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的白发病要怎样防治?
谷子白发病的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
如冀谷11号、冀谷14号、内谷5号、龙谷78号等。
(2)种子处理。
用药剂拌种是防病的关键,可使种苗不受侵染。可用35%阿普隆拌档租种剂(甲霜灵),以种子重量0.2%~0.3%的药拌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3%的25%霜霉威(普力克)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谷种。还可用95%绿亨雹蠢慎1号(恶霉灵精品)以种子重量0.1%的药量拌种;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4%的该药拌种。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农业源敬防治。
重病田与豆类、薯类、蔬菜等轮作2年。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生长期及早拔除灰背、白尖、看谷老等并集中处理;使用腐熟的粪肥;播种勿过早、过深,可减少侵染机会;清除田间狗尾草等野生寄主。均可起到减少菌源,减轻发病的作用。
谷子的白发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谷子白发病的症状:(1)灰背。
谷苗3、4叶时,病苗叶上产生污黄色不规则条斑,潮湿时,叶背产生灰白色霜霉层(孢子囊梗及孢子囊)。重病苗会逐渐枯死,但一般病苗仍继续抽出新叶,新叶上也有灰背症,直到抽穗前。
(2)白尖。
株高60厘米左右后,病株新叶正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大型条斑,以后新叶不能展开,全叶呈白色卷筒向上,即为白尖。
(3)枪杆。
白尖不久变褐枯干,直立田间称枪杆。
(4)白发。
枪杆的叶肉组织受破坏,散出大量黄褐色粉末(卵孢子),叶数饥凳片解体,残留的维管束呈细丝状,即为白发。此类病株不能抽穗。
(5)看谷老(刺猬头)。
部分病株发病稍轻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穗畸形,粗短肥大,其内、外颖受刺激变形呈肢岁小叶状卷曲成尖筒状向四外伸张,如刺猬的刺毛,故称刺猬头。以后病组织变褐枯干薯旅破裂也可散出黄褐色粉末。
请问这个谷子是什么病?
谷子白发病,也就是谷子霜霉病,这种病害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发现病株防治就晚了,要及时拔除。对于谷子白发病的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药剂拌野衫碧种,颂举用种子重量0.3%的瑞毒霉拌种,实行三塌租年以上的轮作换茬,及时拔除病株。
请问谷子白发病怎么回事?
谷子白发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病害,从种子萌芽到成熟,各生长期表现不同症状。幼芽被侵染,弯曲、变褐色、腐烂,称为烂芽。幼苗期叶片产生与叶脉平行的苍白色或黄白色条纹,并在叶片背面生长有密生的粉状白色霉菌,称为灰背。孕穗期病株上部叶片变黄白色,心叶不展开,直立于田间,形成白尖或“枪杆”。抽穗期病株的黄白色心叶逐渐变红褐色,叶片纵裂成细丝,仅残留黄白色的植株维管束,卷曲如发状,称为白发;病菌侵睁岁差染穗部,使穗上全部或一部分颖片伸长,呈刺猬状,又称看谷老。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肥料和附着种子上越冬。
病雀野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谷子发芽时从芽鞘和幼根表皮直接侵入,随生长点扩展。在幼苗叶部形成灰背,产生大量孢子囊随风雨传播,从幼苗心叶侵入,亦能产生系统症状。苗期多雨时,发病较严重;连作田菌源数量大或肥料中带菌数量多,病害发悉皮生严重;土壤墒情差,出苗慢,播种深或土壤温度低时,病害发生亦严重。
防治方法:播种前可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及时拔除灰背、白尖等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