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的作用以及功效
白英的作用及功效:
白英
白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
1.清热利湿
用于湿热黄疸,带下,淋证,水肿。治疗黄疸,单用,或与胡荽、虎刺根同用;治疗带下,常与大枣或桂圆同煎;治疗淋证、水肿,单用,或与薏苡仁、车前草、海金沙等同用;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
2.解毒消肿
用于痈肿疔疮,可以鲜草炖服,另以鲜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3.抗癌
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等症,可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
白英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现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认可了,尤其是一些重疾患者,常常需要用到中医的方法来辅助治疗,因为中药虽然见效慢,但是它的副作用小,而且可以起到滋养身体的作用,白英是常见的中药草,那白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英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中药白英别名白毛藤、百草、毛千里光、毛风藤等。性平,味苦,有小毒。功效主要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白英的作用:白英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的功效。根部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癌肿,可与半枝莲、龙葵、白花蛇舌草来执行癌性肿痛。
白英也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腹水等症。白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对于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以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物相须为用。风湿痹痛,白英可以与祛风活血药物配合应用效果明显。白英有祛湿的作用,可与秦艽,羌活,独活等药物相须为用。疮疔痈肿,丹毒,可以内服白英本品或者鲜品捣烂局部外敷。黄疸型肝炎,胆石症,胆囊炎可与茵陈、金钱草、大黄等相须为用。
白英的附方
1、治肝硬化初期:鲜白英一至三两,水煎服。
2、治黄疸初起:白英、神仙对坐草、大茵陈、三白草、车前草各等分。白酒煎服。
3、治风痛:桑黄二两,白英二两。切碎,用绍兴原坛酒六斤,煎三炷香。每日服一饭碗。
4、治风火赤眼:白英鲜叶捣烂,调入乳外笛巯铡。
5、白英治妇女白带:白英煎汁,烧小公鸡或桂圆,连汁食。
白毛藤治肿瘤吗
白毛藤是可以长期服用的,白毛藤具有清热、利湿、祛风、解毒的功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抗肿瘤的作用。目前在小白鼠研究上,对于艾氏腹水癌也有一定效果。现代研究表明白毛藤茎含甾体生物碱,有番茄烯胺、澳洲茄胺和蜀羊泉碱等。药理研究证实β-苦茄碱有抗小白鼠梭形细胞肉窟、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及肉瘤-180的作用,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的免疫生物学反应。
白毛藤是一种很常见的草本植物,它可以治疗一些外伤、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炎症以及急性黄疸型肝炎等疾病,具有灭菌、消炎、抗病毒的效果。同时它还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而且还可以促进排卵,一些因卵子发育不良而导致不能生育的女性可以尝试服用白毛藤。而且他对于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白英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白英的别名 7 来源 8 植物形态 9 采制 10 化学成分 11 性味 12 功能主治 13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白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英
1 拼音
bái yīng
2 英文参考
bittersweet [朗道汉英字典]
dulcamara [朗道汉英字典]
Solanum lyratum [朗道汉英字典]
solani lyratii,herb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Solani (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limbing nightshad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白英
白英为中药名,又称“白毛藤”。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Solanum dulcamara L. var. lyratum (Thunb.) Sieb. et Zucc.]的全草[1]。
4 拉丁名
Herba Solani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Herba Solani Lyrati
5 英文名
climbing nightshade (《中医药学名词(2004)》)
Bittersweet Herb
6 白英的别名
白毛藤、毛风藤、毛葫芦、毛秀才。
7 来源
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全草。
8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及叶密生有节长柔毛。叶互生,多为琴形,3.5~5.5cm,宽2.5~4cm,先端渐尖,基部全缘或有3~5深裂中裂片卵形,较大,两面均被长柔毛;叶柄全缘或有3~5深裂,中裂片卵形,较大,两面均被长柔毛;叶柄长约3cm。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花蓝色或白色,花萼5浅裂;花冠5深裂,自基部向外反折;雄蕊5,花药顶孔裂;子房2室。浆果圆球形,成熟后红色。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坡或路旁。产于江苏、山东、福建、江西、广东、四川。
9 采制
夏、秋季采收,晒干。
10 化学成分
含β羟基甾体生物堿。
11 性味
性寒,味甘;有小毒。
12 功能主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8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