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魁杨梅是哪里产的
东魁杨梅目前主要产地为浙江丽水市,台州市,诸暨市,杭州市,文成县,仙居县等地方。是非常受果农们青睐的栽培树种,具有成熟早,色美,味甜,核小,高产稳产等特点。
东魁杨梅
魁杨梅被叫作东魁,是因为它的汁液较多,果汁含量为百分之74,果实较大,其单果重量可达到20到25克,它是当之无愧的杨梅王,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杨梅品种,因此上世纪70年代浙江农业大学的教授将其定名为东魁,取东方之魁之意。
东魁杨梅七月份左右成熟,东魁杨梅个头大汁水多,香甜可口,而且颜色呈紫红色,产量很高而且非常稳定,东魁杨梅又叫作巨梅或者是东岙大杨,它是我国在杨梅中最大的品种了,东魁杨梅每年只有固定的时间成熟售卖,通常都是在7月初,不像很多水果四季都有。
水晶杨梅和东魁杨梅哪种好
水晶杨梅比东魁杨梅好。
1、东魁杨梅,或者叫东魁、东岙大杨梅,是果型比较大的品种,甜度也不错,主产于浙江等地,其中又以黄岩东魁杨梅最为有名。东魁杨梅果大,呈圆球形,果面呈紫红色,果肉呈红色或浅红色;果面缝合线明显,果蒂突起,成熟时保持黄绿色;肉柱稍粗,先端钝尖;细嫩多汁,酸甜适口,风味独特。主产地的东魁杨梅的成熟期是7月上中旬,采收期8-10天。
2、白杨梅是杨梅中的稀有品种,颜色从粉红到乳白不等,而其中尤其以通体乳白的水晶杨梅最为稀有,相传在古代曾作为贡品。
东魁杨梅需要授粉树吗
东魁杨梅不需要授粉树,树木在开花后,在昆虫活动的情况下,能够完成授粉工作,发育果实。东魁杨梅一般在6~7月之间成熟,属于早熟品种,果树强健,抗寒抗风能力较强。果实外形美观,颜色亮丽,果肉香甜,营养丰富,有益身体健康。
东魁杨梅不需要授粉树
东魁杨梅不需要授粉树,花朵不需要进行授粉,树木的雌花和雄花生长在同在一朵花上,并没有分开。树木到了开花期间,会有昆虫采收花粉,替树木完成授粉工作。如果是种在果园中,种植量较大,可以适当的栽种几颗授粉树。
东魁杨梅是木兰纲杨梅科杨梅属乔木或灌木植物,果实的成熟期为6~7月之间。东魁杨梅是大果晚熟品种,树木长势较好、枝干健壮繁密、树形挺拔秀丽、树冠高大优美且叶片颜色青绿,树木的抗风抗寒的能力很强,产量大且较为稳定。
东魁杨梅在7月左右成熟后,不容易脱落,不过果实容易腐烂,所以采收期较短,一般在10~15天之间,要及时将果实采收。采收不适合在阴雨天进行,空气过于湿润,容易使果实腐烂。采收后,需要储藏一段时间后,再运输到市场售卖。
东魁杨梅的成熟期较早,外形为不规则球形,平均果重20~25克之间,果实颜色为紫红色,味道较甜,果核较小。果实中含有糖类、果酸、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成分,适量的食用,能够补充人体所缺少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人体健康。
仙居东魁杨梅的产地
仙居东魁杨梅,产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是仙居县的特产之一。具有早熟、色美、味甜、核小、高产稳产的特点。为引导绿色消费,推进农产品产销进程,仙居县供销社和县农业局建立了全国首个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县农业局负责农产品基地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监控;县供销社负责专卖市场的经营管理,通过供销社的销售网络,为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搭建服务平台,提供绿色农产品购销平台。该市场于2007年12月21日正式开业,是仙居县委、县政府打造“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的重要载体。得到了众多商家和消费者的赞赏和认可,发展潜力巨大。仙居种植杨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300多年前的杨梅树仍生长在仙居的土地上。早熟荸荠品种杨梅在低山丘陵开发,6月中旬上市。东魁杨梅等晚熟品种在中高山地区开发,7月中下旬上市,将杨梅采收期延长至两个多月。通过与上海、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联合开发保鲜技术,不使用任何保鲜剂,可延长保鲜期10天以上。仙居杨梅做了品牌,业内形成了“世界杨梅在中国,中国杨梅出浙江,浙江杨梅住仙居”的说法。由于仙居独特的小气候特点,仙居杨梅可在6月初成熟,比慈溪、余姚等地早上市7-10天,晚10-15天落市。商品水果一般6月10日上市,7月20日上市。仙居杨梅产于浙江省仙居县,这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人们称之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气候清新…2001年,我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它是杨梅仙居的特产,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1994年6月,著名科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品尝后亲笔题写了“仙梅”二字。