作用等各种非共价键的分子结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抗体的与抗原结合的部位上有很多疏水性氨基酸,它参与与半抗原的结合。
在维持生物膜的结构方面,疏水性氨基酸也具有作用,例如在红血球膜上存在的血型糖蛋白其膜内部分有许多疏水性氨基酸,形成一个疏水的区域。
扩展资料
某溶质的疏水性(Hydrophobicity),以其从水移于有机溶剂时的自由能的变化量来测定的,可通过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而测出。氨基酸侧链的疏水性,是从各氨基酸的疏水性减去甘氨酸疏水性之值来表示(C.Tanford)。
疏水结合的产生是由于防止随着水熵的减少而使自由能增加而引起的,因而具有温度越高结合力越强的特征。对作为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支持力,而疏水结合起着很大的作用。另外,肥皂等所以容易产生微胞(micelle),也是由于疏水结合的缘故。
像甲烷这样的碳氢化合物是难溶于水的,这是因为甲烷溶于水时,就会在其分子周围形成和冰一样结构的水,由于形成所谓的冰简,从而使熵减少。像蛋白质那样含有疏水残基和亲水残基的物质溶于水时,疏水基就包入到分子的内侧,通过露在外侧的亲水基结构,从而防止了熵的减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