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花期如何预防花蕾蛆,怎样防治才能提高成花率?
柑橘花蕾蛆这一盗花贼典型的花花公子,专拣花骨朵挑弄是非。不仅因为花骨朵蛆小伙儿酷帅,而且还有一副挺健壮的身材,白白胖胖的。其实它的前身,可能就瘿蚊科的一个家族发枝。跟梨瘿蚊一样,最爱水果树最嫩幼叶子和花骨朵。但花骨朵蛆侧重于伤害柑橘花蕾,而梨瘿蚊侧重于伤害梨幼叶。依据花骨朵蛆这种生活习性及运动轨迹。
种植户在预防花骨朵蛆时,可以在花骨朵蛆出蜇蒙版前,对柑橘树树杆开展深松,并且在百分之一点八阿维菌素片剂开展士壤混士,击杀在土中秘密活动的花骨朵蛆老前辈,端掉其秘密活动的聚集点。预防柑橘花蕾蛆层面,在花骨朵刚漏白的时候就用辛硫磷、菊酯类药物喷撒种植园路面来击杀刚出泥面的若虫;当大部分花骨朵泛白时服药喷树干杀若虫于生卵前。
这般预防花骨朵蛆的效果会更好一些。针对花骨朵蛆的话一定要把握其出现规律性。防治一定要趁早,把握住2个关键期,一是过冬病虫害,融合土壤消毒,土地资源翻地,冷死和消灭幼虫。二是花时喷洒一些药物,消灭花骨朵蛆,白粉虱,棉蚜等害虫,可以用阿维菌素,啶虫脒等药物,提议在花前防止,一旦钻进花骨朵就不好防治了,此外开花期防治租的植物也会有影响。
因此需花前和花谢搞好防控工作。若虫形近小蚊,雌若虫体暗棕褐色或土黄色,被有细发。翅上密生深褐色细发。足长细。雄若虫身长土黄色。柑橘花蕾蛆卵长椭圆型,无色透明,业务外包一层胶原纤维物,尾端具絮状附着物。稚虫末龄幼虫乳白色至橘黄色,长倒卵形,蛹奶白色,中后期复眼和翅芽深褐色。
柑橘花蕾蛆发生规律是什么?
柑橘花蕾蛆每年发生1代,也可以有少量的第二代出现。以幼虫在树冠下3~6厘米深的土内越冬。3月中、下旬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为成虫出土盛期。成虫寿命一般仅1~2天。约4月中旬,幼虫开始爬出花蕾入土休眠,一直到翌年化蛹,初出土的成虫,在土面迅速爬行,常潜伏在树冠下的杂草或间作物上。卵产在花丝及子房周围,常数粒至数十粒成堆排列。幼虫在蕾内经10天左右爬出,然后钻入土内。成虫羽化期如果阴雨天气多,当年发生量就大。一般平原比山地、阴湿低洼地比高燥地、山阴地比山阳地发生较多。
柑橘花蕾蛆是什么样的害虫?
柑橘花蕾蛆又叫柑橘花蕾蝇蚺、柑橘瘿蝇、橘蕾瘿蚊、柑橘花蕾蝇蚊,幼虫俗称包花虫、花蛆,被害花如灯笼状,亦称灯笼花、算盘子,是花期重要的害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柑橘产区。寄主只危害柑橘类。
成虫在花蕾上产卵,幼虫危害花器,受害花蕾缩短、膨大,花瓣变形,花瓣上多有绿点,不能开花、授粉,对柑橘产量影响很大。
花蕾蛆的为害状、主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
花蕾蛆(Contarinia citra)又名蕾瘿蝇,花蛆,其寄主植物只限于柑橘类。
【为害情况】
花蕾蛆的成虫在2~3毫米的小花蕾上产卵,幼虫孵出以后在花蕾内蛀食,受害花蕾比正常的短粗花瓣厚,颜色浅绿(正常的花为乳白色和椭圆形),不能开花,或雌、雄蕊畸形不能授粉结果。
【主要特征】
花蕾蛆的成虫体小,体长1.5毫米,形似小蚊,灰黄褐色。
卵长椭圆形,长约0.16毫米,无色透明。幼虫小,1.5~2.0毫米,蛆形,初黄白色,老熟时橙黄色,能弹跳。蛹黄褐色,约1.1毫米。
【发生规律】
花蕾蛆在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为害,每年1代。成虫在2月中旬柑橘现蕾时发生,成虫用细长的产卵管刺入花蕾内产卵,孵化的幼虫在花蕾中取食。受害花蕾肿大,花瓣弯曲变得粗短,厚而淡绿,花柱缩短,子房变扁,雄蕊畸形。幼虫善跳跃,老熟后弹跳入土化蛹。迟羽化成虫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现,幼虫为害较晚期的花蕾,以蛹在土中越冬。此虫为害程度与当年花蕾期气候及冬季柑橘园管理有关。花蕾期阴雨天气多时,冬季土壤管理等清园工作粗放,在有发生史的柑橘园可严重受害。
【防治方法】
①地面喷药,防治出土成虫上树产卵为害花蕾。一般在2月中旬前后,掌握成虫大量出土前5~7天或在花蕾有绿豆大小时,在柑橘园地面喷1次90%晶体敌百虫400倍液,对上年花蕾蛆为害严重的果园防治效果很好。
②摘除受害花蕾集中烧毁,以减少第二年为害。
③冬季翻耕与早春浅耕后压实土,也可消灭部分害虫。
④树冠喷药,在柑橘的现蕾期、成虫出土前选用如下农药:50%辛硫磷乳油500~800倍喷地面。发现成虫出土较多时,在树冠喷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或50%杀螟松(杀螟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特别要抓紧在花蕾现白期及雨后的第二天及时喷药,可兼治花蓟马等害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