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涨价带来的高成本种植,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呢?
化肥涨价带来了高成本的种植,其实对于化肥价格的上涨,对于哪个环节都没有好处,而最后最大的压力还是最终的消费者和广大农户,而导致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因为钾肥的涨幅比较大,而且绿化铵以及硫化钾和硝酸铵等等都在上涨,就导致了化肥的价格上涨。
一、导致化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数据中显示化肥价格的指数要比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已经达到了50%左右,其实导致本轮化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钾肥的上涨,我们国家化肥是分两种的,一种是国内能够自主生产的,比如说单质化肥就类似于氮肥、磷肥等等这种化肥国内都能够自主生产,不用担心化肥供应不足的问题。
二、我国钾肥依赖于进口
但是对于钾肥来说我们国家仍然是需要依赖进口的,比如说在2021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钾肥进口量就达到了784.6万吨,而且进口依赖度达到了50%左右,而目前我们国家钾肥进口来源是比较少的,主要是需要通过俄罗斯和加拿大等等国家来进口,目前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国家就是加拿大,其次是俄罗斯,再次就是白俄罗斯,但是最近一年多时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钾肥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2021年的时候白俄罗斯钾肥就受到了欧美的制裁,另外再加上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的发生,也导致了俄罗斯的化肥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就直接导致全球钾肥供应量减少,那么对应的钾肥价格也上升了很多。
总而言之,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高峰期,而且农资供应也进入到了旺季,但是还是需要提醒农户们化肥价格波动比较大,但是不要盲目的去团购,而且化肥在储存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产品效果的下降。
今年肥价有点高,肥料销售回到专营时代就会把价格降下来吗?
首先要肯定的是,即使肥料销售回来专营时代,肥料价格也与现在不会有大的差别。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成事都是要遵循经济规律的,当年的专营也并不是不按经济规律,只是价格在做了些全国性的调控而已,并不是专营就代表了平价或者是低价。
今年肥料价格有点高,这是农民能够看得到的,肥价高就代表了肥料原材料价格高,也代表了整体大宗商品出现了供应偏紧状态,这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吧。也许再过一段时间肥料原材料供应宽松了,或者是肥料需求放缓了,肥料价格自然会降下来的。
在下乡的时候,碰到一些农民会非常怀念当年的肥料专营,说那时候肥料价格基本变化不大,碳铵10几块一袋,磷肥20几块一袋,即使在用肥紧张时也涨不了多少。而且那时候买不到假冒肥料,只要你买到了,施进田里头去就行,很放心。不用跟现在一样就愁买到假货。我往往会问他们一个问题,那时候的肥料有哪些?他们说不就是老三样嘛,碳铵、磷肥、氯化钾,后来才有了尿素的。我说是呀,当时80年代我们刚从农田的集体经营转化到了农户承包,农民之前用的肥料比较少,现在突然有大量的肥料可以买了,作物产量也增加得特别快。而且每个县基本都有一个化肥厂,能保证农民对于肥料的需求,其它一些磷肥、外肥也是由农资公司直接调拨的,这种供应方法很简单,所以价格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
到了90年代末期的时候,有些农民就对老三样化肥产生了一些抗拒,往一亩地里施肥料得大车小车搬好几袋,太麻烦了,也就是说那时候已经到了众口难调的时候了,有的人喜欢用碳铵,有的人则喜欢用尿素,还有的人喜欢用硫铵。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适时地放开了肥料专营,允许肥料厂家自己销售,也允许个人开店卖肥了。
这样肥料销售放开以后,我国的肥料产品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特别是复合肥料大量上市,改变了农民的用肥方式,而且在价格上也相当灵活了,一些大型化肥厂取代了小型化肥厂,生产成本是大幅度地下降了,私营化肥厂也越来越多了。直到去年以来,尿素的价格也基本维持在零售100元/袋的水平,农民还是能够接受得了的。
但是今年就不一样了,尿素飞涨到了150元左右,农民顿时感觉到了一种种植成本的压力,就非常怀念过去的肥料专营了。认为只要肥料专营了价格就肯定能降下来,其实这只是一种主观情绪,从经济规律来看,不管是用发种销售方式,价格都是由上下游决定的,上游原材料决定肥料生产成本,下游农民需求决定零售价格。
既然肥料专营解决不了肥料价格高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我认为大家应该正确看待,在低谷时价格自然会降下来,用市场来调节最好。而且农民耕种成本增加后,粮食价格也会出现变化,这是肯定的。我们种好地,产出优质农产品,也能有好的销售价格,也能抵冲高肥价带来的成本增加,大家认为是这样吗?
