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肥的前景真的那么好么?
国家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的可持续,水溶肥必将作为肥料新一代主流发展,不仅因为水溶肥能够适应水肥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且肥料利用率高,能够节水节肥,而且现在土壤污染严重,水溶肥对土壤污染小,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更有利于土壤的生长,并且水溶肥营养丰富,更有利于作物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所以水溶肥越发收到欢迎。至于推广的问题,福进门水溶肥就是针对县级做招商的,在全国30多个省市都有经销商,而且用户反馈效果也很不错,只要产品效果好,价格实惠,用户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水溶肥在寿光市场上已经到了厮杀的不可开交的地步。大量元素水溶肥像金正大这样的知名企业已经拼杀到经销商赔本赚吆喝的程度,假冒进口水溶肥大行其道,他们以低价和洋气的外形抢占市场。因为施肥量过多,在效果上农户基本上看不出差异,而且水溶肥的的各种激素添加让作物像吃了春药似的亢奋;一些高价位进口品牌也完全是国内代工生产。还有一类功能性水溶肥是目前经销商的利润点,腐殖酸、氨基酸、甲壳素、海藻酸…..阴性添加,作用有多大呢!目前国内水溶肥使用方法还比较落后、市场管控不到位、农民的鉴别能力较差,水溶肥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只有做到滴灌栽培、按需施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节水节肥、健康发展,提高产出比。
都说在农村卖化肥的利润大,一袋化肥能够赚多少?
首先,化肥顾名思义,就是化学肥料的简称,用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者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化肥有哪些特点呢?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谈化肥的利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行论述:
像是常规的尿素,钾肥,普钙等原料级的比较单一的肥料,利润也较低,有的经销商为了清库存,甚至出现倒挂的现象。制作工艺稍微复杂一些的,比如滚筒造粒,高塔造粒,氨化造粒等复合肥,利润就稍微高一些,可以达到每吨200-400的利润。除了含有NPK这些大量元素之外,还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复合肥,含金量更高一下,利润可以达到500-700元/吨,当然这也离不开商家的炒作。其中还包含一些运输成本、人工成本、仓储成本等等,净利润并没有那么高的。水溶肥和生物菌肥也是近期比较火的肥料,利润当然也相对较高。
化肥属于生产资料,种田的,家家户户都离不了,但是目前化肥的经销渠道,大都还离不开 厂家–市级或者县级代理–乡镇经销商–农户这样的流通环节,这样子中间环节越多,农户用到的肥料成本也就越高。与直接从厂家进货,然后销售到农户手中来比较的话,层级越多,费用越高,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压力,那么各个环节之间必然出现舍弃高额利润来保市场这样的局面,时间一久,必然会出现各个中间环节垮掉,或者转型,不然无法支撑。直接从厂家进货的经销商利润有事就会凸显。
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靠吃行情来挣钱,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可以提早预判市场行情,在涨价前大量备货,待时机成熟,高价卖出,赚取更大的利润。
六颗星化肥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化肥的利润,很多人都认为很高或者暴力,但是也是有限度的,而且各种肥料利润也不一样。化肥的概念很大,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现在整个市场的肥料中,用量最大的还是复合肥等大宗的大量元素肥料。
这样的肥料,一般情况下利润保持在30%左右,没有老百姓想象的那么暴利。
我们山东地区是产复合肥全国最大的省份。这些大型的化肥企业普遍开工率低于50%,多数厂家主要以走量为主,所以利润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高。

现在市场上利润最高的是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本身用量较少,利润低了就没人做销售,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这些利润是最高。一般利润会保持在50%~100%左右。
这些中微量元素为了更好的吸收,会需要更高的工艺,多数这些中杯量元素都是螯合态的,才能更好的被植物吸收。

现在市场上肥料最暴利的,都是一些比较偏门的肥料。越让老百姓看不懂的肥料利润越高。比如一些氨基酸类的复合肥,腐植酸类的复合肥。
还有一些特殊功效的叶面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这样的肥料才是最赚钱的,平均利润在100%~300%。

最近几年大量元素水溶肥,由于吸收利用率高,残留少,效果好,被广大农户所认可。
刚刚开始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利润也比较高,通常也在80~100%的利润。
不过随着最近几年肥料的普及,价格利润也在逐渐的降低。通常情况下大品牌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利润在50%左右,小企业的水溶肥大约在30%~50%之间。

其实这样表达会得罪很多的经销商,这样的利润都属于毛利润。其实很多的经销商赚不了这么多钱。
主要原因是还有赊欠,配送,仓储,技术指导等各方面的费用。除去这些费用,正常情况下,大量元素的肥料,一般利润保持在30%~50%已经很不错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