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黄柏有哪些特征?
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等,厚0.3~0.7厘米。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较平坦,皮孔横生,嫩皮较明显,有不规则的纵向浅裂纹,偶有残余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棕黄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较硬,断面深黄色,裂片状分层,纤维性。气微,味苦,黏液性,嚼之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黄柏(中药)详细资料大全
黄柏(huáng 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黄柏 别称 :川黄柏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芸香目 科 :芸香科 种 :黄皮树 分布区域 :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 采收时间 :7月份 用量 :3~12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生理特性,产 地,入药部位,炮制方法,性 味,归 经,功 能,主 治,相关配伍,用法用量,禁 忌,相关论述, 生理特性 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产 地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树皮。 炮制方法 1、黄柏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2、盐黄柏 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D)炒干。 3、黄柏炭 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 味 味苦,性寒。 归 经 肾、膀胱经。 功 能 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主 治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相关配伍 1、《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2、《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3、《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 3~12g。外用适量。 禁 忌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相关论述 《临床常用中药手册》: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归肾、膀胱经,长于清下焦湿热。
中药黄柏的副作用
中药 黄柏是很出名的中药,很多人都用中药黄柏治疗,那么中药黄柏副作用会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中药黄柏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中药黄柏的副作用
1、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2、黄柏不可长期大量服用:黄柏久服伤胃,久服之,反从火化,愈觉发热,不知有寒。
3、《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4、《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 肾虚 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 产后 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中药黄柏的药用价值
黄柏,中药名。为芸香科 植物 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黄柏的药用价值_黄柏的副作用
1、功能主治:
具有 清热 燥湿,泻火 解毒 ,退热除蒸的功效。用于 湿热 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 脚气 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 湿疹 湿疮。盐黄柏 滋阴 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2、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渍。
3、药理作用
其杭菌谱和杭菌效力弱于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对血小板有保护作用。还有利尿、降压、解热、降 血糖 作用。
4、临床应用:
4.1、治疗细菌性痢疾。
4.2、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3、治疗 肺炎 。
4.4、治疗 肺结核 。
4.5、治疗 肝硬化 、慢性肝炎。
4.6、治疗滴虫性 阴道炎 。
4.7、治疗急性 结膜炎 。
4.8、治疗慢性化脓性 中耳炎 。
4.9、治疗慢性上颌窦炎。
4.10、治疗耳部湿疹。
4.11、黄柏所致过敏性药疹。
中药黄柏的 医学 记载及附方
1、药方 偏方 :
1.1、《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1.2、《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1.3、《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黄柏的药用价值_黄柏的副作用
2、医学记载:
2.1、《临床常用中药手册》:“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归肾、膀胱经,长于清下焦湿热。”
2.2、《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2.3、《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2.4、《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黄柏药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特征
4.1 植物特征 4.2 药材特征
5 功能 6 主治
1 拼音
huáng bǎi yào
2 英文参考
Cortex Phellodendri [中国汉译英词典]
3 概述
芸香科植物黄皮树 Phellodendron chinensis Schnerid.或黄 檗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 “川 黄柏” ,后者习称 “关黄柏” 。川黄柏主产于四川等省区,关 黄柏主产于东北、华北。36月间采收,选10年左右树,剥取 树皮,压平,晒至半干刮去粗皮,晒干
4 特征 4.1 植物特征
黄皮树: 落叶乔木,高10~12m,树 皮开裂,无加厚木栓层,内层黄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 小叶 7~15,矩圆形至矩圆状卵形a,长9~15cm,宽3~5cm,下面 密被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顶生圆锥花序; 萼片5,花瓣 5~8; 雄花有雄蕊5~6,雌花有退化雄蕊5~6; 子房上位,柱 头5裂。浆果状核果,球形b,熟时黑色。花期5—6月,果期7 10月。黄檗树高10~25m,有厚而软的木栓层,内层鲜黄色。 小叶5~13,叶背仅中脉有毛。
4.2 药材特征
川黄柏: 浅槽状或板片状,厚3~7mm, 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具纵沟纹c,残存栓皮厚约 0.2mm,灰褐色无弹性,皮孔横生,内表面暗黄色或棕黄色, 具纵纹d。体轻,质较硬,断面深黄色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 苦,嚼之有黏性。关黄柏: 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黄棕 色,栓皮厚,有弹性,皮孔小而少
5 功能
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6 主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