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槎菜和荠菜的区别是什么?
1、生长环境不同
稻槎菜:生长于海拔500米至2,500米的地区,常生于田野、荒地和路边。
荠菜:荠菜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
2、形态特征不同
稻槎菜:
为菊科稻搓菜属的植物。一年生矮小草本,高7-20厘米。茎细,自基部发出多数或少数的簇生分枝及莲座状叶丛;全部茎枝柔软,被细柔毛或无毛。头状花序小,果期下垂或歪斜,在茎枝顶端排列成疏松的伞房状圆锥花序,花序梗纤细,总苞椭圆形或长圆形。舌状小花黄色,两性。瘦果淡黄色,稍压扁,有12条粗细不等细纵肋。花果期1-6月。
荠菜:
十字花科荠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茎直立,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叶柄长5~40毫米,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花果期4~6月。
3、分布范围不同
稻槎菜:分布在朝鲜、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江苏、广西、安徽、陕西、福建、江西、广东、浙江、云南等地。
荠菜: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
稻搓菜煮火锅吃有营养吗
稻搓菜煮火锅吃有营养。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资料显示,稻槎菜,俗称田荠,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叶绿素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烟酸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民间常采摘嫩苗炒食或煮汤食用,祖国医学认为,稻槎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散结等功用。
稻搓菜很苦怎么办
泡水法或焯水法减少苦味。
泡水法:将切好的稻搓菜放入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清洗一遍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将稻搓菜中的苦味物质溶解在水中,从而减少苦味。焯水法:将切好的稻搓菜放入沸水中焯水1-2分钟,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去除苦味后再配制成菜肴。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高温的处理,使苦味物质挥发掉,从而减少苦味。
稻搓菜是一种口感略微苦涩的蔬菜,但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稻搓菜的功效和用法是什么?
稻槎菜具有清热解毒,透疹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痢疾,疮疡肿毒,蛇咬伤,麻疹透发不畅。用法用量为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相关配伍:
1、治喉炎:(稻槎菜)全草60g。捣烂绞汁冲蜂蜜服,每日3-4次。
2、治痢疾:(稻槎菜)鲜全草捣烂,酌加米泔水,布包绞汁1杯,煮沸,冲蜂蜜服。
3、治乳痈初起:(稻槎菜)全草30g,鸭蛋1只。加水煮熟,食蛋服汁;另取鲜全草适量,加米饭捣烂外敷。(1-3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小儿麻疹:(稻槎菜)全草6-9g。水煎代茶。能促使早透,防止并发症。(《食物中药与便方》)
扩展资料:
稻槎菜基生叶全形椭圆形、长椭圆状匙形或长匙形。头状花序小,果期下垂或歪斜,在茎枝顶端排列成疏松的伞房状圆锥花序,花序梗纤细,总苞椭圆形或长圆形。舌状小花黄色,两性。瘦果淡黄色,稍压扁,有12条粗细不等细纵肋。花果期1-6月。
生长于海拔500米至2,500米的地区,常生于田野、荒地和路边。分布在朝鲜、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江苏、广西、安徽、陕西、福建、江西、广东、浙江、云南等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稻槎菜(中草药)
百度百科——稻槎菜 (菊苣族草本植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