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银花有什么功效
山银花的功效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
山银花在华南地区野外山林生长。木质藤本,长2~5m。树皮黄褐色渐次变为白色,嫩时有短柔毛。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8cm,宽3.5~5cm,上面绿色,主脉上有短疏毛,下面带灰白色,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管状,长1.6~2cm,稍有柔毛,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花期6~9月,果期10~11月。灰毡毛忍冬呈棒状而销弯,长3~4.5cm,上部直径2mm,下部直径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总花梗集结成簇。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主要成份为绿原酸、木犀草苷等。
土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土银花,藤本,单叶对生,卵状或长圆形,夏秋间开花;花两性,多呈左右对称,两两成对,芳香,苞片披针形;浆果成熟时黑蓝色。
土银花是什么
【别名】
山金银花、土忍冬、山银花、 南银花、山金银花、土忍冬
【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山银花Lonicara confusa DC.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原形态】
木质藤本,长2—4m。树皮黄褐色渐次变为白色,嫩时有短柔毛。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8cm,宽3.5—5cm,上面绿色,主脉上有短疏毛,下面带灰白色,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管状,长1.6—2cm,稍被柔毛,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花期6—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
【性状】
花蕾棒状,略弯曲,长1—3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唇部与冠部近相等,被短糙毛,萼筒亦密生灰白色或淡黄色小硬毛。气清香,味微苦。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其中有双花醇;并含氯原酸、异氯原酸等。
土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
花蕾:甘、寒;《广东中药》:“甘,寒。”入肺、脾二经 。叶:甘、寒。
功效主治:
花蕾:清热解毒。用于温病初起、热在上焦和痈肿疔毒、痢疾。叶:清热解毒、用于痈疮疔毒、麻痘疹毒、疳疮、痢疾、皮肤血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服。花蕾9—12g;叶60—150g。
外用:煎水洗。适量。
主治、用量和用法:
1、外感发热: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
2、痈疮疔毒: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
3、疳疮、花柳下疳:干用2至2两,煎水,温浸患处,一日浸数次。
4、皮肤血热: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
附录:(叶)治皮肤疮疖热毒:干叶适量,煎水洗患处。(藤)1、治外感发热、治筋骨湿火痛: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
土银花验方
单方验方:
1、治风湿关节酸痛:山银花藤、桑枝、络石藤各30克,水煎服。或用山银花藤、桑枝、苡米各30克,水煎服。
2、解煤炭烟毒:山银花30克,煮萝卜,加红糖服。
3、治皮肤疮疖热毒、湿毒:山银花30克,水煎,加红糖服。
4、治急、慢性阑尾炎:山银花30克(重者90克),水煎服。
5、治流行性感冒:山银花、野菊花各15克,大青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流行期间连服5天。
6、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山银花、夏枯草、大青叶各15克,流行季节煎水代茶服。
7、治牙龈肿痛:山银花15克,白糖5克。山银花水去渣,加入白糖,早、晚饭前分2次服。
民间验方:
1、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土银花60—90g,蒲公英30—60g,甘草9—15g。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2、治外伤感染性骨髓炎:土银花30g、连翘24g、地丁15g、野葡萄根15g、黄芩9g、丹皮6g,水煎服。
3、治筋骨湿火痛方:银花藤1两、走马箭5钱、川破石5钱、丝瓜络5钱、枸杞头5钱、老桑枝1两、清水五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本方以银花藤、老桑枝、枸杞头、川破石入骨去湿火;走马箭、丝瓜咯舒筋活络、除湿。合为筋骨湿火并治之剂,疗效良好。
(方歌)筋骨湿火痛难当,土银花走马箭方,川破杞头丝瓜络,桑枝用老力能匡。
参考资料:
《广州常用草药验方集解》介绍治疗风湿经络痛经验方:银花藤1两、土茵陈1两、丝瓜络5钱、地龙干4钱、嫩桑枝1两、桃仁2钱、清水4碗,煎取1碗温服,凡属寒湿作痛及孕妇勿服。
(方解)本方以银花藤、丝瓜络、嫩桑枝透络舒筋,祛湿清热;土茵陈善解郁湿;地龙、桃仁通络祛瘀。合为标本兼治之剂。对风湿化热,筋络作痛者有效。
(方歌)风湿伤络银花藤,地龙干合土茵陈,嫩桑职助丝瓜络,祛瘀还须用桃仁。
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区别
