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种植方法主要有?
种植白芨一般选择3月份左右进行,尽量选择疏松肥厚的沙质土壤或者腐质土壤。繁殖方法:一般通过块茎繁殖。栽种方法:种植前要进行开沟,距离保持20cm左右,深度保证为5cm左右,块茎需将芽朝上放置,然后填土。田间管理:在它生长期间需要定期做好除草、保持土壤湿润、松土、施肥、追肥等等相关工作。
1、选地整地
白芨在种植之前首先要选择好土地,它喜欢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或者腐质土壤,非常适合生长在温暖、阴湿的环境内,但是它非常不耐寒。而且它非常适合种植在排水较好的山地上,在山地上进行种植的时候,尽量选择阴面的山坡栽植。
在栽植白芨的时候先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大概需要翻耕20厘米左右,同时还要施上肥料或者进行堆肥,施肥的量大概在每亩1000千克左右。肥料一般采取农家肥或者三元复合肥。施肥之后需要将土和肥料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在栽植之前浅耕一次,做成宽度为150厘米左右的高洼。
2、繁殖方法
白芨在繁殖的时候可以选择块茎繁殖,这样既可以大面积发展,还能选用组培苗繁殖。如果选择种子播种的话,则达不到这个效果。在进行块茎繁殖的时候一般是在9-11月份的时候就将白芨从地里面挖出来,尽量选择大小中等的、芽眼较多的、无病害的块茎来做种。在选好做种的白芨后,将它沾上木灰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栽种了。
3、栽植方法
在种植之前将土地进行开沟,开沟的距离大概为20厘米左右,深度大概在5厘米左右,然后将块茎按照一定的距离放在沟渠中,每10厘米左右放一个块茎,在放块茎的时候需要将芽朝上放置,然后在块茎上面填上土壤,并将土壤压实,然后浇水、覆草,在出苗之前都必须保证土壤的湿润度。
4、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是针对于中耕除草、追肥、灌溉、排水等方面。除草的话,需要在中白芨出苗之前就要进行,一般是种植好块茎后就对地面喷洒乙草胺。在白芨苗初期之后,杂草又会疯狂生长,这时候就要用锄头来进行人工除草了。
白芨是一种需要非常多肥料的植物,每个月都需要喷施一次沃叶磷酸二氢钾。对白芨进行灌溉的时候,要跟排水同时进行,它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但是又怕涝,所以在干旱的时候要多浇水,可以安排早晚各浇水一次。
白芨种植技术及市场前景是什么?
(一)白芨的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公斤。
3、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②适时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③灌溉排水: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二)白芨的市场前景:1992年每公斤4.8元到现2016年也涨到850元一公斤左右,一路上涨,特别是近年来中药被国际市场的认可,价格一路飚升。
现白芨供货基本还是靠野生资采挖供货,从2014开始市场及产地的货源已经严重不足,不宜组织供货,现全国各地上十亩的种植基地都难找,白芨要发展能上市供应上品,期限再短也得要三年以上,为此可以预见,在近4—6年内,白芨中药材品种市场还将不断上涨,让人触目惊心!
白芨市场需求量巨大,野生资源枯竭,人工种植尚未发展成熟,物以希为贵,发展中药材白芨种植将获得丰厚的利益。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朱兰、紫兰等,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
白芨止血效果特好,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代血浆多用于外科手术,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栽培。
一亩地种多少颗白芨苗
一亩地种6000颗左右白芨苗。
栽种之前要开一些沟,沟的距离保持到20到25厘米之间,深度在5到6厘米之间,按照株距10到12厘米之间放置一些块茎进行种植,种植的时候一定要芽向上,添上土以后进行压实,完成种植以后可以覆盖一些杂草来保持土壤的潮湿度,3到4月份即可出苗,每亩地用的种苗大约在一百公斤左右。
白芨的生长期间,要及时的注意田间的管理,由于土壤中的养分充足,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杂草,在除草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严格,可以在种植前喷洒一些乙草胺封闭。5到6月份白芨生长的期间非常的旺盛。
而且杂草也生长得很快,要及时的进行田间的除草工作,除草的时候也要进行中耕共同完成,除草时一定要轻轻的进行,免得伤到白芨的根系,而且没到一定的期间还要进行养分的供给,白芨是一种喜欢养分的植物,每个月都要喷洒一些人畜粪尿,7到8月份的时候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也要防止杂草丛生。
扩展资料
白芨种植时要注意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草丛、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从而牢牢地吸在上面。
白芨是如何种植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是一种忌阳光、积涝、耐阴不耐寒,喜爱生长在暖和湿润中的植物,种植地块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照射不强烈的地块,整地前施放农家堆肥作为基肥,并把地块进行翻耕,把土壤整细平后作宽大畦备用。白芨种植一般都是采用分取茎块进行繁殖,选择在无病害、芽多的茎块上截取,截取后伤口沾草木灰进行栽种,栽种时注意芽向上,浇水后覆盖草杆并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选择优质的壮苗进行移植到整好的地块上。
白芨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根据天气来管理,干旱季节勤浇水,雨天季节注意排水,避免田地形成积水,发生腐根病,同时由于白芨的生长土壤肥沃,很容易长草,所以一定要及时的除草,避免草吸收其生长养份,造成白芨生长不均匀的发生。白芨的茎块膨大期大概在7月至9月,这期间如何施肥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收成,所以一定要合理的施肥,可以在这期间施放氮肥、钾肥和磷肥,并且浇施农家粪水,让茎块有充足的养份生长。
