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走进清水县土门镇,沿着S218线,小庄村500头肉牛养殖小区拔地而起,沿途的饲草玉米地里机器轰鸣,玉米秸秆打包机的声音不绝于耳,繁忙景象掀起了玉米秸秆青贮的高潮,也奏响了产业发展的秋收曲。
站在小庄村村口,远远就能听到哞哞的牛叫声。走进牧原盛世合作社宽敞明亮的牛棚里,蓝色养牛棚里60余头膘肥体壮的能繁母牛正在悠闲进食,饲养员聂耀中正忙着给母牛添加饲草、梳理牛毛。
今年,我们依托清水县2022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资金323万元,牛场占地6000平,完全是按照国家标准统一规划修建的,配备非常齐全,都是现代化管理,有牛棚、产房、堆粪棚、化粪池等一系列配套饲养设施,草料经过科学配比,牛场统一消毒,牛生病了还有专人看病。目前这个牛场前两期已经完工了,而且购进了65头能繁母牛,等第三期工程完工后,预计9月底可上养120头。合作社负责人聂亚军介绍道。
咩咩咩还未走到羊场就听到了清脆的羊叫声,走近后只见到羊场饲养员王大娃正在赶着刚吃完草回来的羊群进舍。
朱王村现代化羊场距离村子不远,饲养员王大娃也是村里的村民,仙草林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文文指着附近的村子说到,我们现在这个合作社养了180头羊,原先都是各家散养的,现在都把羊集中收购到这个养殖场,再聘用之前养殖的村民到合作社打工,统一管理后村里的人可以腾出手外出打工,村里的环境也干净多了。
今年全镇种植了6400余亩饲草玉米,现已开始青贮,每亩产值达4-5吨,按照每吨400元的价格,收益极为可观,而且收割的饲草玉米都被两家养殖场收购,可供应全镇两个养殖场青贮饲用,这样既实现了全镇草畜一体化全产业链建设,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土门镇副镇长高增福说道。
今年,土门镇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10亿级草畜一体化产业建设工程,按照‘增数量、提质量、建基地、拓链条’的畜牧产业思路,积极构建‘养殖场+草业公司+饲草基地+农户’的草畜一体化全产业链。小庄村能繁母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和朱王村现代化羊场项目建成后形成的资产均归村集体所有,通过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将养殖场出租给养殖大户承包经营,每年可为小庄村、朱王村村集体增加收入16万元、2.5万元。与此同时,按照三梁两湾的饲草产业布局规划,在全镇种植饲草玉米了6428亩,建成500亩以上饲草基地5个,注册成立草业公司1个,购进饲草收贮设备2台,青贮饲草1000吨,带动了全镇436户增收致富,草畜产业已然成为土门镇村民创收致富的增长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9319.html