金银花特指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而山银花指的是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或华南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山银花与金银花外形酷似,但山银花的花期更长,产量更高。金银花的价格远远高于山银花,造成不少地方出现用山银花假冒金银花的现象。
金银花和山银花都含有绿原酸,但作为药用成分的木犀草苷,金银花含量比较高,山银花含量微乎其微。所以山银花是不可以用来替代金银花的,主要还是用在保健饮品中。
四招辨别金银花和山银花
气味:金银花比较清香,山银花气味沉着一些。
大小:金银花稍微比山银花大一点,花蕾饱满一点。
颜色:山银花颜色深一些,墨绿可能带一些紫色。
花蕾:金银花绒毛比较多,摸起来很软有弹性,山银花手感很硬,花蕊上的绒毛比较少。
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
山银花和金银花可以通过花朵形态、植物香气、功效作用、植物毒性等方面进行区别。山银花花朵小,金银花偏大,山银花有着浓郁的香气,金银花香气清淡。入药后,两者的功效偏向不同,山银花入药的中毒几率比金银花小。
1、花朵不同
山银花的花苞为条状披针形,小苞片是圆卵形或卵形,花期时间在4~6月份之间,花色以白色和黄色为主,早期会有淡红晕,后来变黄。金银花苞片很大,开花时花朵是筒状,颜色以黄白或者白绿色为主。
2、植物香气
山银花和金银花在开花时都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山银花的花香浓郁厚重,香气扩散传播的范围非常广泛。相比而言,金银花的香味属于清香淡雅的类型,闻起来不会那么冲,反而沁人心脾。
3、功效作用
山银花入药后主要治疗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等,起到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金银花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另外还能够补虚疗风,对于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疗效甚好。
4、植物毒性
金银花和山银花中都含有木犀草苷,这种物质当中是有一定毒性成分的,如果没有做好处理,就可能在药用时中毒。一般来说,山银花入药的中毒几率会小于金银花,金银花内部成分在和绿原酸化学反应后会引起中毒情况。
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山银花吗?山银花正名为:菰腺忍冬。产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北部和中部,湖北西南部,湖南中部 西部至南部,广东(南部除外),广西,四川东部和东南部,贵州北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至南部。 生于灌丛或疏林中,海拔200-700米(西南部可达1500米)。日本也有分布。 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是什么?山银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我来了解一下中药 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及相关知识吧!
山银花的简介
【别 名】 山金银花、土忍冬、土银花。
【来 源】为忍冬科植物山银花Lonicara confusa DC.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植物形态】 木质藤本,长2~4m。树皮黄褐色渐次变为白色,嫩时有短柔毛。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8cm,宽3.5~5cm,上面绿色,主脉上有短疏毛,下面带灰白色,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管状,长1.6~2cm,稍被柔毛,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花期6~9月,果期10~11月。
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1.治感冒、暑热:山银花30克,水煎加红糖服。
2.治大肠积热便秘、便血:山银花30克,水煎,加红糖服。便血或加马齿苋30克。
3.治痢疾:山银花60克,水煎服。热痢加苦瓜根15克,赤痢加白头翁30克,冲蜜服。
4.治风湿关节酸痛:山银花藤、桑枝、络石藤各30克,水煎服。或用山银花藤、桑枝、苡米各30克,水煎服。
5.解煤炭烟毒:山银花30克,煮萝卜,加红糖服。
6.治皮肤疮疖热毒、湿毒:山银花30克,水煎,加红糖服。
7.治急、慢性阑尾炎:山银花30克(重者90克),水煎服。
8.治流行性感冒:山银花、野菊花各15克,大青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流行期间连服5天。
9.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山银花、夏枯草、大青叶各15克,流行季节煎水代茶服。
10.治牙龈肿痛:山银花15克,白糖5克。山银花水去渣,加入白糖,早、晚饭前分2次服。
山银花的保存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山银花的药理作用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热发病。《药典》中所述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以及用法与用量完全一致。对此,有关专家认为,两种银花在临床应用时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国家《药典》对两种银花是一视同仁的,等同的,没有什么区别。
山银花单方验方
1、治感冒、暑热:山银花30克,水煎加红糖服。
2、治大肠积热便秘、便血:山银花30克,水煎,加红糖服。便血或加马齿苋30克。
3、治痢疾:山银花60克,水煎服。热痢加苦瓜根15克,赤痢加白头翁30克,冲蜜服。
4、治风湿关节酸痛:山银花藤、桑枝、络石藤各30克,水煎服。或用山银花藤、桑枝、苡米各30克,水煎服。
5、解煤炭烟毒:山银花30克,煮萝卜,加红糖服。
6、治皮肤疮疖热毒、湿毒:山银花30克,水煎,加红糖服。
7、治急性性阑尾炎:山银花30克(重者90克),水煎服。