化肥为什么涨价这么厉害
有以下几点原因:下游春耕备肥情况良好,冬储市场平稳推动,化肥需求阶段性回升,在刚需的支撑下市场挺价意愿较浓;
是化肥生产原材料货紧价扬,成本的支撑作用明显。化肥生产的重要原燃料是天然气和煤炭,近期天然气、煤炭价格持续小幅攀升。尿素因环保而限产,供应量收缩,尿素价格保持坚挺。硫磺高度依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化肥生产成本的上升带动化肥市场价格上扬;
是由于全球化肥供应趋紧,化肥进口量持续下降,对化肥市场供应产生一定干扰。叠加春节前环保、安检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化肥企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干扰。
拓展资料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不可食用。
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
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化学肥料的简称。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化肥的有效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是度量化肥有效性的标准。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如:氮、磷、钾、钙、钠、锰、硫、硼、铜、铁、钼、锌的百分含量。
磷肥、氮肥、钾肥是植物需求量较大的化学肥料。
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而微量营养元素中除氯在土壤中不缺外,另外几种营养元素则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化肥一般多是无机化合物,仅尿素[CO(NH2)2]是有机化合物。凡只含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凡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
小麦价格继续上涨,尿素涨的更猛,导致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小麦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国际原因,由于国外不负责任的滥发美元,从而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国际粮价也随之进入疯狂上涨模式,小麦的交易价格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超过12%。
同期国内小麦价格虽然有所提高,但远没达到国际水平,以河北某县为例,去年小麦收购价格均价在1.16元左右,小麦收购价格均价1.25元,收购价格平均上涨了7.2%,上涨比例比国际行情低了将近5个百分点。因此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还有一定上涨的空间。
造成小麦收购价格上涨的第2个原因,是农民种植小小麦的生产成本,在这一年中大幅度提高。
还是以河北某县为例,种植一亩小麦,从播种到收割,至少需要4次灌溉(播种前,冻水、返青水、灌浆水)。灌溉一亩小麦,耗电30度(深机井)左右,一度电收费2.5元,四次灌溉至少要花费300元。
其次就是化肥,化肥价格比往年高了不少,小麦播种前,一亩麦田需要35公斤磷酸二铵作底肥,化肥成本125元左右,小麦成熟时还需要追施复合肥50公斤,成本130元左右。
购买优质小麦种子花费120元;另外机械化耕种,耕地50元一亩,播种20元。收割60元。
小麦生长期间需要喷洒两次农药(3月份除草,5月初治理害虫),至少需要60元。另外还有生产工具消耗成本(灌溉用的水龙带,晾晒后的短途运输成本),一亩地至少20元。
也就是说小麦从播种到收割,至少需要875元的费用。这还只是必要的生产物资成本,如果再把人工计算进去,成本还会成倍的增加。
春季温度偏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病虫害,粮食单产比较高,平均亩产能达到1000斤,如果按照1.25元的收购价计算,种植小麦一亩地可以有375元的收益。相当于农民在外打工两天的收入。
小麦收回家后,还要在硬化的地面上反复晾晒两天,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晾晒小麦的农民挥汗如雨,即使这样他们还盼望阳光更足一些,祈盼千万不要在这个时间下雨,否则一年的收成就全泡汤了。
晾晒好的小麦送到粮食收购点,还要接受收购商的盘剥,收购商随心所欲的测试小麦中的含水量,超过15%的,每增加一个含水量,收购价减二分钱。含水量达到20%以上的拒绝收购,或者恶意压价收购。
前些日子,泊头某镇遭遇大暴雨,农门晾晒的粮食被淋湿,这些被淋湿,然后晾晒干的小麦,收购站给出0.8元的价格,让卖粮的农民叫苦不迭。
除了在小麦含水量上做文章,收购商还在称量时做手脚,一吨粮食坑农民50公斤的称,收购商就已经很算有良心了。
总而言之,小麦收购价格上涨,刨除通胀的因素,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增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