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仙居杨梅被评为“名牌产品”,不仅远销大江南北,还打入了俄罗斯等国际市场。为不断提升仙居杨梅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该县全面实施“杨梅梯度开发”工程,利用海拔差异,拉长杨梅采收期。早熟荸荠品种杨梅在低山丘陵开发,6月中旬上市。东魁杨梅等晚熟品种在中高山地区开发,7月中下旬上市,将杨梅采收期延长至两个多月。通过与上海、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联合开发保鲜技术,不使用任何保鲜剂,可延长保鲜期10天以上。“中国杨梅之乡”——仙居,东魁杨梅,大如乒乓球,平均单果重21克,最高达54克。它富含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和多种维生素。经农业部果树种苗质量监测中心检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9-14.6%,可滴定酸含量为0.97%,维生素含量为15.23mg/100g。具有除湿、解暑、止泻的作用。近年来,生活在仙居的杨梅做了品牌,业内形成了“世界杨梅在中国,中国杨梅出浙江,浙江杨梅生活在仙居”的说法。由于仙居独特的小气候特点,仙居杨梅可在6月初成熟,比慈溪、余姚等地早上市7-10天,晚10-15天落市。商品水果一般6月10日上市,7月20日上市。
东魁杨梅详细资料大全
东魁杨梅,所属被子植物门,杨梅科。浙江仙居,浙江文成,因果特大而著称。其主要特点:果实不正圆形,单果原产于重20~25克,果色紫红,肉柱较粗,可溶性固形物13.5%,其糖含量为10.5%,果汁含量为74%,而酸含量仅为1.35%,远远优于其他杨梅。
东魁:属大果晚熟品种。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直立,树冠高大,呈圆头形。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 . DongKui Orient Pearl)丰产稳产,抗风,成熟时不易落果,是鲜食佳种,近几年发展迅速。东魁杨梅”东魁之祖”是一棵野生杨梅,原不叫东魁杨梅,称东岙大杨梅,树龄在130年以上。它的16株嫁接后代的树龄有100年之多,1979年浙农大在编写《果树栽培学概论》时把它定名为“东魁”,并单独列为一个品种。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广为推广种植,是农村致富奔小康发展效益农业的特色产业。,90年代被江西省峡江县引进,目前峡江县的峡江杨梅是江西省最大东魁杨梅基地。1998年东魁杨梅荣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1999年获(北京)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
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在仙居县举行,全省16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23份杨梅同台角逐。最终,兰溪市马涧新农夫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荸荠杨梅和东魁杨梅荣获今年最甜杨梅之称。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东魁杨梅 拉丁学名 :Myrica rubra cv . DongKui Orient Pearl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壳斗目 科 :杨梅科 属 :杨梅属 种 :杨梅 亚种 :东魁杨梅 分布区域 :浙江文成 仙居 丽水 杭州 形态特征,分布范围,主要价值,栽培方法,定植,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摘,修剪要点, 形态特征 果实7月初开始成熟。90年代被江西省峡江县引进,目前峡江县的峡江杨梅东魁杨梅成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果形大如桌球,平均纵横径(直径)为3.66cm-3.73cm,单果重22-25g,最大的果重为50g,每500g东魁杨梅一般只有20颗,最少12颗,平均肉柱长1.15cm,肉厚、味浓、汁多,可食率为94.8%。成熟期不易落果,采收时间长达10-15天,较耐贮运,果实鲜食和制罐兼优。它的16株嫁接后代的树龄也过了100年,1979年浙农大在编写《果树栽培学概论》时把它定名为“东魁”,并单独列为一个品种。 