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猪分娩和分娩后的饲养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如果饲养的不善的话,可能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因此在养殖的过程我们需要严格的去饲养管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以及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确保母猪在该阶段有较多的泌乳,较少的体损失,饲养出大量、健康、体重大的仔猪,断奶后80%的母猪能在7日内发情配种及妊娠。
1、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
粪便要随时清扫,即做到母猪一拉大便就立即清扫,并用蘸有消毒液的湿布擦洗干净,防止仔猪接触粪便或粪渣。保挣清洁干燥和良好的通风,应有保暖设备,防止酸风侵袭,做到冬暖夏凉。
2、保证充足的饮水
除断奶前1~2天少饮水外,哺乳母猪需水量大,整个哺乳期要给予充分的清洁饮水,才能有正常的泌乳量,在泌乳高峰前后,1天饮水量不得少于25kg。许多母猪产栏中的乳头饮水器不能提供足够数量或质量的水,应定期检查流速(2~3L/min)和流量,或料喂完后在料糟中加满水,即提高母猪采食量,又满足饮水的需要。若有条件,此期可多喂青绿多汁及根茎类饲料,以增加泌乳量和提供充足的维生素。要定期检查饮水器的出水状况,如有异常要设法加以解决。
3、观察母猪
注意观察母猪采食、粪便、精神状态及仔猪生长发育等健康状况,母猪若有发烧要严禁使用大剂量的安乃近之类药物,否则会引起心力衰竭。
4、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夏季在哺乳母猪饲料中加入0.1%~0.2%的碳酸氢钠和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红糖等,既能增加适口性,增知热能,减少热损耗,也能显着提高母猪产后头10天的采食量,从分娩到断奶体重损失少,断奶仔猪的体重也较大。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核心便是竭尽全力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而每日所需采食量可由以下公式估算:哺乳母猪日采食量=自身日需要饲料2公斤+每带一头仔猪另外需要饲料量0.4-0.5公斤。
母猪若能采食接近计算公式的采食量,体损失将会狠少,否则将会大量动用体储备而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繁殖性能,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
哺乳母猪的日粮配制应分为初产母猪日粮和经产母猪日粮,初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粗蛋白16%-17%,消化能3300千卡/公斤,赖氨酸0.9%以上,钙0.85%-0.90%,总磷0.6%以上;经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粗蛋白16%以上,消化能3200-3300千卡/公斤,赖氨酸0.85%以上,钙0.85%-0.90%,总磷0.6%以上。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分娩舍在进猪前熏蒸消毒,设备维修妥当,母猪产前7~10天经洗澡消毒后进入分娩舍,进猪后由专人看管并且保证每头猪的耳号与档案相对应,并在门口设立消毒池,保持产房干燥,清洁卫生,饲喂时要逐渐减少饲料,分娩当天不喂料,产完后逐渐加量5~7天达到正常采食量,饲喂标准一天(2.5kg+0.4kg×哺乳头数),母猪产前要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乳房和阴户,当母猪一对奶头可以挤出奶汁时,12小时内分娩,当流羊水时30分钟内产仔,这时需要准备好接产工具(碘酒、剪牙钳,保温灯等)。
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照料,仔猪出生后先将口鼻中的黏液擦拭干净,把脐带中的血液轻轻向仔猪体内挤压然后在离腹部4~5公分处剪短扎紧,接着剪牙、断尾并消毒(超免后放入保温箱,1个小时后放奶并固定乳头弱前强后),若产程过长子宫收缩无力可注射催产素20~40单位,如果出现假死现象,在脐带跳动的情况下可以救活,具体操作:
酒精刺激鼻腔、注射少量安钠咖或樟脑(0.5~1mL),然后倒提轻轻拍打,把仔猪头部向下,左手握颈部,右手倒提仔猪后腿,轻轻挤握,以每分钟60次为宜。仔猪产完后,为了使母猪奶水质量提高,尽快恢复体能,减少仔猪黄白痢的发生,要给母猪输液,用5%的氯化钠(加入头孢或氨苄西林等抗生素药物)。
仔猪出生后36~72小时补铁,每头1毫升;5~7日龄补料,10日龄去势。要做到冬季保暖,夏季防暑,适时通风换气,并且要做到四察:进圈观察、离圈观察、清粪观察、喂料观察。要勤于观察,勤于总结,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母猪在仔猪断奶前2-3天逐渐减料,有利于增加仔猪采食量,以便断奶后不掉膘,又可避免母猪乳房炎的发生,有利于发情。
如果仔猪吃母乳拉稀,母猪可能患有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可采用“呼立消”系列产品进行阶段饲喂。
饲养哺乳母猪要在良好的环境下条件,这样能避免母猪感染疾病,从而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在保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后还要有充沛的泌乳量,因为母猪泌乳量的多少关系到仔猪的营养需要及正常的生长发育。以上是对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以及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以上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9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