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能用含氯肥料吗?
下面来看看芦笋怎么用肥料:
芦笋在栽培时保证施肥量充足,才能让芦笋生长阶段的各个周期里能吸收到充足的养分。
芦笋的嫩茎产量、植株年龄不同施肥量也是会不同,按每年每亩产2500斤芦笋嫩茎来计,氮磷钾三大元素的吸收量分别是:氮42斤,磷12斤,钾40斤。
农业种植上,肥料的利用率普遍不高,培土施肥利用率只能达到35%~44%之间,在理论上年亩产2500斤的芦笋嫩茎,需施入氮140斤,磷45斤,钾130斤左右,另外受土壤肥沃度、病虫害、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施肥量也会产生浮动,对芦笋施肥时应根据这些因素来决定施肥量。
氮磷钾三大元素对芦笋起到的作用
氮磷钾这三大元素肥,氮元素对芦笋主要是起植株生长作用,能增强芦笋植株拟叶的光合作用,促使植株的叶绿素加快合成;磷元素对芦笋植株能加快植株的呼吸酶活跃度,从而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使得植株植嫩茎健壮实心;钾元素能激活芦笋多种酶分子,能使根系发达并提高抗旱能力,同时能膨大植茎,使得芦笋嫩茎粗大。
芦笋缺氮时,拟叶呈黄绿色,植株生长放缓,植株矮化,嫩茎会发生硬化;芦笋缺磷时,常发生嫩茎会空心甚至开裂,严重缺磷时嫩茎软化无法直立;芦笋缺钾时,根系发育不良从而引起拟叶尖端有褪绿现象,缺钾嫩茎膨大受阻,嫩茎小,也会使得嫩茎空心率严重。
芦笋应该如何施肥?怎样获得优质高产的芦笋嫩茎?
施用有机肥可以降低芦笋中的硝酸盐含量,施用沤制堆肥和生物肥料可以改变土壤耕层的微生物区系,抑制有害病原菌,减少作物病害。在长期使用化肥的笋田,由于微生物稀少,阻碍有机质分解,营养元素流失,应掺入生物肥和化肥,以弥补生物肥含氮量不足,使化肥不易流失。掌握土壤特性和养分含量,以及芦笋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根据生产指标,计算芦笋田施肥时间、施肥类型和施肥量。避免不合理施肥,减少肥料短缺和减产,盲目施肥造成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等。在实施平衡配方施肥的同时,大力提倡使用新型肥料,如生物有机肥和包膜尿素、长效碳酸氢盐、可控缓释肥、根瘤菌肥、多元复合液肥等。
芦笋嫩茎的发芽,仅靠前年贮藏在肉质根中的养分供应是无法满足的。因此,分期施肥是获得高产优质嫩茎的必要条件。每年春芽萌发初期应泵施春肥,氮磷钾比例为5: 4: 4。化肥养分含量大,分阶段供肥强度大,在芦笋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化肥的使用上,尿素和硝酸铵是最好的氮肥,属于生理中性肥料;最好的磷肥是过磷酸钙,它不仅含有磷,还含有钙和硫。它也是芦笋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钾是最好的钾肥。氯离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芦笋的抗病性,但硫酸钾在盐碱土壤中效果最好。
冬耕结合土耕,早春结合清远,芦笋结合垄。主要施农家肥和有机肥,参与少量氮磷钾复合肥。注意有机肥的成熟度。推荐2000-2500kg/亩。根据需要的肥料量,添加复合肥和尿素,远离追肥植物,以免损伤根系。母茎采收时,能促进母株生长,提高嫩茎产量和质量;无母茎收获时,虽然地面上部没有植物,但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随着地温的升高而逐渐增强。收获前后的施肥采用白芦笋与去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种施肥的目的是让植物快速长回来,有利于秋毛。一般每亩垄底撒优质土杂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20-30公斤,菜籽饼肥40-60公斤。
怎样根据芦笋需肥特点进行施肥?