白芨在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只要是植物都会发生病虫害,白芨也不例外,所以在管理上要以预防为主,特别是闷热多雨的天气,如果发生病害一定要对病株及时清理,并及时用药防治,避免病害范围扩大。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白芨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可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等。白芨是吐衄咯血要药,由于白芨主入肺、胃经,故临床上多用于肺胃出血证。白芨止血可单味研末冲服或外用。消肿生肌:主要用于臃肿疮疡,手足皲裂及水火烫伤、肛裂等。疮疡者,无论未溃或已溃均可使用,疮疡初起可使用单品研末外敷,或与银花、皂刺、乳香同用;疮痈已溃,久不收口,可与黄连、贝母、轻粉、五倍子等研末外敷。
手足皲裂者,可研末后,麻油调敷。水火烫伤者,可研末以油调敷,或以白芨粉、煅石膏粉、凡士林调膏外用。
白芨的种植大全 白芨的种植方法
1、白芨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白芨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综合利用潜力亦较强,值得深入研究开发。白芨药用来源主要依赖野生资源,而白芨野生资源又日趋减少,日趋枯竭之势。因而白芨野生变家种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
2、白芨生长习性白芨喜肥、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不耐涝。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树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冬季需做好保温工作,如干秸秆地面覆盖、薄膜覆盖、枯枝落叶覆盖。
3、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和腐殖质土壤,温暖、稍阴湿环境。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择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层翻耕20厘米以上,每亩施厩肥和农家肥1500—2000千克作基肥,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40—50千克。再次耕翻使土和肥料混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20厘米,高20厘米的高畦,畦间距40厘米。
4、播种用种子播种生长期较长,分块茎繁殖较易,所以通常采用地下块茎繁殖。依据播种期分秋播和春播。秋播在封冻之前,春播在清明前后。南方宜秋播,可在秋季采挖白芨时选大小中等、生长健壮、芽眼多、无病虫害的白芨块茎,切成小块,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稍晾晒,伤口稍干后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北方宜春播,将贮藏的自芨种块,于播种时取出,切块,伤口用草木灰处理后播种。行珠距30厘×25厘米,覆土厚度5—6厘米,亩用种100公斤左右。播种时芽向上,最后覆土。
5、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特别是白芨出土面的初期不能发生草荒。白芨苗出齐后,6—7月份白芨进入旺盛生长期,这时杂草生长也很快,应及时进行除草。除草时要浅锄,防止伤根,除草结合搂土畦面,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利于块茎的膨大。
6、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特别喜欢钾肥,苗齐后,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0.3%—0.5%)或稀薄的人畜粪尿,生长季节每亩追施硫酸铵10千克。9月份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
7、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湿的环境,应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需浇水,特别是在白芨旺盛生长期应及时浇水,以满足白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白芨又怕涝,大雨过后应及时排水,避免烂根。
8、病虫害防治:根腐病根腐病多发生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涝防水,深挖排水沟。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9、黑斑病白芨的黑斑病,症状表现为叶背面出现淡黄棕色麻点,逐渐在叶面上形成深褐色斑点,一般有黑色边缘。防治方法:控制土壤湿度;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及时清理病叶或病株并销毁。3.叶斑灰霉病
10、白芨的叶面有许多橙黄色锈孢子器,发病后期变为红黄色。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每7—10天一次,连续了次,可有效防治。
11、地老虎、金针虫防治方法:可人工捕杀和诱杀或拌毒土,用地虫绝施入畦面上。或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180—200克,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8—10千克,撒放田间诱杀。
12、采收加工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挖出块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有新芽的块茎作种用,剪掉枯萎的茎杆。2年生以上的块茎在清水中漫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除净粗皮和须根,放沸水煮5—10分钟,水煮时间过长,影响质量和制干率,取出凉晒至全干。筛去杂质后即为商品。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晒干的白芨通常用麻袋等透气性强的容器盛装,放置于阴凉通风处,以防止霉变而影响商品质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