东魁杨梅 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冠高大,呈园头形,枝繁叶茂,叶色浓绿,叶背脉纹明显,丰产性强,一般5-6年开始结果,10年进入盛果期,株产一般50-100kg,高的达200kg以上,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栽培管理容易,较耐寒,在砾石山地上,栽培管理粗放,仍能连年丰产,投资少(每亩山地只需200元),无风险,加之东魁杨梅市场需求量大(还能远销东南亚),价格高(每年当地价格25元/kg左右,比普通杨梅贵5倍),因此,栽培东魁杨梅一举多得,对开发山区资源,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增加山区经济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 分布范围 东魁杨梅发源地为黄巖区江口街道东岙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人特意进行人工繁殖和培育实验,取得很大成功。1980年,东魁杨梅得到推广。1981年至1983年,单东岙大队就育苗达83000株之多,台州各地育苗超过10万株。另外,杭州、诸暨、丽水、文成等地也纷纷引种。此后,东魁杨梅越来越受到果农的青睐。 主要价值 东魁杨梅发源于浙江黄岩,兴盛于浙江仙居其母树为实生树,距今已有100余年,仙居杨梅已有千年历史。具有美容养颜、补血健脾之功效,70年代由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定名为东魁杨梅取”东方之魁”之意,素有”杨梅王”之称。 栽培方法 定植 秋冬季都可种植,以2月下旬至3月中旬栽植最佳。种植穴长宽均为80厘米左右、深60厘米左右,每穴施堆肥50-100公斤或家禽畜禽粪30公斤,或菜饼、豆饼5公斤,每亩种植30-35株。定植后做好定干工作,即在主干上25-30厘米处饱满芽以上剪短。 施肥 幼树施肥。9-10月间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进口复合肥100-150克;到第二年6月、第三年1月各施肥1次,用量逐年适当增加;从第四年开始,树冠初步形成后,采用结果树的施肥方法。结果树施肥。一年中施3次肥,第一次花前肥,在2月开花前施;第二次为壮果肥,在硬核期结束、果实开始迅速肥大时施;第三次为采后肥,在7月上中旬果实采后施。株产量50公斤以上的树,每株全年施饼肥2-3公斤或厩肥50公斤左右。同时要注意果树产果大小年,大年花前施肥,小年施肥要待果大豆大时才施。采用盘穴状(幼树)和环沟状施肥(成年树)。 整形修剪 东魁杨梅自然树形是圆头形或扁圆形。定植后在主干高60-70厘米处短截并选主干上生长壮实,分布均匀的3-4个芽为主枝,各主枝间距保持在15-20厘米,开张角度45-60度,努力培养成”一干三主枝”的变则主干型。树冠形成后要有效控制秋梢和晚秋梢的生长。树冠长到2米以上高时要压顶,使其保持在3米左右。过长枝要摘心和断枝,密集、细弱和过旺分枝要适当疏删。进入结果期,总的要求树冠上、下、内、外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 冬剪在12月底进行为最佳,有利于枝组的更新和提高抗病能力。一般采用“平剪梢”的办法。此法简便易行,剪后枝条分布均匀,易形成新的结果枝组。必须剪除病虫枝、下垂枝、交叉枝和衰弱枝,以改善枝间通风透光条件,使树冠形成伞形或平面状。 病虫害防治 杨梅的病虫害相对其他果树来讲较少,根据我们的观察,主要是避债蛾,但到目前为止,尚不构成危害。 采摘 杨梅一般6月上旬~7月上下成熟,果实成熟后极易腐烂和落果,要及时采摘。并注意轻采、轻放、轻挑,同时进行果实分级。采收时间以清晨或傍晚为宜,下雨或雨后初晴,不宜采收,否则果实水分多,容易腐烂。同时果实采摘后进入冷库预冷,然后进行包装。 东魁杨梅 修剪要点 东魁杨梅喜光性强,修剪不合理会形成结果部位外移。因此修剪时除应轻剪缓放、多留枝及枝组,并采用单轴延伸外,还应“落头开心”,提高树冠上部光照量;通过开张角度和疏除外围直立枝、竞争枝、徒长枝等枝条,增大侧射光透冠程度,提高光的利用率。 改造枝组结构 东魁杨梅应推广小冠疏层技术,使结果的主要部位集中在基部,树冠中下部结果量占株产总量的2/3左右。对上强下弱树,通过促进下部、控制上部生长等手段加以改造,保持上部枝组的角度大于下部枝组的角度,以控制或缓和上部枝的长势,使树体趋向上小下大。一般基部枝开角要求基角在60度以上,腰角60度左右,梢角为80度。对于上强下弱现象严重的树体可将上部枝拉平,并加大对上部枝的回缩,减少上部枝量。上部要多留花芽枝,通过结果削弱枝条长势,而下部枝应少留花芽,减少结果,待树势恢复后,再促使大量结果。 控制结果部位外移 东魁杨梅喜光性强,修剪不合理会形成结果部位外移。通过对临时枝的短截和对单轴枝组的回缩修剪,以增加树冠内膛的结果枝,提高产量和品质。 控制枝量,合理结果 东魁杨梅萌发率高,成枝力强,幼树期为了增强光合作用,去枝量往往较少。但进入结果期后,就会出现枝量过多现象,导致树姿失常,光照不足,结果率下降。因此在要求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000~1500千克的情况下,每亩枝量应控制在3000~3500条,保证每千克果有一定数量的叶片制造和供给养分,对多余的枝条应及时回缩疏除。冬剪技术需有效进行,才可提高结果量。
东魁杨梅和仙居杨梅的区别在哪里,荸荠杨梅和东魁杨梅的区别
1.东魁杨梅和仙居杨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上。
2.一是外观不同,东魁杨梅不是正圆形的,果色紫红色。
3.而仙居杨梅果色更浓,体型更大些。
4.二是口感不同,东魁杨梅的甜度更高,比其它所有品种的杨梅甜度都要高些。
5.三是产地不同,东魁杨梅的产地多,而仙居杨梅之后在浙江仙居县有。
6.四是成熟期不同,东魁杨梅成熟的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