芦笋为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每年春季由地下茎抽生嫩茎供作食用产品。嫩茎抽生的多少,质量的优劣与前一年的养分状况有密切关系,受施肥的影响很大。据研究,每生产400千克芦笋嫩茎时,需吸收氮(N)6.8千克、磷(P2O5)1.8千克、钾(K2O)5.9千克、钙(CaO)5.3千克。芦笋对养分的吸收随植株的生长规律而变化。冬季植株处于休眠状态,基本上不吸收矿质养分。春季土温回升,鳞芽开始萌动,贮藏根伸长,老根部位发生新的吸收根。此时,养分吸收已开始增加,但是,尽管嫩茎不断采收,养分吸收并不多。采收结束后,地上部茎叶和地下新根大量发生和生长,养分吸收迅速增加。因此,地上茎叶旺长期是芦笋养分吸收量最多的时期,也是重点施肥期。
芦笋一般分为幼龄芦笋(指定植株采收嫩茎前)和成龄芦笋(大量采收嫩茎开始)施肥。①幼龄芦笋施肥。幼龄芦笋生长发育的特点是植株较小而生长旺盛。由于不采收或轻度采收,全年生长发育时间较成龄芦笋长,抽发嫩茎的次数多。因此,其施肥量随芦笋地上茎数与鳞茎盘的扩大而增多,但单位面积施肥量约为成龄芦笋的50%~70%。其具体施肥时期、种类和方法是:早春首批幼茎萌发出土时,距植株20~30厘米处开10厘米深的沟,每667米2施45%复混肥4~5千克、草木灰50~60千克,施后覆土;第二批嫩茎出土时施尿素5~6千克。在气候、土壤、墒情适宜情况下,幼龄芦笋一般每隔30~40天抽发一批新的嫩茎,因而要相应地施用追肥。追肥最好结合灌水和降雨进行,以充分发挥肥效。幼龄芦笋经过多批抽发新茎,鳞茎盘渐大,生长点增多,鳞芽群扩展;入秋后天气凉爽,空气湿润,生长发育将更加旺盛,应于9月中、下旬重施一次秋肥。一般可施过磷酸钙10~20千克,尿素和氯化钾各10~15千克,或单施45%复混肥30~40千克,以保证光合作用的有效进行,为早出产、早丰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成龄芦笋施肥。一般每个生长周期施3次,即春季培土前施催芽肥,每667米2施45%复混肥20千克,或尿素5~8千克,与45%复混肥10千克混合施用。第二次于嫩茎采收期过后,约6月上、中旬,可施腐熟的有机肥800千克、45%复混肥15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混合后施于培土垄两侧的取土沟内,然后覆土。第三次于早秋施补劲肥,可施氯化钾1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以促使夏季形成的枝条更加旺盛,秋季抽发更多新茎,为次年春季收获更多嫩茎积累养分。
氯对芦笋有多方面作用。含氯化肥不仅可提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还有明显的防治茎枯病的作用。据张来根等研究,施用氯化钾(KCl)或氯化铵(NH4Cl),与施用等养分无氯化肥相比产量增加一成,一、二级笋比例高6%~10%,空心率减少24%~48%,茎枯病发病推迟9~15天。
最后需要指出,芦笋施肥时还应注意以下五点:①氮、磷、钾应配合使用。缺氮,嫩茎容易硬化;土壤缺磷而氮肥过多时,则嫩茎会发生苦味,空心;②不宜过多施用酸性肥料,因为土壤偏酸会增加嫩茎苦味,氮肥最好用硝态氮肥;③含硫钾肥会增加芦笋的苦味,应选用含氯钾肥;④芦笋植株正常生长还需要钙和少量氯化钠,在缺钙的土壤中应适量施入一些石灰和氯化钠;⑤每年最后一次追肥应在降霜前2个月完成,追肥过迟,易引起植株后期徒长,影响次年植株生长和产量。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用于芦笋地,芦笋地能用吗?对芦笋有副作用吗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不用于芦笋。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是阔叶杂草专用除草剂。
芦笋也是阔叶植物。
