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幼苗叶片发黄不旺盛什么原因?
桃树出现黄叶失绿症,典型症状为:幼叶失绿,脉间变为灰绿色、黄色或白色,叶脉仍保持绿色。其原因主要是树体缺铁所致。 在桃树生产管理中,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土壤中氧气不足。桃树根系呼吸比较活跃,如桃树栽植在较黏重或板结的土壤中,土壤不疏松、透气性差,就会造成氧气不足,桃树根系由于呼吸受阻,从而导致叶片变黄。
②桃树在生长前期水分过多时,也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
③土壤含盐量过高。重盐碱地种植的桃树经常出现叶片发黄。
④施氮肥或磷肥过多,也会影响桃树对铁的吸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
⑤过重修剪。冬季过重疏剪大枝,根冠比不平衡,也可造成桃树叶片发黄。
⑥根系有病虫危害或施告信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有的桃园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匀,把肥直接施在根系上而把根系烧烂,致使桃树叶发黄。
解决和防治桃树黄叶病的方法是:
①检验土壤中铁元素是否缺乏埋碧,如土壤中确实缺铁,可施入适量硫酸亚铁予以补充;如不缺铁,应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
②找出树体缺铁的原因。根据上述各种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缺铁黄叶症,从而对症治疗。
③增施翠姆液体肥,彻底改变土弯友举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这是预防和防治桃树黄叶病的最根本办法和有效措施。
桃树叶子发黄,这是什么原因?
叶子发黄,与土壤的酸碱度,干湿度和用肥习惯有胡虚关,不能为补铁而补铁,而应了解缺铁的原因。土壤板哗慎结,根部氧气不足。水份偏少,土壤干旱。盐碱含量高。施肥不当都是原因。
改良土坏增加有机肥及免耕肥,调剂酸碱度。
人工补铁,每株盛果树用螯合铁40克加蓝健(微量元素)50克对水20一30公斤在树冠边缘滴水处灌施,也可用0.
3一乱做敬0.4%硫酸亚铁或0.2%螯合铁溶液加4000倍液硕丰481进竹叶面喷施,隔5一7天1次,连续2一3次。
桃树吸收营养元素有哪些特点?
桃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幼果期钾肥的作用十分明显,在结果阶段需大量搭隐橡钾肥;二是桃树对氮携轮素比较敏感,幼树和初果期树容易出现氮素过多引起的徒长和延迟结果现象。盛果期桃树,氮肥施用过多时,新梢和果实间对养分、水分竞争激烈,容易引起落果;三是当知旁土壤pH4.9~5.2时生长良好,当pH4时,则会发生严重的缺镁症,因此在酸性土壤中单独施用酸性肥料时,会助长病害发生,但过多施用石灰,土壤pH7左右,会引起缺锰症的发生。
桃树的需肥特点是什么?
桃树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果实肥大,年生物产量高,对营养元素敏感,需求量也大。如果营养不足,则树势衰弱,果实产量低,品质变劣。桃树需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桃树与其他作物一样,在正常的生长发育期需近20余种营养元素的平衡供应。每种元素都有各自的功能,不能相互代替,不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对作物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因此,施肥必须实现全营养。
第二,桃树对各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能力不同,必然引起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不平衡。因此,必须通过施肥来调节营养平衡关系。桃树对钾肥需求量较大迹耐,其吸收量为氮素的1.6倍。据测定,桃树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差异较大。叶片中,氮、磷、钾含量比为10∶2.6∶13.7;果实中,氮、磷、钾含量比为10∶5.2∶24;根中,氮、磷、钾含量比为10∶6.3∶5.4。可见,果实是需钾最多谨基的器官。如果生产上施肥不当,氮肥施用过多时,则枝叶徒长,影响钾的吸收,容易造成落花落果。综合考虑各器官氮、磷、钾三要素的含量,桃树对氮、磷、钾的祥州谨需求比例为10∶(3~4)∶(13~16)。
第三,桃树对肥料的利用遵循“最低养分律”。即在全部营养元素中,当某一种元素含量低于标准值时,这一元素即成为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其他元素再多也难以发挥作用,甚至产生毒害,只有补充这种缺乏的元素,才能达到施肥的效果。
第四,多年生桃树对肥料的需求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不同树龄、不同土壤、不同品种对肥料的需求不同。因此,不能千篇一律采用某种固定成分的肥料。
第五,桃树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单单依靠化学肥料是很难满足的,而有机肥是最基本的全质肥料,因此,若满足桃树营养的需求,必须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再配合化肥的平衡施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