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壳虫和叶螨有什么区别
介壳虫和叶螨区别如下:
介壳虫(学名:Coccoidea)是同翅目蚧科动物,分布地区极为广泛,以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多。介壳虫一般以产卵繁殖为主,也有胎生;繁殖能力强。它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体壁表面或硬化被覆1层硬壳,或有粉状蜡质分泌物,或体被腊质分泌物呈白色粉状、玻璃状或棕褐色壳状;常见的外型有圆形、椭圆形、线形或牡蛎形。
叶螨,蛛螨(spidermite)。叶螨科(Tetranychidae)的植食螨类,从卵到成体约需3周。取食室内植物及重要农业植物(包括果树)的叶和果实。其抗药能力日益增强,故难以防治。
家里植物上有红蜘蛛(叶螨),如果消灭?
在家庭养花中,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方法对红蜘蛛进行防治:
(1)用柑桔皮加水10倍左右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洒植株,也可防治蚜虫,如浇花可防治土内的线虫。
(2)洗衣粉15克、20%的氢氧化钠15毫升、水7.5千克,三者混匀后喷雾,1—2天后检查,红蜘蛛的成螨、若螨死亡率为 94%~98%。
(3)取50克草木灰,加水2500克充分搅拌,浸泡两昼夜过滤,再加3克洗衣粉调匀后喷洒,每日1次,连续3天,隔1周再喷洒3天,可消灭第二代害虫,也可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放入土中可防治蛆虫。
(4)点燃蚊香一盘,置于病株盆中,再用塑料袋连盆扎紧,经过1小时左右的烟熏后,不论卵或成虫均可杀死。
红蜘蛛,又名棉红蜘蛛,俗称大蜘蛛、大龙、砂龙等,学名叶螨,我国的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泛,食性杂,可危害110多种植物。根据红蜘蛛的生物学习性,可应用农业、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
家里的花盆里很多这种红色小虫,到底是什么啊,怎么能除掉?
这是红蜘蛛。学名:叶螨。
防治方法:其实极为简单。可将受害盆花,从底部套塑料袋,内部点燃一盘蚊香,袋口留小洞。 小型、中型盆花一小时即可取出;大型盆栽可三小时取出,一次见效,不论成虫或虫卵,均可杀死。
红蜘蛛,成螨长0.42~0.52毫米,体色变化大,一般为红色,梨形。主要原因是盆栽的环境湿度大、气温高、通风不良所致。
红蜘蛛寿命一般只有2~4个星期,每隔一周红蜘蛛就会产一次卵,三天后就会孵化,所以它们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对植物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平常我们养护室内植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预防。
红蜘蛛刚开始滋生的时候根本就无法察觉,因为它就是一些非常细小的,如果细小的斑点,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出来,只有红蜘蛛过度繁衍的时候才能发现出来。
方法
如果植物感染红蜘蛛,可以直接喷洒一些杀虫药,常用的杀虫剂就包括阿维菌素、金满枝、爱卡螨等,为了尽快地将害虫控制住,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使用,这样是为了避免红蜘蛛对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
另外增加盆栽植物周围的相对湿度,改善一下环境的通风,经常对叶子进行清洁,这样都能够控制红蜘蛛的滋生,可以经常在植物的周围喷雾状水,或是用一些湿润的软布浸泡温水擦拭叶子,也能控制红蜘蛛。
你也可以准备一些肥皂水,兑水稀释100倍之后就可以喷洒在植物上,也能够很好地防治红蜘蛛。
如何防治叶螨虫
化学防治可以用杀虫剂应对虫害,但是这样会使越来越多种叶螨对杀虫剂产生抗性,使以后控制虫害变得更为棘手。其实,叶螨幼虫在叶片中是很好防治的,因此要尽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如阿巴汀、赐诺杀等对幼虫很有效,因为这些药剂可以进入叶片中杀死幼虫。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如苄氯菊酯、甲氰菊酯对成虫很有效,但对幼虫没有太大作用。
杀虫剂使用的频率受当前叶螨数量、成长周期的影响。为了扰乱叶螨的习性,可以在早上雌虫产卵时喷杀虫剂,虽然赐诺杀对叶螨很有效,但要尽量避免使用。
扩展资料:
生活习惯
叶螨为植食性螨类,有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三种类型。本岛小爪螨为第一类,仅以柳杉为食;柏小爪螨为第二类,仅取食柏科植物;二斑叶螨为第三类,可为害150余种经济植物。
各种叶螨的寄主也不相同:裂爪螨属有半数种类寄生于单子叶植物,而小爪螨属的很多种类则栖居于裸子植物。叶螨属大多栖居于叶片的下表面,而小爪螨则大多在叶片的上表面取食。
叶螨可凭借风力、流水、昆虫、鸟兽和农业机具进行传播,或是随苗木的运输而扩散。叶螨的很多种类有吐丝的习性,在营养恶化时能吐丝下垂,随风飘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叶螨
玉米叶螨是什么?
玉米叶蠘又称红蜘蛛,主要有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二斑叶螨(T.urticae Koch)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Boisduval)〕3种。均属蛛形纲,真螨目,叶螨科。截形叶螨分布于京、冀、豫、鲁、晋、陕、甘、宁及南方各省(自治区、市);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在我国分布很广,朱砂叶螨为南方的优势种,而二斑叶螨在西北地区发生较重。
玉米叶螨的寄主植物很多,主要有玉米、棉花、高粱、谷子、豆类、花生、瓜类、向日葵、苦菜、车前、狗尾草和马唐等。
为害状
一般在干旱年份或季节发生较重。以成、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处呈失绿斑点。为害严重时,叶片变白,干枯,籽粒秕瘦,造成减产。在局部地区给玉米带来威胁。
形态特征
(表2-4)。
表2-4 3种玉米叶螨的形态特征比较
发生特点
玉米叶螨在华北和西北1年发生10~15代,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15~20代左右。以雌成螨在作物、杂草根际或土缝里越冬。越冬雌成螨不食不动,抗寒力强。早春,当5日平均气温达3℃时,越冬螨即开始活动取食;达7℃以上时雌成螨产卵;达12℃以上第一代卵开始孵化。发育至若螨和成螨时,在田埂杂草上或转移春玉米上为害。5~6月份在春或套玉米田点片发生。若7~8月份条件适宜,蔓延全田,进入为害盛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深翻土地,将害螨翻入深层;早春或秋后灌水,将螨虫淤在泥土中窒息死亡;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螨食料和繁殖场所;避免玉米与大豆间作等。
(2)药剂防治。当叶螨在田边杂草上或边行玉米点片发生时,进行喷药防治,以防扩散蔓延。可用40%氧乐果或40%乐果乳油加20%三氯杀螨醇乳油按1∶1500比例混合液喷雾。也可用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或5%尼索朗乳油1500倍喷雾。
水稻病虫害
(金晓华)
如何防治草莓叶螨?
叶螨俗称红蜘蛛。靠爬行或借助风雨和人为携带扩散传播,由点到面,由少到多,渐至全田。叶螨喜在叶背面吸食汁液,叶面初显失绿细斑,后整叶失绿干枯脱落,植株早衰。防治要点:土壤耕灌,水旱轮作;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化学防治最佳时机是点片发生时挑治,选专用杀螨剂如溴螨酯(不能用杀虫剂,以免杀伤天敌昆虫,使螨害越来越重)。常用的三氯杀螨醇含有滴滴涕,残毒期长,不可再用。可供选择的还有杀螨脒、哒螨酮、苯丁锡、四螨嗪、塞螨酮、哒螨灵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