芦笋,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植物石刁柏的幼苗,可供蔬食。
芦笋,是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
芦笋是深根性植物。大部分根群分布于1至2m内,最长可达3m,根的侧向分布半径90至120cm,最大可达1.5至1.9m,吸收能力强。
3、芦笋根系特征:芦笋茎分地下茎和地上茎,各有不同的功能。芦笋为须根系,由肉质贮藏根和须状吸收根组成。肉质贮藏根由地下根状茎节发生,多数分布在距地表30厘米的土层内,寿命长,只要不损伤生长点,每年可以不断向前延伸,一般可达2米左右,起固定植株和贮藏茎叶同化养分的作用。
肉质贮藏根上发生须状吸收根。须状吸收根寿命短,在高温、干旱、土壤返盐或酸碱不适及水分过多、空气不足等不良条件下,随时都会发生萎缩。芦笋根群发达,在土壤中横向伸展可达3米左右,纵深2米左右。但大部分根群分布在30厘米以内的耕作层里。
芦笋的嫩茎为产品器官,嫩茎产生的数量及质量取决于鳞芽的数量及发育的状况。而鳞芽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地下茎的发育状态,鳞芽发育生长,嫩茎形成,依赖于肉质根中积累的养分。但肉质根贮藏养分的多寡取决于上年地上部枝叶生长的时间及繁茂程度。由此可见,芦笋栽培的关键在于培育繁茂的植株,创造良好的土壤及营养条件,促进根群良好的生长,积累丰富的养料,保证鳞芽健壮生长。
芦笋的茎分为地下根状茎、鳞芽和地上茎三部分。地下根状茎是短缩的变态茎,多水平生长。当分枝密集后,新生分枝向上生长,使根盘上升。肉质贮藏根着生在根状茎上。根状茎有许多节,节上的芽被鳞片包着,故称鳞芽。根状茎的先端鳞芽多聚生,形成鳞芽群,鳞芽萌发形成鳞茎产品器官或地上植株。地上茎是肉质茎,其嫩茎就是产品。
芦笋的粗细,因植株的年龄、品种、性别、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条件等而异。一般幼龄或老龄株的茎较成年的细,雄株较雌株细。高温、肥水不足、植株衰弱。不培土抽生的茎较细。地上茎的高度一般在1.5至2米之间,高的可达2米以上。雌株多比雄株高大,但发生茎数少,产量低。雄株矮些,但发生茎数多,产量高。
地下茎的发育及特点:地下茎发生于根与茎的连接处,在土中沿水平方向延伸。生长速度极为缓慢(年生长3至5cm),成为极其短缩的变态茎。节间极短,各节有鳞片状的变态叶和芽。地下茎先端的芽密集成群,称为鳞芽群。这些鳞芽会萌发成地上茎,是产量构成的基本因素。
地上茎的形成:由种子萌芽或鳞芽发育产生。鳞芽萌生地上茎,在幼嫩时采收即得到产品器官芦笋,任其自然生长即成为高大的地上部植株。主茎和分枝中均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芦笋的叶分真叶和拟叶两种。真叶是一种退化了的叶片,着生在地上茎的节上,呈三角形薄膜状的鳞片。拟叶是一种变态枝,簇生,针状。
芦笋雌雄异株,虫媒花,花小,钟形,萼片及花瓣各6枚。花每1至4朵腋生,绿黄色;花梗长8至14毫米,关节位于上部或近中部;雄花:花被长5至6毫米;花丝中部以下贴生于花被片上;雌花较小,花被长约3毫米。浆果直径7至8毫米,熟时红色,有2至3颗种子。花期5至6月,果期9至10月。
主要价值
芦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A以及叶酸、硒、铁、锰、锌等微量元素。芦笋具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
芦笋含硒量高于一般蔬菜,与含硒丰富的蘑菇接近, 甚至可与海鱼、海虾等的含硒量媲美。从白笋、绿笋中氨基酸和锌、铜、铁、锰、硒元素的分析结果看出, 除白笋含天冬氨酸高于绿笋外,,其他无论氨基酸还是上述微量元素含量,绿笋均高于白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