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的供需状况
全球钾盐资源分布较为集中
跟据USGS统计,全球探明钾盐(折K2O)资源量大约2500亿吨,钾盐资源区域分布极度不均,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储量占全球钾盐资源总储量比重超过60%左右。
从全球钾盐总产量来看,2016-2021年全球钾盐产量整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21年,全球钾盐的矿产品产量达到4600万吨(折纯K₂O),同比2020年增长5%。茄樱派
分国家/区域钾盐产量来看,2021年,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三国钾盐的矿产品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5%,而中国钾盐产量位列全球第四,占比约13%。
全球钾肥市场垄断特征明显
在全球钾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钾肥行业形成了寡头颤贺垄断的产业格局。从全球钾肥生产企业来看,全球领先钾肥生产企业有加拿大Nutrien(加钾、加阳于2017年合并)、乌拉尔钾肥、白俄罗斯钾肥、美国美盛、以色列ICL、中国盐湖股份、德国K+S、欧洲化学公司Eurochem等。2021年,全球前五大企业产能占比超过70%,国际钾肥市场寡头竞争特征明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钾肥消费市场
钾肥的消费主要与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施肥量有关。目前,全球主要的钾肥消费国有中国、巴西、美国和印度等。2021年,中国钾肥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约25%,其次是巴西和美国的消费量占比均在10%以上。
—— 以上颂历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钾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钾肥紧缺的原因,钾肥有哪些种类
回答中国钾肥紧缺主要是因为用于钾肥生产的钾盐在我国属于紧缺矿产资源。中国钾资源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1.63%,同时中国还是世界钾盐特别是钾肥消耗最大的国家之一,钾肥消耗量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20%。钾肥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庆败酸钾、磷酸钾(磷酸一钾、磷酸二氢钾、聚磷酸钾、多聚磷酸钾)、草木灰、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硝酸钾等。
一、中国钾肥紧缺的原因
1、中国钾肥紧缺主要是因为用于钾肥生产的钾盐在我国属于紧缺矿产资源。全球钾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中国占世界资源总量的1.63%。同时,我国还是世界钾盐特别是钾肥消耗最大的国家之一,钾肥消耗量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20%。
2、中国钾肥工业发展滞后,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长期依赖进口,每年约50%的钾肥源自进口。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
二、钾肥有哪些种类
根据钾肥的化学组成可分为含氯钾肥和不含氯钾肥,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钾销轿(磷酸一钾、磷酸二氢钾、聚磷酸钾、多聚磷酸钾)、草木灰、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硝酸钾等。其中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硝酸钾被称为“钾肥四兄弟”。
1、氯化钾:高浓度的速效钾肥,外观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含有铁盐呈红色,溶于水,有吸湿性,久贮易结块。可做基肥、追肥使用,基肥亩用量8-10公斤,追肥亩用量5-7公斤,叶面喷肥0.5%-1%为宜。
2、硫酸钾:高浓度速效性钾肥,外观呈白色结晶或带颜色的结晶或颗粒,含钾理论上54%,一般是50%,是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具有很好的水溶性,特点是吸湿小,易溶于水,贮藏时不易结块。
4、磷酸二氢钾:含磷52%,含钾约34%,是化学中性、生理中性肥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能缓冲土壤酸碱变化亏差肆,稳定土壤的pH值。
5、硝酸钾:含硝态氮13.5%,含钾46%,是化学中性、生理中性肥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长期施用,不会导致土壤酸化。
为什么我国的钾肥需要进口?
摘自网络:
中国耕地本身缺钾,而用于钾肥生产的钾盐在我国又属紧缺矿产资源,长期依赖进口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我国钾肥需求量一直以高于氮肥和磷肥的速度增长
据业内人士分析,钾肥不像其他肥料原材料,全球紧缺,而且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以色列、约旦和中东地区,被少数国家所控制,价格基本处于垄断地位。近年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区农业发展较快,对钾肥的需求每年都在上升。
据介绍,目前中国钾肥主要有硫酸钾和氯化钾两种。万向公司即将推出的是硝酸钾,除可供钾元素外,还可供氮,是无氯钾、氮复合肥。目前这种硝酸钾在我国施用较少,这种称为世界紧缺的“绿色钾肥”在欧洲国家较为盛行。
中国是世界钾肥消费大国之一,钾肥消费量占世界钾肥消费量的20%左右。从历年消费情况看,钾肥投入总量由1980年谨郑的38.6万吨(折纯,下同)增长到2005年的720万吨,年均消费递增率达到12%。经过艰苦努力,中国钾肥年产量达到了260万吨(K2O)左右,仅能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30%左右,每年大概有500万~600万吨的钾肥需要进口。中国钾肥需求仍将保持年均100万~150万吨的增长速度,但2010年以前中国钾肥产量仅能达到300万吨,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
看到中国钾肥进口持续增长,国际钾肥供应商形成了一致联盟,逐年提高钾肥价格,2005年钾肥谈判在1000元人民币/吨的基础上增加了40美元,2006年又增长25美元/吨,2007年进一步增长了5美元/吨,2008年增长了400美元/吨。直接导致中国钾肥零售价格大幅度增长,2007年底已经达到2800元/吨,比三年前翻了一番,2008年仍在继续增长。解决钾肥供应和平抑钾肥价格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棘手难题。
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是加大中国自有钾盐资源的开发,不断加强周边国家钾资源的利用,加强中国与国际其他进口国的进口谈判手段等。但是中国自有钾盐在2010年以前供应能力难以突破350万吨,正在开发的泰烂晌国、老挝等国的钾资源在2015年前尚不能形成规模,最大替代能力仅能达到300万吨。因此,中国钾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摆脱进口的束缚。目前受生物能源发展的影响,全球钾肥需求每年多增长100万吨以上,导致全球钾肥供应趋紧,钾肥供应商已经掌握了这一脉络,即使中国与巴西、印度、东南亚等国家达成攻守同盟,也难以逆转涨价的趋势,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钾肥进口的被动局面。
目前急需从农业领域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国家和行业内外的共同呼声。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主要以有机肥投入为主,土壤钾素处于匮缺状态,年亏缺150万吨左右。80年代以后,化肥钾虽然得到大范围应用,但是作物产量的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将土壤钾素饥晌锋匮缺扩大到500万吨左右,促进了钾肥的进一步施用。进入21世纪,中国作物产量出现停顿,但钾肥投入不断增加,土壤钾素匮缺缩小到120万吨左右。考虑到土壤中有丰富的钾素,因此这些匮缺是容许的,我们并不追求钾素的大量盈余。因此,现阶段首先要从宏观层面给出这一信息,应该控制钾肥投入,充分挖掘土壤钾素。另一方面应该挖掘中国有机钾资源,中国秸秆中有机钾资源总量达到750万吨左右,由于循环利用率仅50%,因此每年实际能够还田的数量低于600万吨,仍有150万吨的资源由于焚烧、秸秆废弃等途径而损失,而这些数量正好与中国农田土壤钾素匮缺数量相当。因此提高秸秆的直接还田可以在现有钾肥投入水平上保持土壤钾素平衡。而如果保持现有土壤钾素平衡,充分利用有机钾资源可以减少1/3的钾肥进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