8、治流行性感冒:山银花、野菊花各15克,大青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流行期间连服5天。
9、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山银花、夏枯草、大青叶各15克,流行季节煎水代茶服。
10、治牙龈肿痛:山银花15克,白糖5克。山银花水去渣,加入白糖,早、晚饭前分2次服。
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
山银花曾经为金银花的一种商品规格,其来源有多种,质量较金银花次,其含化学成分与金银花也有所不同。《中国药典》2010年版将“山银花”单列,与金银花分别为两种中药。山银花产于广西、广东、湖南、四川、陕西等地,过去多为野生,现在有野生也有栽培。
1、来源不同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或华南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2、性状不同
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3mm,下部直径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灰毡毛忍冬呈棒状而销弯,长3~4.5cm,上部直径2mm,下部直径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总花梗集结成簇。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
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
华南忍冬长1.6~3.5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3、成分及含量不同
金银花含绿原酸,2005年版《药典》规定: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金银花含木樨草苷,2005年版《药典》规定:木樨草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樨草苷不得少于0.10%。
山银花含酸原酸2005年版药典规定: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
4、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功效区别
凉茶中的金银花不能用山银花代替,主要是因为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功效不同,并且是完全相反。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略有酸味,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经活络的作用,可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但是山银花药性为热性,不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其功效与金银花完全相反。并且金银花中的主要成分为木犀草苷,而山银花中几乎不含有木犀草苷,只是其绿源酸含量较金银花高。
编辑总结:以上就是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们!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后续将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区别
1,气味的不同
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气味有很大的区别,金银花的气味比较清香迷人,而山银花的气味比较沉着。
2,花朵的不同
相对于山银花,金银花的花朵比较大,花蕾也比较饱满一些。在花朵的颜色上,山银花的颜色比金银花的颜色深,呈墨绿色还可能带一点紫色。
3,花蕾的不同
与金银花相比,山银花花蕾上的绒毛比较少,摸起来的手感比较硬。
而金银花花蕾绒毛比较多,摸上去毛茸茸软绵绵的,手感很舒服。
4,功效的不同
金银花性寒,味甘,略带酸味,具有凉血、通经活络和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痈肿疔疮、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病症。而山银花性凉,其功效与金银花完全相反,不可清热解毒。
5,成分含量的不同
金银花含有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且据2005年版《药典》规定,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10%。山银花也含绿原酸,而且其含量比金银花高。
如果种植,各有各的功效,都挺好的。
扩展资料
山银花的功效
1、治大肠积热便秘、便血:山银花30克,水煎,加红糖服。便血或加马齿苋30克。
2、治感冒、暑热:山银花30克,水煎加红糖服。
3、治痢疾:山银花60克,水煎服。热痢加苦瓜根15克,赤痢加白头翁30克,冲蜜服。
4、解煤炭烟毒:山银花30克,煮萝卜,加红糖服。
5、治风湿关节酸痛:山银花藤、桑枝、络石藤各30克,水煎服。或用山银花藤、桑枝、苡米各30克,水煎服。
6、治急、慢性阑尾炎:山银花30克(重者90克),水煎服。
7、治皮肤疮疖热毒、湿毒:山银花30克,水煎,加红糖服。
8、治流行性感冒:山银花、野菊花各15克,大青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流行期间连服5天。
9、治牙龈肿痛:山银花15克,白糖5克。山银花水去渣,加入白糖,早、晚饭前分2次服。
10、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山银花、夏枯草、大青叶各15克,流行季节煎水代茶服。
金银花的功效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银花百度百科-山银花
山银花退热吗
山银花药性为热性,不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其功效与金银花完全相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